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1 EUR =

    1.085 USD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25日 · 俄烏危機的爆發以及衍生而來的歐洲能源危機債務危機沉重打擊了市場對歐元匯率的信心。 無論歐元貶值在過去對歐洲的出口產業帶來多少利多,如今都已不再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因為匯率下跌將推升歐元區的進口成本,加劇能源價格飆升的破壞力 ...

    • 你不理我不睬
    • 掉頭!Non!
    • 成功入歐及以後
    • 撒切爾說「No!」
    • 進入21世紀
    • 卡梅倫:全民公投
    • 特蕾莎·梅、鮑里斯·約翰遜:先後接盤

    二戰結束後,時任英國首相丘吉爾就提出過他的「歐洲夢」,希望通過一體化的歐洲來防止戰爭再度爆發。那時法國也有自己版本的「歐洲夢」。 1950年,法國時任外長舒曼提出舒曼計劃,1952年與西德、荷蘭、比利時、意大利和盧森堡簽署《巴黎條約》,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也稱歐洲煤鋼聯盟),掌控煤鋼這些軍事和工業物資來保障歐洲和平,並為戰後重建提供生產資料保障。這是日後的歐洲共同體、歐盟、歐元區的始祖。 因為理念設想不同,談判不成,英國沒有加入這個聯盟。當時德國魯爾地區由英國佔領,並受戰勝國委員會控制,大量工業設備正在拆除。 1957年,煤鋼聯盟六國簽訂了《羅馬條約》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EEC)。羅馬條約成為成員國之間自由貿易、自由旅行的開端。之前談判的時候,英國派了貿易官員參加,最後還是沒有加入。

    歐洲戰後重建和發展迅速。《羅馬條約》簽訂那年,1957年,英國保守黨政府上台,首相麥克米倫(Harold Macmillan)看到了西歐經濟騰飛,也看到西德的影響力日增。他認為英國應該加入這個共同體,並且成為它的中心。 後來就任首相的希斯(Edward Heath)奉命率團去布魯塞爾談判,歷時18個月,艱辛自不待言。 1961年,英國和丹麥、愛爾蘭一起提交加盟申請,法國總統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乾脆俐落地說Non!(不行!)他認為英國對歐洲一體化有牴觸,加入EEC後可能對法國的地位和影響力構成威脅,而且英國跟美國關係密切,將來或許導致美國在歐洲的勢力擴大。這跟戴高樂的目標相悖 - 他希望借EEC平台提升法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麥克米倫親自到巴黎與戴高樂將軍溝通,希望他...

    1969年,戴高樂辭職下台後,英國第三次申請入歐。接替戴高樂的蓬皮杜總統(Georges Pompidou)對英國態度較柔和,更願意傾聽。經過密集的努力,包括「美食外交」,戴高樂的否決被推翻,英國如願以償。時任英國首相希斯1972年1月在布魯塞爾簽約,英國於1973年1月1日成為EEC成員。 當時,英國國內迎新年的狂歡也成了入歐成功的歡慶,跟法國隔海相望的多佛港篝火熊熊,煙花炫麗。 但在國內,跟歐洲的關係始終是分裂朝野的荊刺,堅定反歐派仍有地盤,支持者陣營也不完全都全心全意。工黨、保守黨輪流上台執政,歷任首相歷屆政府,都未能消弭這個分歧,反而都為這個難題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兩大政黨內部都有立場鮮明的親歐、反歐陣營。 1974年英國大選,保守黨下台,工黨首相威爾遜(Harold Wilson)...

    整個80年代,歐洲問題在英國國內始終是個分裂因子。1979年大選,工黨採納了反歐洲共同市場的立場,但到1983年,在黨魁基諾克(Neil Kinnock)領導下,轉型成了親歐政黨。 而保守黨政府內部佔上風的脫歐派對歐洲的疑慮、戒備越來越重。到了1988年,撒切爾夫人直言集權式的歐洲共同體對英國將意味著哪些「噩夢」。她每年向布魯塞爾抱怨英國貢獻大於收獲,不合理,要求補償;對日益由德國主導的EEC和經濟、政治加速一體化目標日益明確的歐洲也更加牴觸。 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上半葉,時任歐盟委員會主席的德洛爾(Jacques Delors)推動歐洲一體化加快進程,包括賦予布魯塞爾更多立法和行政權力,把歐洲議會作為歐洲的立法機構,制定單一歐洲法案等。1992年《馬斯特裏赫特條約》(即《歐洲聯盟條約》)...

    根據《馬斯特裏赫特條約》,1999年1月1日開始實行單一貨幣歐元,由歐洲中央銀行負責對歐元區國家實施統一的貨幣政策。2002年1月1日起,歐元紙幣和硬幣正式流通。英國、瑞典和丹麥沒有加入歐元區。 在英國,保守黨連續執政18年後,1997年下台,工黨上台,英歐關係進入布萊爾(Tony Blair)時代。布魯塞爾不少人把布萊爾視為新工黨、新英國、新歐洲的象徵。布萊爾形容自己「親歐」,支持歐洲政治經濟更密切融合。 2005年,英國成為歐盟輪值主席國。6月23日,布萊爾在歐洲議會講話時被人起哄。他笑一笑,繼續演講,在講話中稱讚歐盟是各國和各國人民價值觀的聯盟,團結的體現,不僅是各國貿易往來的共同市場,「也是我們生活於其中的共同的政治空間」;面對全球化浪潮,歐盟至關重要;歐盟需要「現代化」。 布萊爾對...

