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安得拉邦 ( 泰卢固语 : ఆంధ్ర ప్రదేశ్ ; 乌尔都语 : آندھرا پردیش ‎;英语:Andhra Pradesh), 印度 东南部的一个邦,位于 孟加拉湾 西岸,东北边同 奥里萨邦 接壤,北部与 泰伦加纳邦 ,西部同 卡纳塔克邦 相连,南面是 ...

  2. 安德拉邦 ( 泰盧固語 : ఆంధ్ర ప్రదేశ్ ; 烏爾都語 : آندھرا پردیش ‎;英語:Andhra Pradesh), 印度 東南部的一個邦,位於 孟加拉灣 西岸,東北邊同 奧里薩邦 接壤,北部與 泰倫加納邦 ,西部同 卡納塔卡邦 相連,南面是 坦米爾那都邦 ...

    • 概览
    • 历史
    • 名称由来
    • 地理环境
    • 自然资源
    • 经济
    • 舞蹈和戏剧
    • 节日
    • 手工艺品
    • 手织品

    孟加拉湾的邦

    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为印度濒孟加拉湾的一个邦,首府阿马拉瓦蒂。安得拉邦是印度第一个按语言划分出来的邦,由原来马德拉斯北部的泰卢固语地区所组成,它以前属马德拉斯的一部分。“安得拉”和“泰卢固”是同义语,但一般把该区的语言叫“泰卢固”,而把该邦的居民称为“安得拉”。

    很久以前,这块属于泰卢固人的土地上就居住着森林居民、山民和其他部落民。今天,安得拉邦仍是众多部落民的故乡,数量多达500万以上。在安得拉邦的八个县内,居住着大约33个部落,有些部落民居住在沿海地区。尽管有些部落民已经吸收了各种主流信仰的惯例和习俗,但是他们仍然崇拜自己的自然神和女神,固守着他们传自远古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他们仅有语言而无文字,其语言基本上属于非书面语。

    历史上有关安得拉的最早记载见于《爱达罗氏梵书》(公元前8世纪)。当时该地称作“陀乞那·波陀”。然而,只是到了孔雀王朝时代,作为东南德干的一股政治势力,安得拉才在历史上崭露头角。麦伽斯提尼曾经访问过月护王·孔雀(前322年—前297年)的宫廷,他在描述中说,安得拉国(安度罗)有30座设防的城镇,军队由10万步兵、2000骑兵和1000头战象组成。佛教经典也曾提到安得拉人,说他们沿哥达瓦里河建立了若干王国。阿育王在其第13号石刻诏书中将安得拉人归为他的属民。

    孔雀帝国衰亡以后,萨陀伐诃那人(百乘王朝)作为一股政治力量而崛起。他们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以后,统治包括德干在内的安得拉地区约400年。萨陀伐诃那人又称作萨利瓦诃那人和萨塔卡尔尼人。当时的德干是一个内陆和海上贸易的商品集散地。在哥达瓦里河和克里希纳河之间的地区码头众多,交易繁忙。这段时间是佛教兴盛的时期,统治者们对于吠陀崇拜仪典也十分热衷。他们建造了若干佛教堵波、塔庙和精舍。阿马拉瓦蒂的堵波以其建筑精妙而著称。随着萨陀伐诃那帝国的衰败和灭亡,安得拉在政治上陷于混乱。从公元180年到624年之间,甘蔗族人、毗诃陂罗耶那人、娑兰迦耶那人、毗湿奴昆迪人、瓦卡塔卡人、帕拉瓦人、阿难陀陀罗人、羯陵伽人分别在这里建立过自己的小王国,统治着安得拉地区。其中堪称雄强的当属甘蔗族统治者,他们赞助佛教,同时奉守吠陀仪节。佛教在这一时期内继续为人们所信仰。大乘佛教提出了广泛流行的观点,认为造佛像和菩萨像并且加以膜拜,以及建造堵波等,都能带来大功德。佛教哲学家龙树创建了大乘佛教的中观学派。梵语取代俗语,成为佛教经典使用的语言。

