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23日 · 首先需要註冊 Discord 社群的帳號,並且加入 Midjourney 官方伺服器 。 加入以後在左側列表中點選「#newbies-」開頭為名的頻道,接著在聊天欄輸入 /imagine ,就可以把想要生成的圖片的提示詞輸入了。 Midjourney 新的 V5 演算法是 Midjourney 耗時 5 個月、在 Google Cloud 的超級叢集(AI supercluster)上訓練的第二個模型,也使用了不同的神經網路架構和美學技術。 延伸閱讀: AI 工具就是你的神隊友! 快速生成簡報、影像、文案,7大應用一次看. Midjourney 特色介紹|Midjourney V5 來了! 有哪些特色?

  2. 2024年4月26日 · 陳縕儂解釋,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就是人工智慧,只要是用機器來模擬人類的智慧行為,都能稱作 AI。比如說人辨識,看到一個人,可以辨識出它的身分;車牌辨識,看到一串數字,可以知道它是哪輛車的車牌;語音辨識則是可以從影像或聲音,直接轉

  3. 2023年6月20日 · 收藏. 在 2022 年 8 月,「Fine Arts Exhibition」美術展首獎的作品,後來證實是 AI 繪圖工具 Midjourney 所生成的圖像。. 這件事,比 ChatGPT 推出的時間還早了 3 個月。. AI 生成的圖像視覺,衝擊了無數影像及設計工作者。. 「AI 的出現,會有 2 層技能被影響 ...

    • 去年 7 月爆紅後,Faceapp 又重回下載量排行第一
    • FaceApp 照片放到雲端、刪 App 也為時已晚?
    • 要求 FaceApp 刪除你的資料!怎麼做?
    • 別看有趣就去玩!保護個資,確認內容再按「允許」

    事實上,FaceApp 在去年 7 月流行「變老濾鏡」時,就已引起討論,在全球下載量累積超過 1 億次;最近流行的「變性濾鏡」,又讓 FaceApp 重新爆紅一波,重新拿下 Android、iOS 免費 App 熱門排行榜第一名。在 Google Trends 上,也可以發現近三個月,FaceApp 搜尋熱度達到 100 分的最高分。

    然而,當你上傳了照片看自己變性、變老後會變什麼模樣,卻可能同步將自己的個人資料交給 FaceApp 開發者、俄國軟體公司 Wireless Lab。 美國一位 App 開發者 Joshua Nozzi 去年 7 月在 Twitter 上指控,FaceApp 未經同意就使用他手機相簿內容、即便把網路關掉、轉為飛航模式也沒用。此則貼文現在已遭刪除,但這個指控已經引起美國社會恐慌。 有鑑於過去不少應用程式爆出竊取用戶個人資料、加上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emocratic National Committee,DNC)網站曾遭俄國駭客入侵,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18 日也在個人 Twitter 呼籲,跟風時務必留意資安問題,避免資料流向俄國;並請聯邦調查局徹查此事。 據美國科...

    FaceApp 去年就再三保證,雖然開發團隊來自俄國,但資料不會被傳送至俄國,也不會以任何形式被洩漏或交易。 使用者若有疑慮,可以開啟 App,並透過「設定—支援—回報問題」的程序來要求刪除所有資料。 儘管官方快速澄清並提供解決方法,不過仍遭質疑: 他們說「幾乎」所有資料會在 48 小時內刪除,是否暗示有些資料會被長久保留? 此外,雖有業界人士緩頰,認為他們將資料上傳雲端再處理,是為了不讓同業有機會盜取人工智慧分析技術,但仍有部分人士憂慮, 若使用者後悔了、想透過刪除 App 來避免資料外洩,恐怕資料也早已被放上雲端,為時已晚。

    很多人以為這類 App 能取用的僅自己上傳的那張照片,但只要多看 FaceApp 的隱私政策頁面一眼,就會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頁面上清楚寫著:「 當您使用我們的服務,伺服器會自動記錄您的使用資料,包含 IP 位置、瀏覽器類型、造訪網站和網址、名稱及瀏覽紀錄等,以及『其他』資料。」當你出於好奇而上傳一張照片時,其他你沒有提供的資料可能也已經被看光。 透過有趣的網路服務來吸引用戶、取得個資,這樣的作法並不少見,台灣人最熟悉的是 Facebook 上的各種心理測驗。我們經常出於好奇而點進去玩測驗,當系統告知會取用電子郵件或好友名單時,也不假思索地按同意,把個人資料拱手交出去,卻無從得知獲取者是誰。 近期全球最大規模的個資外洩案──英國數據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

  4. 2023年11月22日 ·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近期公布 《生成式 AI 與工作》 報告表明, 面對生成式 AI 發展,女性將面臨著更高的取代風險。 《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根據這項研究指出,人工智慧帶來的影響與性別高度相關,工作因此會遭受波及的女性數量,超過男性的 2 倍。 為什麼性別會成為取代與否的關鍵原因? 延伸閱讀: 最可能被 AI 取代的 10 種工作! 為何文書助理上榜、自駕車卻不影響物流司機? 文書、行政等易 AI 取代的工作,多為女性參與職務.

  5. 2023年6月20日 · 收藏. 在 2022 年 8 月,「Fine Arts Exhibition」美術展首獎的作品,後來證實是 AI 繪圖工具 Midjourney 所生成的圖像。. 這件事,比 ChatGPT 推出的時間還早了 3 個月。. AI 生成的圖像視覺,衝擊了無數影像及設計工作者。. 「AI 的出現,會有 2 層技能被影響,」資料視覺 ...

  6. 2019年5月21日 · 從此次風潮談 Snapchat 的經營困境. 「每個人都說 Snapchat 已經結束了,但突然出現的性別轉換濾鏡,讓你意識到 Snapchat 或許還沒有結束。. 大家依然下載它,並且使用它。. 在 Elvis Duran and the Morning Show 節目中,其成員 Gandhi 在談到 Snapchat 的性別轉換濾鏡時這樣說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