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 雲嘉南四縣市於102年至106年共計設立19家庇護工場,且具逐年增加之趨勢, 有鑒於國內目前對於庇護工場現況之相關研究尚不多,因此本研究希望透過廣泛 的資料收集,了解雲嘉南四縣市庇護工場辦理現況,更希望能透過相關因素的分 析與探討,得以提供中央與縣市政府規劃後續庇護工場資源分配與相關輔導策略 之方向,故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分析研究雲嘉南四縣市庇護工場之現況,並依據 現況提供實務上之建議。 本研究期待討論的議題涵蓋下列四項: (一)雲嘉南地區庇護工場之現況分析(含服務率、轉銜率、薪資等分析等)。 (二)庇護工場個案、家屬及工作人員對於庇護工場的期待與感受是否不同? (三)個案獨立生活功能與心智穩定能力和對庇護工場滿意度、庇護工場的表現、 轉銜期待之關係?

  2. 有鑑於勞工保險為社會保險制度之一,應符合整體制度之基本公 平正義原則及適當性,故先行瞭解身心障礙者提早老化之狀況、各障 礙類別老化現象之差異,再行探討提早退休及社會保險制度。 以下分別針對 (老化 )及 (各國提早退休機制 )兩個部分進行文 獻回顧及探討: 第一節 老化. 高齡 aged 與老化 aging 不同,各國雖然對於到達什麼年齡 才稱做高齡者的標準不一,不過大部分都是以超過65 歲者才稱之為 高齡者;而老化 )是指人們到達最大發展點之後,在生物、心理及 社會功能上的自然退化 Birren, Schaie, 1985 。

  3. 本中心在協 w轄區內職業輔導評量單位提供職業輔導評量服務的過程中發 現,我國目前用以評量一個人的認知功能或學習成就的標準化、常模參照紙筆測 驗工具,只有智力測驗及性向測驗,而這些測驗是為一般智能人士所設計的;評 量的結果容易低估了智能障礙者間的個別差異現象,因此,為了能在我國職業輔 導評量的過程中,正確評估智能障礙者於教育或訓練過中獲得的成果,需要針對 我國的生活與職場文化、以及智能障礙者的身心特性研發適用的成就測驗,從中 找出他們已經具備的優勢能力,以及了解需要再訓練的弱勢能力,進而協他們 找到適合的工作,最終達成訂定適切的個別化職業重建計劃的目標。

  4. 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系統基本上是系統化之個案管理服務流程與制度,結合個案管理、心理輔導、職業輔導評量、就業安置、醫療復健等各項專業服務資源。 一般而言,職業重建可分為四個步驟,評估,計畫擬定,計畫施行與服務的提供,以及最後之結案。 (詳細之職業重建服務流程圖,可以參考勞委會職業訓練局印行之「身心障礙者就業轉銜之社區化就業服務理念與實務))之內容,如附圖)。 職業輔導評量一般在職業重建的初期階段施行。 職業輔導評量的結果可以用來協助就業服務相關人員,擬定未來服務目標與策略,或是提供職業訓練機構篩選適當學員,釐定教學課程之參考。

  5. 前言. 本研究從95 至96年間透過焦點團體及專家會議討論,瞭解到在職業重建服務中,面對自閉症者,如能快速掌握其特殊性,對於安排後續服務,如職場安置或相關職業訓練之專業人員來說,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97年度本研究除了持續透過專家會之議建議修訂96 年度所編定自閉症自閉症初步檢核表之內容,還實際邀請職業重建服務相關人員,包括職場輔導老師、職業重建個管員及職業輔導評量人員針對其服務之個案進行自閉症自閉症初步檢核表之使用。 期待透過更多實務工作者使用後之回饋意見,進行自閉症自閉症初步檢核表之編修,使其內容及使用方式可更為讓實務工作者所運用並廣泛推廣,達到協助自閉症者在職業重建服務中可獲得適當服務之基礎。 文獻探討.

  6. 1 . 第一章 研究緣起與目的. 依據民國101 年8 月21 日發之「中高齡者職務再設計中程計畫」, 針對經 濟部依「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認定加強輔導型產業、可能受貿易 自由化影響產業或受貿易自由化影響產業事業單位之中高齡(係指年滿45 歲至 65 歲)在職勞工,以及上開事業單位之其他在職勞工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評估 後,認定需要協者推動職務再設計服務。

  7. 國內職業輔導評量服務工具之發展,多起源於特殊教育 觀點下對於發展性障礙之性向、認知以及行為能力評估,但對於因為 疾病、意外等後天致殘之功能表現的評量工具,則相對缺乏。 針對精神障礙者之傳統職業輔導評量以晤談搭配紙筆測驗方式 來評量,然而,精神障礙者因其疾病及症狀的關係往往會有反覆出現. 1. 症狀的情況,在職業輔導評量人員評量之當時,無法適切描述個案狀 況,尤其是工作行為問題,常造成職業輔導評量人員預測精神障礙個 案工作方向、工作穩定性及輔導策略上有困難。 另外,由於勞政單位與醫政單位間的轉銜並不緊密,職業輔導評 人員無法得到所需要的資訊,如:病史資料、過去經歷、引發症狀出 現的情境及其發病症狀對於其就業上的影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