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9月15日 · 頁岩氣殘留在地下100~2,600m的堅硬薄片狀、且易剝離的頁岩(Shale)中,屬於泥岩的一種。深埋在地底下的頁岩受到壓密作用,使生成石油與天然氣的原始物質經由熱分解產生天然氣,封存在岩石中的細小裂縫(天然氣的滲透率若是10-18 m 2,便

  2. 2017年11月11日 · 真正的技術突破來源於頁岩油能源革命。 儘管水平鑽孔和水力壓裂算不上新技術,但它們應用於頁岩油的鑽探卻是一種開創。 到2015年,頁岩氣已經占美國出產天然氣的一半以上。

  3. 2022年12月12日 · 伊歐格資源公司自己的說法是,「產業信條」斷言頁岩太過緻密,即使採用水力壓裂,石油難以通行。根據該信條,分子因為比氣體分子大很多,無法穿過水力壓裂創造出來的細孔。 這不是懷疑論者的唯一論點。幾乎舉世皆知美國作為產國的時日無多。

  4. 2016年8月16日 · 現在讓美國左右著世界能源局勢,被稱為「非傳統」的頁岩氣和頁岩油是什麼? 而當我們擁抱這項新技術的同時,又可能面對怎麼樣的環境代價? 從地心竄出:頁岩革命的代價 | 政經角力 |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5. 2023年3月9日 · 從2009年開始,美國的頁岩油革命全球的石油生產和地緣政治角力,造成了重大的影響。 它讓美國從原油的進口國,成為出口國。 也讓美國在面對OPEC和伊朗、委內瑞拉的石油生產國的時候,有更強力的話語權。 廣告. 《路透社》去年底就引述美國能源資訊署(EIA)的數據指出,在2009年至2019年的10年間,美國生產的石油和其他液態類似品成長了將近1倍,從2009年的每日910萬桶,到2019年的每日1950萬桶。 另一方面,美國的石油生產每年的複合成長率是7.9%,成長速度遠快於全球的石油需求成長速度1.6%。 然而,以截至去年底的數據來看,即使價格提高,2022年美國的每日原油生產只會比2019年增加70萬桶,意味成長真的在減速中。 減產主要是生產成本過高、股東不願意再投資.

  6. 頁岩油 (英語: Shale oil )是種 非常規石油 ,由 油頁岩 的碎片透過 熱裂解 、 氫化 或是 熱溶解 (英语:thermal dissolution) 方式提煉而得。 這些加工過程可把岩石中的有機物( 油母質 )轉化為 合成燃料 (油與氣)。 產生的油可以立即當燃料使用,或是透過添加 氫 ,和去除 硫 和 氮 等雜質來 升級 ,以符合 煉油廠 的原料規格要求。 頁岩油的精煉產品與常規 原油 的衍生產品相似。 “頁岩油”這個名詞也用於描述從其他非常規、滲透率極低的地層頁岩中生產的原油。 但為減少把從油頁岩提煉的頁岩油與含油頁岩中的原油混淆的風險,使用“ 緻密油 ”稱呼後者會更適合。

  7. 頁岩油 (英語: Shale oil )是種 非常規石油 ,由 油頁岩 的碎片透過 熱裂解 、 氫化 或是 熱溶解 (英語:thermal dissolution) 方式提煉而得。 這些加工過程可把岩石中的有機物( 油母質 )轉化為 合成燃料 (油與氣)。 產生的油可以立即當燃料使用,或是透過添加 氫 ,和去除 硫 和 氮 等雜質來 升級 ,以符合 煉油廠 的原料規格要求。 頁岩油的精煉產品與常規 原油 的衍生產品相似。 「頁岩油」這個名詞也用於描述從其他非常規、滲透率極低的地層頁岩中生產的原油。 但為減少把從油頁岩提煉的頁岩油與含油頁岩中的原油混淆的風險,使用「 緻密油 」稱呼後者會更適合。

  8. 2014年11月9日 · 頁岩氣革命的意義. 所謂的頁岩氣革命,與其說是水力壓裂法等技術上的革新,其實更接近一種觀念上的革命,因為相關開發技術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存在。 過去開採油氣,探勘與開採的重點是要有良好封閉的儲存層,通常是組成較為疏鬆的砂岩或是石灰岩層。 油氣從含有油母質(有機泥質)的地層中生成,然後慢慢移棲至儲存層中,這個過程可能要花上數萬甚至數百萬年,也因此過去存有大量油氣的儲存層是較為稀少而珍貴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9. 石油頂點是由美國地質學家King Hubbert在1953年所提出,預期美國原油產量將在1970年代左右到達頂峰,隨後逐年下降直至無開挖經濟價值,美國原油產量也確實在1970年代到達1,000萬桶每日產量後逐年下降,在2000年代初十年產量甚至低到500-600萬桶,油價

  10. 2022年12月12日 · 數十年來,該州都只鑽到乾井,一九五一年,一家名為阿美拉達(Amerada)的公司才在威利斯頓盆地(Williston Basin)首度發現石油,阿美拉達後來成為赫斯公司(Hess Corporation)的一部分。 應運而生的榮景登上《時代》(Time)雜誌封面故事,該文將北達科他州描述成未來石油生產的「黃金區」。 一九五三年,阿美拉達發現石油的地點樹起一座紀念碑,指其「為北達科他州開啟新紀元」。 但結果既沒黃金區,也沒新紀元,雖然大量鑽探,卻未找到多少石油,榮景很快消失。 不過阿美拉達(後來變成赫斯公司)留在該州,擴大鑽探面積。 赫斯公司執行長約翰.赫斯(John Hess)說:「我們不斷發現其他地質層,得以保有一席之地。 我們以為技術革新能讓我們挖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