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4月10日 · 其實去一趟廁所就可以了喔! 把醫生傳授的這幾招學起來吧. 「我的尿尿有泡泡,醫師,我是不是有腎臟病? 」在門診中常遇到很多民眾憂心地詢問,其實這些人多半是沒有什麼問題,因為尿尿時由於膀胱內外壓力的改變,加上解尿位置比較高(尤其男性),尿液沖到便池激而產生泡泡,若尿液的尿素濃度愈高,表面張力就愈高,所產生的泡泡就愈多。 不過確實從我們的尿裡,就可以看出很多健康問題。 其實我們都會建議民眾要經常觀察自己的尿! 1.首先,是尿的「顏色」 只要從尿的顏色來看,就知道水喝得夠不夠;如果尿的顏色太黃,表示水喝得太少,要多補充水分,如果白到清清如水,表示喝太多水,不要再喝太多,以免水喝太多也可能有水中毒的危險,只要尿色維持清澈淡黃色,表示水喝得剛好。 2.有沒有微小泡泡或混濁.

    • 琥珀色或蜂蜜色。當你的尿液顏色偏深,代表身體有些為 缺水症狀。但這很好解決,只要仔細注意水的攝取量,別養成喝太少水的壞習慣了。大家也應該知道尿液是用來排掉體內毒素的,所以如果你長時間憋尿,或水喝得不夠,毒素很容易在體內堆積。
    • 透明的。聽起來可能有點矛盾,但喝太多水也會有問題。喝適量的水能保持身體的機能,但過量的話會讓尿液變得完全無色。這代表你攝取過多水份,而且可能會導致 一系列的併發症。
    • 棕色或糖漿色。如果尿液顏色看起來像可口可樂,身體要不是極度缺水,就是面臨許多其他的問題。棕色尿液很可能是因為吃了某種食物,像是吃了大量的蠶豆、大黃 或蘆薈等。
    • 有泡泡。如果你看到尿液有一點泡泡到不用太擔心,有可能是你 比平常排尿的速度快。如果泡泡持續一陣子,就看醫生吧,有可能是日常生活中高蛋白飲食造成的,或是腎臟有嚴重的問題。
  2. 2020年8月27日 · 排尿的「速度」是膀胱壓力減去尿道壓力的結果. 攝護腺肥大、尿道狹窄、括約肌或是膀胱問題都會影響尿尿的速度,我們一般在測量尿流速的時候會使用尿流速計(uroflowmetry)就是尿在一個量杯裡,藉由時間和重量增加這兩個參數算出尿流速。. 測量的 ...

  3. 2020年11月16日 · 一有尿意就上廁所易造成膀胱萎縮. 其實膀胱過動症並非少見的疾病, 盛行率約有16%-18%,且男女生皆會發生 ,除了與年齡老化有關,另外糖尿病、男性的攝護腺肥大、女性的骨盆鬆弛脫垂也都有可能引起。 另外,張宇琪說:「有些行為也容易出現膀胱過動症,如從小被教育不要憋尿,一有尿意就上廁所,這樣的行為也易造成膀胱萎縮。 其他像是膀胱逼尿肌活性過强,都有可能致病。 圖片來源: Heho. 水分攝取量最好採「少量多次」 間隔2-3小時上廁所. 所幸女老師進行「膀胱鏡水擴張手術」,也就是從尿道端灌注食鹽水,直到膀胱內壓介於80公分水柱,將病人的膀胱容量撐大,恢復彈性,改善過度敏感的膀胱。

    • 學界舊觀點:「重力」讓泡泡破裂
    • 實驗新觀點:「表面張力」才是泡泡破裂的原因
    • 泡泡破裂的收縮力,在流體上產生暫時性的泡泡環

    泡泡的物理特性取決於流體的黏滯度(viscous)。以水為例,水的黏滯度低,泡泡約百萬分之一秒就會破裂;但如果是黏滯度大的流體,泡泡破裂時間可長達 1 秒,讓科學家有時間研究泡泡破裂的物理機制。 20 年前,學者曾用矽油(黏滯度為水的 1 百萬倍)做實驗。在泡泡的頂端戳洞之後,洞會隨著時間擴大,同時泡泡會收縮,沉沒到流體上,並在流體表面形成一個暫時的泡泡環。學者發現,洞變大的速度比泡泡沉沒的速度還要慢,因此學者判斷,「重力」是泡泡破裂的原因。

    波士頓大學的 James Bird 教授提出質疑。根據計算,泡泡的表面張力比重力大的多,因此 Bird 團隊重做先前學者的實驗,只不過他們將流體「倒放」,想要判斷重力對泡泡破裂的影響力。 Bird 團隊選用的流體與當年學者的一樣,都是矽油。由於矽油黏滯度大,因此倒放也不會馬上流掉,給團隊足夠的時間實驗。 而實驗結果與 20 年前的結果一樣,都是洞變大的速度比泡泡隱沒的速度慢,但兩者的重力方向是相反的。因此實驗證實,「表面張力」是泡泡破裂的原因。 ♦TO 推薦閱讀:大學生用光學干涉技術,解答了物理界的百年難題:為什麼管子裡的氣泡會塞住? 在流體中,表面張力會讓表面積最小化。實驗中,泡泡半球的表面積比底部的面積還要大,但泡泡內部的氣壓比外界高,讓泡泡保持形狀;在泡泡上戳洞,內外壓力會平衡,表面張...

    而泡泡破裂之後,會在液面上留下一個暫時性的環狀結構。直觀上,表面張力會抑制泡泡環的產生,讓破裂後的泡泡完全貼合流體表面。過去科學界的解釋是,重力會克服表面張力,讓泡泡環產生。 Bird 認為泡泡環產生的原因是「收縮」。泡泡底部的厚度較高,而泡泡破裂時,收縮的力道會抑制表面張力,產生暫時性的泡泡環。 雖然泡泡不起眼,但它們影響著自然現象、人體醫學、工業製程等等,是科學界關注的研究主題之一。Bird 團隊的研究,指出了人類過去 20 年來的錯誤,也提供學界新洞見,或許產業界等相關應用會因此改變。 參考資料 《Science》、《Inside Science》、《Eurek Alert》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ickPik CC Licensed。)

  4. 2019年9月27日 · 該研究發現,雖然一般的白開水或氣泡水,已經對於人體的高速補水的效果,但帶有少許糖分、脂肪或蛋白質的飲料,其實能讓補水效果「持續更久」。

  5. 2019年2月21日 · 時間最好在 晚上睡覺前,或是 早上起床尿液排空後。 在按摩時因為促進腸胃道蠕動,所以會出現排氣、饑餓感等都屬於正常現象,無須擔心。 患有 腹腔急性感染、腹腔腫瘤、血小板缺乏症的人禁止按摩 ,以免病灶擴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