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1月21日 · 是一年兩年,還是只要想就可以呢?如果用直覺判斷,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在問我們 到底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在對方身上確認,我們到底合不合,我們才能真正的瞭解對方,而不至於結婚密集相處後常常產生摩擦,導致婚姻成為一件人生中痛苦的事情。

  2. 2017年3月31日 · 但是一般來說,如果可以的話,盡量在約會4到6次時告白會比較好。 在第2、3次約會時就告白可能有點太早,但絕對要在約會10次以內告白;約會超過10次的話,會因為已經習慣彼此,反而可能開始注意到不喜歡的地方。

  3. 2017年7月25日 · Knowing 2017-07-25.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在談戀愛的過程中,我們總期望對方能夠在自己身邊,也花了許多時間陪伴我們的另一半,卻忽略了自己也需要點空間好好與朋友吃飯,好好與自己對話,追逐自己的夢想。. 當有一天對方離開我們的時候才突然發現 ...

    • 用主詞變化,創造不確定感
    • 創造對象意識:從「我們」變成「我」或「你」
    • 推薦閱讀

    製造曖昧的方式百百種,而其中最簡單的,就屬於「主詞變化」。「主詞變化」聽起來很高深莫測,但其實就只是在口語或訊息上,將我們常用的主詞做調整,只要會說中文,人人都做得到。 舉個例子,如果你想約對方明天晚上去吃飯,你可能會說:「明天晚上你有空嗎?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吃晚餐?」如果有任何人傳這樣的句子來約我吃飯,基本上我都不會答應,因為這兩句話裡面充滿了壓力。 首先,不論傳來的人跟我實際上關係如何,他都傳達出了「他認為我們不夠熟」的感覺,非常的拘謹。而跟「和自己不熟的人」出去吃飯,最直接會讓人聯想到的就是要社交,如果這個人又沒有什麼讓我想跟他社交的理由(通常你們想追的女生都沒有什麼要跟你們社交的理由),我就會覺得這是場很疲累的飯局,不如不去。 所以,如果同樣要約對方明天晚上去吃飯,在我知道雙方先前聊得...

    剛講的是屬於比較友誼性質一點的用法,如果要用來創造對象意識的話,用法就會稍有不同。創造對象意識的用法,通常隱藏的主詞會從「我們」變為單獨的「我」或是「你」,並且伴隨帶領式的句型。例如:「帶你去」、「帶我去」、「送你回去」、「教我」,這些都省略了主詞,卻留下受詞。與前者不同的是,當主詞是「我們」的時候,就不會有特定的受詞出現,但在這裡的用法,都出現了明確的受詞,也就是「這是一個你跟我的關係」。當「你」跟「我」被獨立出來時,它就呈現了一種上下關係,而不是平等關係。而這個上下關係,則能滿足保護欲或被保護欲,對象意識在這種情況下就會自然抬頭。 我們用兩個例子來作對照,就可以清楚感覺到其中的不同。假如有個女生提到某間餐廳很不錯,可能你會有以下幾種回應方法: 1.「那我們找時間一起去」 2.「你想去嗎?...

    大雨來襲鞋子進水好不舒服!鞋子濕掉的 4 招「急救術」 (本文經合作夥伴 AWE 情感工作室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省略主詞——讓曖昧變得輕而易舉〉)

  4. 2017年8月15日 · 當我們越以為自己越確定,我們越有可能在彼此之間的認識上犯錯。 只有一半的故事:你發現自己的另一半變成了你不是那麼喜歡的那種人 當愛的強度消散時,我們開始會看到自己的愛人身上那些我們原來不太喜歡的點。

  5. 2017年1月9日 · 我們有多少次,在路上「煞到」某個人,但可能過兩天就忘記的經驗?因為我們沒有在「對方身上投資」的契機,如果是「煞到」公司某個人,又可以每天見到,對方又可以有機會讓你胡思亂想,才有可能產生深刻的喜歡。 狀況二:只有「投資」而沒有 ...

  6. 2019年12月16日 · 以下提供你6個技巧,幫助你判斷最適合你的結婚對象。 (責任編輯:張筑雅)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圍城》 從小到大,我們都聽過很多關於愛情的童話故事。 小時候的愛情,是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長大後才知道,愛情是童話結束後的柴米油鹽和雞毛蒜皮。 當愛情越來越濃,關於婚姻的問題就將浮出水面。 有一天,當你在你的伴侶身邊醒來,一瞬間進入你腦子的想法也許會是: 這個人是我的命中註定嗎? 什麼樣的愛情,才值得發展成婚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