    对于安得拉的历史来说,介于公元624年至1323年之间的七个世纪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为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包括社会、宗教、语言和文学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变化。在这一时期,一种本地的泰卢固语——德西语地位上升,推翻俗语和梵语的统治地位成为文学创作的语言媒介。这一变化使得安得拉地区获得了同一性和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本身特征,成为印度文化共同体中的重要成员。带来这一变化的是一些历史上的强大势力。体现这种势力的有东遮娄其人、西遮娄其人、拉什特拉库特人和早期朱罗人。卡卡提亚人则是在这一时期的后期取得其统治地位的。他们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整个泰卢固地区,仅有东北部一小块地方除外。艺术、工艺、语言、文学等在他们的善款赞助下呈现出繁荣景象。

    与东遮娄其人处于同一时代的还有统治东北部的东甘伽人和统治南部的帕拉瓦人。东遮娄其人的统治在安得拉邦的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他们赞助了泰卢固语的发展。遮娄其人征服该地的时候,三大宗教——佛教、耆那教和印度教都在流行,不过佛教已经处在衰落之中。佛教的林苑被复兴后的印度教变成了自己的朝拜圣地。耆那教仍在缓慢地发展,相当部分的人敬拜耆那教圣者。印度教则在整个王国享有全民宗教的地位。寺庙不断地建立起来,并在人们的宗教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就有比马瓦拉姆和德拉沙拉马的湿婆寺。

    德里苏丹统治时期,苏丹们曾一再试图在安得拉建立自己的政权。到14世纪初叶,随着卡卡提亚人统治的衰落,德里苏丹统治者成功地在安得拉建立起了一个立足点。1332年,乌鲁克·汗在孔达维杜建立了赖第王国。然而,建于1336年的维查耶纳伽尔王国统治着安得拉很大的一块地方,继续保持着独立。维查耶纳伽尔王国的拉亚在位约30年,建造了规模宏大的湿婆和毗湿奴神庙,并慷慨解囊,予以资助。维查耶纳伽尔建筑融合了遮娄其和朱罗艺术的诸多因素,建造出了极其美丽的城门。在蒂鲁帕蒂和斯里伽拉哈斯蒂等地可以看到最典型的这类建筑。泰卢固语和泰卢固语文学获得了优先发展的地位。泰卢固语被定为帝国的官方语言。

    关于“安得拉”一词的来源,流传着几种说法。一种认为,因这些人定居在登德迦兰若的森林里,林木蔽日,终年不见阳光,所以居民被叫做“嗯蒂迦”(黑夜人)。这个词后来演变成“嗯得拉”,最后又叫“安得拉”。但在《薄伽梵歌》里是这样说:巴利有六个儿子,最小的叫安得拉。因为是他后裔的缘故,这些人也就被叫成了“安得拉”。起初他们只是一个群体或氏族,并不是一个国家。

    第二种说法是:据传这个国家有位双目失明的国王,他以一种特别的语言向太阳神祈祷,因而恢复了视力,重见光明。他所用的那种使他重见光明的语言,据说就叫“泰卢固”语。

    第三种说法是:由于上述事情发生在戴里瓦合河岸,所以语言就称做“泰卢固”。《佛本生经》一书也提到当时的泰卢固人。说他们居住在从戴里瓦合到迪鲁巴迪一带,其京城叫嗯特格普尔。

    第四种说法是,这个词的原意是“像蜂蜜一样甜”。泰卢固语都是以元音结尾,是一种优美动听的语言,所以后来就把操这种语言的人也称之为“泰卢固”,并且把这个地区称做“泰卢固”地区。

    安得拉邦具有多种多样的自然地理特征,从丛山峻岭、起伏的平原到海岸三角洲,各种地理环境都有。

    总的说来安得拉邦可以分为三个区域,即沿海地区、特伦甘纳地区和拉雅拉席马地区。海得拉巴是该邦的首府,也是邦内最大的城市。其他的主要城市还有:印度第四大港维沙卡帕特南、重要的商贸中心和主要的铁路终点站维杰亚瓦达、拥有著名的文卡特斯瓦拉寺的蒂鲁帕蒂,以及内洛尔和烟草工业中心贡都尔。