    2010年5月英國大選產生保守黨和自民黨聯合政府,是英國百年歷史上第一次。在國際金融危機和洲債危機的大背景下,卡梅倫首相(David Cameron)的聯合政府對歐盟一方面加強商貿關係,另一方面拒絶向歐盟移交更多國家權力,反對歐盟加強經濟監督。 英歐關係帶著矛盾,又進入保守黨單獨執政時期。2013年1月,卡梅倫承諾,如果保守黨在大選中當選,將就是否脫離歐盟舉行公投。 這個承諾兌現了,公投定在2016年6月23日。 他說,希望能在公投前與歐盟就英國的待遇條件問題達成新的協議。普遍認為這是為了爭取脫歐陣營的選票採取的策略。 但法國和德國對此表示,英國不能對歐盟成員資格附屬的責任、義務和條件「挑三揀四」。 2014年5月,歐洲議會選舉揭曉,英國獨立黨(UKIP)獲24個代表英國各選區的席位,而歷來...

    6月23日公投決定脫歐。卡梅倫和許多親歐派震驚不已,無奈必須面對現實。 卡梅倫7月13日履行諾言宣佈辭職,稱尊重英國選民的意願。他留下的是一個撕裂嚴重的英國政壇和社會,以及艱難的脫歐談判。 人們常把這個過程比喻為夫妻決定離婚之後的分家過程。全方位切割,從關稅到人員跨境流動,一切都得在規定的期限內達成協議。 卡梅倫的繼任特雷莎·梅首相接過脫歐接力棒。 三年後,她在大選中敗給曾經是她手下外交大臣的鮑里斯·約翰遜,離開唐寧街10號的那一刻,也交出了脫歐接力棒。那三年中,脫歐談判的一個又一個截止期限來了又去了,沒有突破也沒有進展。 2019年7月,新上任的首相約翰遜接過了一個脫歐僵局。 經歷了三年半的驚心動魄、千回百轉,經歷了三任首相三屆政府,英國終於退出歐盟,時間是2020年1月31日格林尼治標凖...

  2. 2023年12月11日 · 根據德國智庫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發布的最新報告今年8月到10月各國承諾援助烏克蘭21億歐元約新台幣70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減近9成達去年2月戰爭爆發以來的最低點持續提供援助的僅剩美國德國北歐和東歐國家。 賀! 高躍力獲2024世界品質獎🏆金獎 成長必備好吃又安心. 自從去年1月烏克蘭局勢惡化以來,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就不定期公布「烏克蘭援助追蹤」(Ukraine Support Tracker)報告,統計40個國家和歐盟承諾給烏克蘭軍事、財務和人道援助的金額。 一手掌握生活大小事,快來加入東森新聞唷!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4年5月6日 · 但法國業者無法放棄中國市場去年法國向中國就出口近20億歐元的美妝和護膚產品馬克宏勢必在不脫鉤的前提下要求中方給出善意他將在愛麗榭宮以國宴款待習近平。 預計7號還將帶習近平,造訪他的老家庇里牛斯山區,期盼雙方談出雙贏結局。

  5. 2024年2月9日 · 不只美國歐元區前景被歸為黯淡因為能源價格飆漲導致去年經濟成長只有0.4%,今年信貸條件收緊讓世銀將歐元區預測較去年六月調降0.6個百分點

  6. 2024年5月22日 · 漢聲(弟)2021年和結婚6年的鄭雲燦宣佈離婚,去年他陸續被拍到喝茫遇短髮辣妹搭訕、還參加女星安于晴父親的壽宴,但他全盤否認,並表示對感情隨緣,還開玩笑現在得賣車養家。 近日時報周刊CTWANT捕獲弟身邊多了一位挺著疑似五個月孕肚的長髮女子,弟不但對女方呵護備至,不僅可以隨意使用他的愛車、自由進出住處,也和他重要的家人互動熱絡,儼然新女主人之姿。 弟從副駕駛爬出來,長髮女子馬上撐傘就怕男方淋到雨。 (圖/CTWANT)

  7. 2024年1月22日 · 2024-01-22. 17:06. 隨著疫情解禁,出國旅遊正夯,一名女大生分享5個適合小資女旅遊的低消費國家,除台灣人最近常去的泰國曼谷、韓國釜山、越南及菲律賓霧宿外,她也推薦歐洲國家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強調6天總花費含機票不到4萬! 直呼「真的很適合想去歐洲又不想花大錢的小資族! 原PO近日於Dcard以 「#國外,小資族必去5個低消費旅遊地點推薦! 」 為題發文盤點了5個很推薦旅遊的國家,強調「不需要花大錢,還是可以爽爽玩! 」,包括泰國首都曼谷、越南、菲律賓南部的宿霧、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及韓國第二大城釜山。 賀! 高躍力獲2024世界品質獎🏆金獎 成長必備好吃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