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1983年10月31日

      • 1978年10月31日,十大建設之一的「南北高速公路」,也就是現在的「中山高速公路」,從基隆到高雄,全線通車,在中部中沙大橋北端,舉行通車典禮,當時交通部部長林金生主持剪綵,附近居民也紛紛趕來觀看我國的第一條高速公路。 1983年10月31日,橫跨淡水河的關渡大橋通車啟用,當地居民以陣頭、舞龍、舞獅等表演,熱烈慶祝,擁有四線道的關渡大橋,是亞洲第一座鋼繫拱架橋樑,橋身鮮紅亮眼,搭配山光水色,日後成為知名的觀光景點。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橋梁從1980年4月起動工1983年10月31日在時任 臺灣省政府主席 李登輝 見證下完工通車。 工法 [ 編輯] 由於關渡大橋靠近淡水河出海口為了行船以及排洪需要而捨棄了施工容易且省錢的鋼筋混凝土橋以大跨距的鋼構橋為主橋三座巨拱成為施工的難題由於向國外租用可容納三座巨拱的駁船昂貴又緩不濟急因此施工承包商 唐榮公司 發明出「 潮汐施工法 」。 先將三座巨拱分別在駁船上製造焊接,同時間進行橋墩的施工。 橋墩施工完畢後,將承載巨拱的駁船利用漲潮時拖到定位點,待退潮後水面降低,則巨拱的基部自然就定位到橋墩,再撤走駁船,如此不需重型的起重設備。 而主橋鋼材大部份也由國營的 中國鋼鐵公司 自行生產。 設計 [ 編輯]

  3. 2023年11月19日 · 關渡大橋 1983 年 10 31 日完工通車典禮Source:榮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983 年 10 31 日關渡大橋竣工通車40 年來肩負起八里淡水蘆洲等地交通往來除帶動城市經濟及觀光旅遊發展亦兼具北臺灣海防與軍事運輸功能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一起探索這座被譽為亞洲第一座鋼繫拱橋的精彩故事。 橫跨臺北市北投與新北市八里的關渡大橋,距離淡水河出海口大約 6 公里。 早期,在大橋尚未興建前,淡水與八里兩地民眾必須依靠渡輪通行(圖 1),或是騎車、開車繞經大臺北巿區,相當不方便。 圖 1 淡水渡船頭搭渡船遊客(Source:行政院新聞局)

  4. 2023年11月25日 · 1983年10月31日關渡大橋竣工通車40年來肩負起八里淡水蘆洲等地交通往來除帶動城市經濟及觀光旅遊發展亦兼具北臺灣海防與軍事運輸功能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一起探索這座被譽為亞洲第一座鋼繫拱橋的精彩故事。 圖1:淡水渡船頭搭渡船遊客。 1975年,行政院院長蔣經國指示臺灣省政府交通處公路局...

  5. 橋樑從1980年4月起動工1983年10月31日在時任 臺灣省政府主席 李登輝 見證下完工通車。 工法. 由於關渡大橋靠近淡水河出海口為了行船以及排洪需要而捨棄了施工容易且省錢的鋼筋混凝土橋以大跨距的鋼構橋為主橋。 三座巨拱成為施工的難題,由於向國外租用可容納三座巨拱的駁船昂貴又緩不濟急,因此施工承包商 唐榮公司 發明出「 潮汐施工法 」。 先將三座巨拱分別在駁船上製造焊接,同時間進行橋墩的施工。 橋墩施工完畢後,將承載巨拱的駁船利用漲潮時拖到定位點,待退潮後水面降低,則巨拱的基部自然就定位到橋墩,再撤走駁船,如此不需重型的起重設備。 而主橋鋼材大部份也由國營的 中國鋼鐵公司 自行生產。 設計.

  6. 關渡大橋於民國69年4月(1980.04)動工民國72年10月31日(1983.10.31)完工通車橫跨淡水河出海口連接關渡和八里全長539公尺圖為關渡大橋通車典禮一景許多民眾手持國旗興奮

  7. 2023年11月16日 · 1983年10月31日關渡大橋竣工通車40年來肩負起八里淡水蘆洲等地交通往來除帶動城市經濟及觀光旅遊發展亦兼具北臺灣海防與軍事運輸功能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一起探索這座被譽為亞洲第一座鋼繫拱橋的精彩故事。 國家發展委員會借調檔案管理局企劃組專門委員 蔡志雄. 橫跨臺北市北投與新北市八里的關渡大橋距離淡水河出海口大約6公里。 早期,在大橋尚未興建前,淡水與八里兩地民眾必須依靠渡輪通行 (圖1),或是騎車、開車繞經大臺北巿區,相當不方便。 圖1 淡水渡船頭搭渡船遊客. 案名:南投信義鄉等地土石流. 檔號:0090/0427/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8. (本文作者為國家發展委員會借調檔案管理局企劃組專門委員 蔡志雄) 1983年10月31日關渡大橋竣工通車40年來肩負起八里淡水蘆洲等地交通往來除帶動城市經濟及觀光旅遊發展亦兼具北臺灣海防與軍事運輸功能讓我們透過國家檔案一起探索這座被譽為亞洲第一座鋼繫拱橋的精彩故事。 圖1:淡水渡船頭搭渡船遊客。 1975年行政院院長蔣經國指示臺灣省政府交通處公路局 (下稱公路局)建置一座跨越淡水河的橋梁,聯繫淡水、八里、蘆洲交通,並強化臺灣西北部海防戰備力量。 惟橋梁興建工程困難,前後歷經三位臺灣省政府主席 (下稱省主席)的努力才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