    该邦境内自北向南有若干条山脉纵贯中部,将它分成西安得拉和东安得拉;后者又称滨海安得拉。在安得拉邦的生活和历史中,这些山脉在地理上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矗立于北部的是辛赫恰拉姆山和安纳瓦拉姆山。中部有斯里赛拉姆山脉,南部有蒂鲁马拉—蒂鲁帕蒂山。东高止山则穿过该邦的整个东境。

    安得拉邦有两条大河,哥达瓦里河和克里希那河。它们发源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西高止山,向东注入孟加拉湾,一路灌溉着数十万顷土地,形成了该邦面积最大的常年可耕地。除了这两条大河之外,还有通加巴德腊河、彭纳河以及众多的小河和溪流。彭纳河发源于卡纳塔克邦高原,与这个半岛其他地方的情况一样,安得拉邦所有的河流都靠降雨补充水量。

    安得拉邦地貌多变,既有东北部的茂密森林、沿海平原的平坦稻田,也有孟加拉湾海边著名的海滩,以及海得拉巴周围遍布砾石的荒凉地带。

    安得拉邦的降雨得自于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第一次降雨始于六月的第一周,并一直延续到九月。第二次降雨集中在十至十一月。沿海地区在东北季风期雨量充沛,但也常受龙卷风的袭击。该邦的降雨量自北向南呈递降趋势。这里夏季炎热。然而到六月中旬季风来临以后温度便会逐步下降。十二月的冬季气候温和。西南季风使得北部地区降雨增多,而东北季风则会为南部地区带来更多的雨量,像拉雅拉席马就是这样。

    奇尔库尔莫里加瓦尼国家公园

    该公园占地700英亩,距离海得拉巴25公里。这里的植物群属于热带干燥落叶林。公园里生长着600多种植物,有苔藓类、蕨类、草本植物、灌木、攀援植物和乔木。这些植被宛若织锦,林地草坪交织其间。公园里还栖息着20种动物,包括水鹿、猎豹、野猪、豪猪、野兔、林猫、灵猫、猫鼬以及115种鸟,包括孔雀、刺嘴莺、鹛、啄花鸟、鹧鸪、凤头麦鸡、野鸭、麻鹬和鹌鹑等等。

    科莱鲁湖鸟类保护区

    位于亚洲最大的淡水湖科莱鲁湖上。这片面积为673平方公里的沼泽地栖息繁衍着种类繁多的大量水鸟,其中包括白眉鸭、野鸭、张嘴鹳、苍鹭、火烈鸟和灰鹈鹕。每年10月到次年3月,这里种类丰富的动植物吸引着来自澳大利亚、西伯利亚、埃及和菲律宾的候鸟。每逢这一季节,科莱鲁湖有大约200万只鸟光临,其中包括张嘴鹳、五彩鹳、光华、白、短颈野鸭、针尾鸭、琵嘴鸭、红头潜鸭、黑翅长脚鹬、反嘴鹬、普通红脚鹬、赤颈鸭、赤膀鸭和鸬鹚等等。

    帕卡尔野生动物保护区

    距离瓦朗加尔50公里,位于帕卡尔湖沿岸地区。这是一个人工湖,在卡卡提亚统治时期于1213年开掘。该保护区延绵880多平方公里,由一大片高地构成,四周环绕着低矮的群山。这里的植被由热带干燥混合落叶林、竹林和混合柚木林构成。其美妙的自然景观令人陶醉。这个保护区是许多动物的家园,包括斑鹿、水鹿、蓝牛、野猪、蟒蛇、野狗、狐狸、豺、鬣狗、懒熊、豹、虎、野鸭、短颈野鸭、鸬鹚、琵鹭和鹳等等。还有种类繁多的丛林鸟和几种水鸟在这里越冬。

