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6年1月29日 · 「專注」愈來愈重要,卻也愈來愈難。 開學月過後,台灣的復健科和身心科診所,正上演著小學生「注意力不足」評估潮。 前台大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宋維村,退休後在雲林虎尾的天主教若瑟醫院服務,若現在掛號得等四個月才排得到門診。 二...

  3. 2012年10月1日 · shutterstock. 在過去,能吸取最多資訊,就有機會贏。 但現在,能刪除雜訊,吸收對的訊息,才是真本事。 「專注」愈來愈重要,卻也愈來愈難。 開學月過後,台灣的復健科和身心科診所,正上演著小學生「注意力不足」評估潮。 前台大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宋維村,退休後在雲林虎尾的天主教若瑟醫院服務,若現在掛號得等四個月才排得到門診。 二 一一年,健保局一般科別的申報量皆控制在二~三%之間,唯有復健科(與兒童早療、老人骨科相關)和精神科(與過動門診及憂鬱症相關)的兩個科別成長高達六%,被健保局列為重點查核目標。 幼稚園小小新鮮人、小一和小三生是九月注意力不足評估潮最大宗的就診族群。 主因是小孩對新環境的適應調整,加上老師和家長的焦慮。

    • 「跳動畫面」影響眼球追視。如果孩子長時間接觸快速跳動的螢幕,不但眼球小肌肉容易疲乏,也會讓視覺追視的能力變弱。閱讀並朗讀可以讓孩子的眼睛追視能力變好,大量玩球也有助於孩子的視覺流暢度發展。
    • 「達不到」階段性目標。孩子在做作業前如果覺得內容太困難或太多,都會影響到大腦動機系統,進而無法對學習有興趣,專注力自然下降。設立階段性目標,讓孩子有機會完成,中間也要一起訂定休息時間,提高孩子動力。
    • 容易被「外來刺激」吸引。很多孩子的聚焦注意力有問題,旁邊一有人說話或風吹草動,就會馬上轉頭去看,然後就忘了要繼續做事。可以刻意訓練孩子不說、不看的能力,只能發問跟手邊學習相關的話題,幫助孩子靜下心來學習。
    • 「深層睡眠」轉換出問題。很多孩子的睡眠品質不好,深層及淺層睡眠期的交替有問題,這樣會造成睡不飽、脾氣差、專注力差。睡覺前要有固定的睡眠儀式,避免藍光刺激,並減少睡前有壓力,增加白天的日照時間,可以增加深睡期品質。
  4. 2021年10月18日 · 有些人望文生義以為孩子不專心聽講就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 其實 ADHD 這個症狀是需要經過醫師判斷的診斷交給醫師負責但不管是不是有確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當我們這些陪伴者看到孩子有常態性的頻率高的不專心行為出現都需要觀察不專心的發生原因然後再來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找到注意力不足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解決不專心的問題。 圖片來源:卓惠珠(花媽) 不專心的幾個常見原因: 因為生理狀況不佳,所以沒睡好,或者是身體不舒服、生病。 可能因為被罵,或者是肚子餓,而引起體力不足,或情緒不佳無法專心學習。 或者是過度專注在自己的世界裡,不聽對方表達,也會出現注意力不足的現象。

  5. 2019年9月6日 · 如果上網搜尋孩子不專心怎麼辦」,可能會看到一個名詞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它是一種大腦發展比較慢的生理疾病在孩子5~6歲的時候最容易被發現而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就是不專心衝動」。 而 ADHD細分可以分為ADD(注意力不足)跟HD(衝動/過動) ,症狀也可以分為2大類,每一類的9項中,一定要有6項以上符合,才算是ADHD,而哪一類別多、就表示較偏那一型。 我的孩子看起來好像有,又好像沒有,該怎麼判斷? 不過這些症狀,放在任何一個頑皮,或是天生散漫的小孩身上,感覺都好像「非常符合」,所以其實除了9項要符合6項之外,也必須有其他條件。 在學校、家裡等 不同環境展現出同樣症狀 ,而且被不同人說過同樣的症狀. 症狀 持續6個月 以上、沒有改善. 在 12歲以下 出現症狀.

  6. 2020年5月12日 · 小孩常被老師反應不專心原來是這些事偷走孩子注意力. 2020年5月12日 / 分類: 教材下載, 最新文章 / 作者: 天才領袖團隊. 多數老師認為現在孩子專注力不足上課愛講話恍神發呆老師吩咐什麼都沒在聽由於上課沒認真聽可能就會衍生學業低成就自信不足不快樂甚至進一步影響人際社交不易獲得老師和同儕認同若再加上脾氣不好有偏差行為就易成為校園裡的問題兒童多數媽媽聽到老師反映孩子注意力問題,總會問:「那我該怎麼辦? 倘若老師建議至醫療院所接受評估,那當然是盡快,但,往往等待評估需要一些時間,或,老師只是請家長留意,那麼,就建議家長先看看這個「專注力問題原因表」,不論孩子的專注力是否「異常」,能避免這些「專注力小偷」,對孩子的注意力發展就有幫助。

  7. 2012年10月1日 · 為何孩子不專心? 破解四大迷思. 2012-10-01 00:00 更新:2022-09-12 15:24. by 李宜蓁. 教室裡愈來愈多小孩看起來像過動滿街身心科診所掛著找回專注力的招牌但若只是告訴孩子專心點! 」並不能解決問題因為不專心的表象就像煙霧彈其實是孩子發出的求救訊號本文專訪16位專家破解專注力四大迷思。 Shutterstock. 在過去,能吸取最多資訊,就有機會贏。 但現在,能刪除雜訊,吸收對的訊息,才是真本事。 「專注」愈來愈重要,卻也愈來愈難。 開學月過後,台灣的復健科和身心科診所,正上演著小學生「注意力不足」評估潮。 前台大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宋維村,退休後在雲林虎尾的天主教若瑟醫院服務,若現在掛號得等四個月才排得到門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