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雙心石滬 位於 澎湖縣 七美鄉 ,因為位於東湖村頂隙北面海崖下,鄰近 頂隙漁港 故又稱為 頂隙滬 ,為 七美嶼 唯一的 石滬 [1] ,因其兩個滬房設計上形狀似兩個 心形 而聞名。 2006年, 澎湖縣政府 正式將其登錄為文化景觀。 歷史 [ 編輯] 雙心石滬原先並非目前所看到的式樣,為「二窟一滬房」的設計。 後因舊滬遭颱風吹襲倒塌,因此鄉民 顏恭 規劃重建,並委請吉貝人「芭樂師」於現址建造新滬,於1937年完成修築。 新滬比其舊滬多增加了一個滬房,而形成今貌。 至今在石滬左伸腳仍能看到舊滬的遺跡 [2] 。 參見 [ 編輯] 魚梁. 澎湖石滬. 澎湖縣文化資產. 離島出走工作室. 吉貝林江西古宅. 參考文獻 [ 編輯] ^ 七美雙心石滬. [2016-08-24].

  3. 2024年3月14日 · 雙心石滬又稱頂隙滬起源於1937年因雙心優美造型而廣受大家喜愛電視廣告MV都曾出現石滬是老祖先智慧由玄武岩珊瑚礁砌築的捕魚陷阱利用潮汐退漲原理退潮時把魚留在石滬裡面。 不過現存石滬多數損毀,主要是漁獲量不足、維修又不易,好在雙心石滬還有在維護,且之前才大豐收呢~ 圖文: 澎湖自由行懶人包. 圖文: 澎湖住宿攻略. 目前雙心石滬是澎湖眾多石滬中,保留最完整的一個,甚至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石滬。 每個石滬通常都是家族或鄰居間所共有,每年都會有滬主,負責維修及管理石滬,如果有下去千萬別任意捕撈。 說了這麼多,該來盡情拍照啦,澎湖的風非常之大,看波比的頭髮就知道威力有多驚人了。 如果可以盡可能戴頂帽子,才不容易變成「肖婆」,然後要保護好帽子,因為超容易就被吹入大海啊…

  4. 雙心石滬 位於 澎湖縣 七美鄉 ,因為位於東湖村頂隙北面海崖下,鄰近 頂隙漁港 故又稱為 頂隙滬 ,為 七美嶼 唯一的 石滬 [1] ,因其兩個滬房設計上形狀似兩個 心形 而聞名。 2006年, 澎湖縣政府 正式將其登錄為文化景觀。 歷史. 雙心石滬原先並非目前所看到的式樣,為「二窟一滬房」的設計。 後因舊滬遭颱風吹襲倒塌,因此鄉民 顏恭 規劃重建,並委請吉貝人「芭樂師」於現址建造新滬,於1937年完成修築。 新滬比其舊滬多增加了一個滬房,而形成今貌。 至今在石滬左伸腳仍能看到舊滬的遺跡 [2] 。 參見. 魚梁. 澎湖石滬. 澎湖縣文化資產. 離島出走工作室. 吉貝林江西古宅. 參考文獻. ^ 七美雙心石滬. [2016-08-24]. (原始内容 存档 于2016-09-16).

  5. 2022年6月3日 · 18359. 澎湖縣. 從十七世紀大滬二口小滬二十口」,台灣方志記載中的澎湖石滬開始歷經數百年來的潮起潮落日月星辰的變換一塊塊造型不一嶙峋怪狀礁岩奇石所疊成的石滬在吉貝不再僅僅只是賴以維生捕撈漁獲的方式更是在地人最引以為傲的珍貴資產。 石滬是老吉貝人的智慧. 「知道嗎? 七美的雙心石滬其實是我們吉貝人做的。 」如果有緣踏上這塊位於澎湖北淺漁場上的島嶼,總會聽到當地人洋溢著可媲美朝陽般的燦爛笑臉,挺起胸說道。 而且,包括石滬的維修保養,傲視全台超過百座的石滬數量,吉貝人笑說,放眼世界應該是最多的。 「沒有人比得過我們蛤!

  6. 2018年10月5日 · 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系列. 佇立在海上的澎湖大型地景雙心石滬」,雙層愛心妝點著澎湖群島的沿海每一塊就地取材的石滬都來自漁民心血的堆積是他們一生的命脈然而年復一年靠石滬養家的曾經已是回不去的從前石滬逐漸成為文化遺跡觀光的重要景點許多人對澎湖的第一印象是那座佇立在海上的大型地景──「雙心石滬」,雙層愛心的形狀妝點著澎湖群島的沿海。 進一步了解石滬的由來,才發現原來它訴說著人與海洋的歷史關係,見證了討海人與海長年來深切的依存。 然而在捕魚方式不斷更迭的今日,石滬的歷史意義已大於生存意義,「澎湖石滬群」則成為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 吉貝嶼的雙滬房石滬。 「澎湖生活博物館」展示澎湖人善用石滬的面貌。 海上的財富來源.

  7. 臺灣正體. 位在台灣 澎湖縣 七美鄉 的雙心石滬現今也被賦予永恆愛戀的象徵。 澎湖石滬群 為 臺灣 澎湖縣 一種利用 潮汐 的傳統陷阱式漁法,屬於 魚梁 的一種石滬。 石滬在 潮間帶 堆砌兩道長圓弧形堤岸,從淺水處一路延長至深水處,在深水處盡頭向內做成彎鉤狀。 漲潮時,魚群順著海水進入石滬覓食 海藻 ;退潮後,因石堤已高於海面,魚迴游至捲曲處而被困於滬內。 澎湖最早完成石滬的歷史,可追溯自清康熙35年(1696年)的《台灣府誌》中記載已有一大口二小口石滬,一直到20世紀中期,石滬漁業都還是澎湖最重要的一項潮間帶漁撈活動 [1] 。 其石滬群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被澎湖縣政府登錄為文化景觀,而石滬的修造技術,亦登錄重要保存者,因此,澎湖石滬群也是文化部遴選的18處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之一。

  8. 2016年5月30日 · 石滬有海上長城之稱利用潮汐的起落的原理在潮間帶利用石頭堆砌出幾道圓弧形長堤並從淺水處延深至深水處每當漲潮時魚群順著海水湧入石滬中覓食在退潮後石堤將高於海面覓食的魚群將被困於石滬內漁民藉此輕鬆捕捉到漁獲。 全世界石滬約不到六百口,分布在澳洲、夏威夷、密克羅尼西亞、芬蘭、日本、琉球群島、泰國等等國家都有石滬的痕跡,但不說你可能不知道,澎湖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石滬群,擁有574口以上的石滬,尤其是白沙鄉吉貝島就佔了佔了103座,最為眾多、密集,更是為世界密度最高的石滬地。 05. 06|又一輛遊覽車滿載遊客前來雙心石滬了。 07|澎湖地區特有的石塔雙心石滬旁也有一座,上頭還放了一尊美麗交趾陶製作成的龍。 08.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