    邦内有两条重要河流,分别是弧达蛙里河及黑河。安得拉邦的沿海地区土质肥沃,雨量很大,农业发达,盛产水稻,是印度的粮仓。高原地区雨量较少,土质贫瘠,人口稀少,但畜牧业较发达。安得拉邦是印度产烟草最多的地方,除销售本国外,还大量出口。安得拉邦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居全国第二位。主要矿产有:煤、铁、锰、云母、铅、铜和石棉等。主要工业有皮革、化工、医药、造船、化肥等。

    在印度南部安得拉邦,信息技术被誉为金凤凰。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得这个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许多指标都落在印度全国平均水平之下的大邦,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安得拉邦的变化主要归功于以推广信息技术闻名于印度全国的该邦首席部长钱德拉巴布·奈杜。自从他1996年领导安得拉邦以来,邦政府就开始制定了一系列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战略决策。

    在奈杜的倡导下,安得拉邦政府的各个部门都建立了信息技术中心。记者曾到过奈杜的办公室。这间办公室虽然不到20平方米,但最吸引人的是他办公桌上那部大平面、超薄型的电脑工作站。荧光屏上正在显示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发布的世界各国最新经济发展指标。通过电脑工作站,奈杜不仅了解了海内外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而且还对该邦政府各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

    为了大力吸引海内外投资,奈杜在安得拉邦首府海得拉巴建起了软件技术园区。1997年,以开发信息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城在海得拉巴落成。紧接着,在印度国内外10多家著名信息技术产业公司的资助下,在海得拉巴创办了专门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印度信息技术学院。安得拉邦的工程学院也由1995年的32所增加到现在的102所。

    为了吸取世界各国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经验和教训,奈杜专门邀请了比尔·盖茨等信息技术业巨头到海得拉巴,咨询他们对安得拉邦信息技术发展的意见。他本人还到世界上一些著名的高科技园区进行考察,并出席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会议,同各国经济界领导人进行交流。

    库奇普蒂舞将音乐和戏剧表演合二为一,可以看作是安得拉邦对于舞蹈艺术的独特贡献。这一著名古典舞蹈的名称取自于距维杰亚瓦达60公里的一个村庄。这种舞蹈—戏剧的表演伴有泰卢固语抒情诗和梵语诗歌的吟唱,与其他的舞蹈形式迥然不同。其他舞蹈会不断地插入叙述,以迎合大众的需要,并增加其表现力。

    安得拉邦舞蹈的不同风格是以权威论著——喜主的《表演镜鉴》和《伶海》为基础形成的。它又下分为“Nattuva Mala”和“剧艺Mala”。“Nattuva Mala”包括两种类型——祭祀舞蹈,在寺庙的祭品台上表演;迦利伽舞蹈,在所谓“善德帐”里表演。“Nattuva Mala”可分三种,即为敬神而表演的仪式舞蹈、为知识阶层表演的迦利伽舞、为一般人表演的圣舞。“剧艺Mala”是一种舞剧,由专业戏班表演。这种戏班只有男演员,女角也由男演员扮演。

    最早的泰卢固语原创剧可能是毗离萨林伽姆的《黄月》。1880年,经营性的戏班与自马哈拉施特拉巡演至此的塔尔瓦达剧团一起在安得拉邦开始演出。随后来到安得拉邦的还有浦那的桑格尔剧团和孟买的巴瓦利瓦拉·帕尔西剧团。安得拉邦其他形式的表演艺术还有:

    陶鲁波马拉塔:这是一种傀儡影子戏,一种引人入胜的民间艺术。道具是若干皮制的傀儡,施以浓重的彩绘,当地称作“陶鲁波马鲁”。形象则多为神话人物,取自著名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这些自己不会动的人物用竹竿来控制,背面是华丽的灯光。节奏精细复杂的打击乐器,配以抒情风格的解说,反映了这种传统民间娱乐的审美情趣。

