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7日 · 在困境中成長 如何面對校園霸凌. 無論哪種形式的霸凌,對受害者都可能造成嚴重影響;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 文/黃雅羚. 工作中,遇到許多服務對象,他們在學生時代曾經遇到校園霸凌,有的是言語上的攻擊,有的是社交上的排擠 ...

  2. 2024年1月21日 · 判斷霸凌事件有3大要點:惡意傷害持續重複與勢力失衡。 也就是有人刻意造成被霸凌者身心受傷,此狀況長時間重複發生,且被霸凌者因某種權力不對等的關係(強欺弱、大欺小、多欺少),而難以反抗。 無論使用什麼形式,都可能構成霸凌事件,而不單只是偶發性的衝突事件。 常見校園霸凌如下: 肢體霸凌:傳統上最令人恐懼的霸凌行為,像是毆打身體、搶奪財物等。 言語霸凌:使用語言的方式嘲笑、侮辱或恐嚇同學,這些霸凌的言語容易造成被霸凌者心理上的創傷。 關係霸凌:青少年因渴望同儕接納,而發展出次團體文化後,可能產生人際操弄、排擠同學,造成同學被孤立等人際困擾,即為關係霸凌。 由於關係霸凌沒有明顯的動作或言語,是最常被忽視的行為。 網路霸凌:在網路上散布謠言或不雅照片等。

  3. 2021年8月13日 · 陳玉鳳認為,此時成醫更應該具體提出該如何打造友善的工作環境,事實上遭受任何勞工遭受職場霸凌,都是有法可管。 首先,勞動檢查法32條規定,事業單位應該在明顯處公告,提供勞工企業內、企業外的申訴管道,並且詳述申述的範圍、程序與申訴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6月8日 ·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孩子在學校是不是被霸凌? ,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黃閎新在粉專「 前蹺家青少年 黃閎新 臨床心理師 」發文說明孩子被霸凌可能會出現5種情緒,包括:憂慮和恐懼、憤怒和憤慨、自卑和自信心受損、孤獨和沮喪、憂鬱和焦慮。 憂慮和恐懼: 遭到霸凌的孩子常常面臨著持續的憂慮和恐懼,他們擔心再次遭到霸凌,或是害怕面對霸凌者的報復或攻擊,甚至對未來感到不安和恐懼,這種憂慮和恐懼可能影響他們的睡眠品質和日常生活,比如他們可能會失眠,難以專注在課堂上,也可能變得沉迷於3C網路。 憤怒和憤慨: 受到霸凌的孩子往往會感到憤怒,他們可能對霸凌者感到憤怒和不滿,也可能產生被同學背叛的感覺,對於自己遭受不公平對待感到生氣跟無奈。

  6. 2015年3月17日 · 另以職場中常見的人際霸凌來看,有67.25%受訪者曾遭職場霸凌及潛在受霸凌的經驗,霸凌者以主管最多、同事次之;主管最常出現的霸凌方式為「命令你去做低於你能力的工作」、「反覆提醒你有關於你的失誤」、「貶低你的工作和努力」等。

  7. 2023年5月15日 · 一、尋求支持:若遇到無法排解的困擾,可以適時尋求身邊同儕好友的支持,大家互相吐苦水、想辦法。 二、觀察學習:多觀察身邊同事如何因應挑戰,觀察前輩們的處世方法與狀態,對個人工作及人際方面或許有幫助。 三、休閒活動:選擇多樣化的休閒,讓自己感到愉快、放鬆,為心靈充電。 四、自我實現:試著在工作中找到自我意義,幫助自己化被動為主動。 例如:目前工作環境雖然有人際互動的困擾,但可以提供自己接觸多樣化挑戰性客戶的機會,提升自我技能,為未來涯加分。 潘奕瑄說,焦慮、低落與挫折是生活步調改變時的正常情緒反應,但若情緒明顯發生改變,且持續兩週以上,甚至干擾食欲、睡眠等生活作息,影響人際關係與休閒活動進行,建議民眾可以尋求專業協助,調整身心狀態。

  8. 2020年5月28日 · 健康> 查詢結果: 職場霸凌 2021-08-13 16:55 成大醫院回應「醫護霸凌案」 護師工會理事長:看了心寒 成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體外循環技師林光宇,不滿遭到職場霸凌,持刀刺陳姓女組長7刀,最高法院12日駁回林光宇上訴,維持2審原判依殺人未遂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