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相信每個人都看病的經驗,開始時,醫生一定會透過問診、聽診或是使用一 些醫療器材來評量病人的身心狀況,然後再決定所需的治療方式為何。其他的服務 也是一樣,先完整的評量,服務提供者才能更清楚後續的服務方向,進而發展出

  3. 中華民國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委託 國立臺灣大學辦理 「北部地區區域性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服務資源網」. 「身心障礙者勞動市場之調查與分析方式」 成果報告. 研究主持人:張彧副教授.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委託國立台灣大學辦理 北區 ...

  4. 在幼兒時期,臨床上基於三個理由智能障礙常常未能診斷出來,〈1〉小孩看起來不像弱智,〈2〉小孩行動自如不像是遲緩兒,〈3〉假如認為是心智遲緩,在幼兒時期也不太可能測得出來〈Daily et.al,2000;CDC, Atlanta, 2006;許靖蘭等,1997〉。 因此,智能障礙者的確實人數或許比資料所呈現的數字要來得多。 在十八歲以前的任何時間,都可能因為許多的因素而造成智能障礙,例如環境、基因、受傷或疾病等等多重因素。 常見的原因大致可分為五大類〈參考表一與表二〉:基因遺傳或突變、代謝障礙、妊娠期的先天感染或嬰兒期的後天感染、異常分娩或出生缺損、其他等五類〈Daily et.al,2000;CDC, Atlanta, 2006;許靖蘭等,1997〉。 第三節 智能障礙者特性.

  5. 障別,協會在其正式任職前,都會讓彼此介紹自己的障礙與特徵,以便工作分配上能相互支援,減少障礙造成的負面影響。. 協會同時提供完善的無障礙設施,如降低書籍、文件、電腦、影印機等擺設位置,方便肢障員工拿取;也統一地點擺放物品,便利視障員工記憶位置 ...

  6. 前言. 本研究從95 至96年間透過焦點團體及專家會議討論,瞭解到在職業重建服務中,面對自閉症者,如能快速掌握其特殊性,對於安排後續服務,如職場安置或相關職業訓練之專業人員來說,將會很大的幫助。 因此97年度本研究除了持續透過專家會之議建議修訂96 年度所編定自閉症自閉症初步檢核表之內容,還實際邀請職業重建服務相關人員,包括職場輔導老師、職業重建個管員及職業輔導評量人員針對其服務之個案進行自閉症自閉症初步檢核表之使用。 期待透過更多實務工作者使用後之回饋意見,進行自閉症自閉症初步檢核表之編修,使其內容及使用方式可更為讓實務工作者所運用並廣泛推廣,達到協助自閉症者在職業重建服務中可獲得適當服務之基礎。 文獻探討.

  7. 般測驗所無法測量到的訊息,如受測者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應付工 作壓力、人際關係的處理、多元情境之判斷能力以及對於工作要求的 調適能力等。

  8. 1 . 推動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服務計畫 . 一、 勞動部(以下簡稱本部)為協助直轄市、縣(市)政府(以下簡稱 地方政府)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推動職業重建 個案管理服務,設置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窗口(以下簡稱職業 重建窗口),辦理身心障礙者就業轉銜通報及服務,並整合各種服 務資源,以個案管理服務方式,有效連結及運用當地身心障礙者各 項職業重建服務資源,使身心障礙者在職業重建過程中獲得連續性、 無接縫適當之專業服務,以達協助身心障礙者就業之目的,特訂定 本計畫。 二、 本計畫主辦單位為本部勞動力發展署;執行單位為本部勞動力發展 署所屬各分署;承辦單位為地方政府,必要時得委託民間機構團體 辦理;受託單位為接受地方政府委託辦理本計畫相關業務之民間機 構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