    韦拉纳德雅姆:这是一种大神湿婆之舞。湿婆由于他的第一个妻子萨蒂·提毗遭到羞辱而十分愤怒,遂用自己头上的一绺残发创造了毗罗钵陀罗。毗罗穆湿蒂人自称是毗罗钵陀罗的后裔。他们常在德拉沙拉曼表演这种风格劲健的舞蹈,用坦布拉、索兰、多鲁、塔沙和维尔曼等乐器来伴奏。德拉沙拉曼在安得拉邦的东哥达瓦里地区,该地据信就是德沙瓦提伽,即毗罗钵陀罗诞生的地方。

    布塔·薄马鲁:这是一种假面舞,为典型的民间形式的舞蹈。布塔·薄马鲁的字义为“篮子”,是一种用树皮、干草和牛粪做成的玩具一样的东西。每一个跳舞的人都戴着不同的面具,套在头上和肩上,使得自己在表演时体躯显得很大。他们应和着一种有声无词的节奏翩翩起舞,这样的节奏使他们的舞动更具色彩。

    安得拉邦庆祝的印度教节日有达萨拉节、迪帕瓦利节、斯里·拉马纳瓦利节、克里希那·柬马斯塔米节、维那雅迦·查威提节(象头神诞辰节)和马哈·希瓦拉特立节。不过,乌贾迪节(泰卢固元旦)、桑克兰提节、达萨拉节和维那雅迦·查威提节的庆祝活动却是安得拉邦所独有的。

    乌贾迪节(Ugadi Festival)

    这一节日标志着安得拉邦新的一年的开始。人们打扫房舍,穿起新衣。祈祷求福和入寺拜神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动。乌贾迪节敬神的供品由楝树叶、盐、罗望子、芒果、粗糖混合做成,象征着新的一年的生活将会苦、酸、香、咸、甜诸味俱全。

    巴塔伽马节(Batakamma)

    这是整个特仑甘纳和拉雅拉席马某些地区最流行的节日。该节为期九天,从印历7月(公历9-10月)第一天开始,到杜塞呵拉日前一天的马哈马瓦密日结束。这是一个崇拜吉祥女神的节日。吉祥女神在这里生为巴塔伽马。过节时家庭主妇们先行沐浴,然后便开始将不同种类、各种颜色的花朵扎成_堵波的形状,放在苇子或竹子编成的盘子或铜制的盘子上,在堵波上面,安置一尊姜黄做的吉祥女神像,它就叫作巴塔伽马。敬拜过后,就把它移置在房间的一个角落。到了晚间,所有的家庭主妇们穿戴齐整,轮流擎着巴塔伽马,将它送到寺庙或者池边河畔。所有的塑像都放在一块平整的地面上,妇女们围着它们唱歌拍手,俯仰转圈。最后,她们把姜黄做的神像放入水中,让它们漂流而去,同时唱着敬神的歌曲。

    德干节(Deccan Festival)

    安得拉邦在手工艺品制作上有着深厚的传统,在手艺人的家庭里已传承了很多代。从皮制傀儡到扎染色织物,该邦拥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文化。孔达帕利是著名的孔达帕利黑木玩具的制作中心。卡兰卡利无疑是安得拉邦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一种通常称作比德里的工艺品是该邦最常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在黑色金属表面镶银的工艺制品。尼尔马尔是某些最细致精巧的木画和世所罕见的艺术制品的故乡。

    比德里器皿

    一种金属工艺品,其名称取自于这种精细制品的故乡“比达尔”。这是一种将银件镶入黑色金属的技艺。据说,这种古老而又引人注目的工艺在印度已经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古代的国王们对比德里情有独钟,它最初用于装饰王室宝剑和其他武器,后来,又应用在家庭器皿如雪茄和纸烟盒上。在比德里那让人叹为观止的美感后面,有着艺人们长时间谨小慎微的努力。当初,这种技术是把金或银件嵌入钢的或者铜的基座上面。不过,今天制作基座的材料已经改为锌铜合金。它的黑色是将锌铜合金的表面缓缓加热,并用卤砂与老城土混合涂敷的结果。它的表面还要经过雕刻,或覆以银或黄铜。比德里的制作要经过四道主要工序,即铸造、雕刻、镶嵌和氧化。

    银丝细工饰品

    安得拉邦的卡因纳加尔一直就以其精细的银丝细工饰品制作而出名。它是一种极为细致的手艺,要求巨大的耐心和熟练的技术。每一件作品都从不会与其他作品雷同。主要的制作材料是绞扭的银丝。银匠将细银丝条弯成锯齿形,盘绕在较粗的银条上,构成器物的骨架。绕好后,再将细银丝条小心翼翼地焊接在骨架上。由于这种工艺品具有独特的锯齿形编织结构,看上去就像是细银丝做成的精美花边。这种银丝细工饰品在风格上通常可分为三类,分别为“密纳克利”、“库拉·贾尔”和“枝叶花卉”。它们是纯手工制品,对于所用银的成色要求很高。最常见的花样是叶子、花朵、树、动物和飞鸟。

    布提迪铜器

    手织品故乡——安得拉邦的莎丽

    安得拉邦在手织品制作上有着悠久的传统。这里制作的莎丽图案设计精致而独特。波恰帕利、文卡塔吉里、加德瓦尔、纳拉延培特和达尔马瓦兰是全印度家喻户晓的名字。丝绸的和棉布的莎丽就是从这些地方的纺织机上生产出来的。它们也是各种不同莎丽的原产地。它们的产品风格不一,各具特色,其棉布的精细、刺绣的精心和金线图案的华丽,无不远近闻名。

    1、波恰帕利:波恰帕利制造的纺织品使用的纱线是用扎染技术着色的。不同颜色的纱线在织物上构成几何图形。

    2、加德瓦尔:加德瓦尔的纱丽面子使用布料,而边缘和前身则用丝绸。布料和丝绸分别纺织,然后再缝在一起。边缘和前身饰有丰富的传统图案。图案中芒果的图形经常出现。黄色、鹦鹉绿、粉红和米色是最常使用的颜色。

    3、科塔科达:科塔科达的纱丽与加德瓦尔的相似,边缘用丝绸,前身饰以大量新颖的包裹金属线的绣花图案。边缘色彩丰富,与面料的颜色形成很大的反差。

    4、纳拉延培特:纳拉延培特纱丽有布面和丝面的两种,呈深泥土色,十分抢眼。前身以红白相间的嵌条装饰,图案风格颇为独特。边缘宽平,颜色为绛紫或赭红,并以不太显眼的白色或其他颜色的线条与面子间隔开。

  3. 安得拉邦位于印度南部边缘地带,是一个集传统、美食、自然、野生动物、冒险和灵性于一体的充满活力的大杂烩,也是一个颇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该邦顺着长长的海岸线向前延伸,拥有壮观的海滩。

  4. 安得拉邦 (Andhra pradesh)為印度瀕 孟加拉灣 的一個邦,首府阿馬拉瓦蒂。. 安得拉邦是印度第一個按語言劃分出來的邦,由原來馬德拉斯北部的 泰盧固語 地區所組成,它以前屬馬德拉斯的一部分。. “安得拉”和“泰盧固”是同義語,但一般把該區的語言叫“泰盧 ...

  5. 其他人也問了

  6. 安德拉邦. 印度东南沿海的安得拉邦素有印度饭碗之称。. 这个州拥有丰富的自然奇观,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这个农业丰富的州也被称为安得拉邦。. 它是著名钻石 Kohinoor 的产地,其 Kollur 矿中的许多其他精美钻石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欢迎。. 安得拉邦以其 ...

  7. 安得拉邦行政区划. 安德拉邦是 印度 29个邦之一。. 1956年的国家整顿运动中,已存在的安德拉邦与 海德拉巴邦 的说 泰卢固语 区域合并为安德拉邦,2014年6月2日,安德拉邦被分为新的 安德拉邦 和 泰伦加纳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