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胃食道逆流可謂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不少人因為工作忙碌、壓力大,三餐作息不正常,暴飲暴食又抽菸喝酒,導致「火燒心」,經常感到胸口灼熱疼痛、嘔酸水、胃脹胸悶、喉嚨異物感、慢性咳嗽等,種種不適感導致生活品質受影響。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建議要改善胃食道逆流的症狀,需先了解造成胃食道逆流的原因,才可以對症下藥。 胃食道逆流常見原因如下: 一、下食道括約肌(稱作賁門)鬆弛:賁門連接著食道與胃,如同一道閘門,一旦鬆弛無法關緊且腹壓又增加時,胃酸就容易會從胃部逆流而上到食道。 二、日常生活習慣不良:三餐飲食不正常,暴飲暴食、狼吞虎嚥,或是一吃飽就躺平,還有經常食用咖啡、酒、茶、碳酸飲料及高糖分、高油脂、過酸過辣等刺激性食物,都會刺激胃酸分泌,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

  2. 病毒性腸胃炎的症狀為水瀉和嘔吐,或可能有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酸痛等症狀。 諾羅病毒感染病患嘔吐的症狀較為明顯,而輪狀病毒感染則以水瀉及發燒症狀為主,病程時間相較諾羅病毒為長。 目前市面上已有輪狀病毒疫苗,民眾如有需求可諮詢醫師評估後自費接種,但諾羅病毒及大部分的腹瀉病毒尚無疫苗可施打。 疾管署提醒,落實勤洗手,並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不生飲、生食,與他人共食使用公筷母匙,才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若出現腹瀉、嘔吐或其他腸胃症狀請及早就醫。 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查詢(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回上一頁.

  3. 臨床資料顯示,婦女約在45到52歲這段時期,由於女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可能會產生熱潮紅、盜汗、陰道乾澀、骨骼痠痛、失眠及心情低落等情形稱之為更年期。 根據國民健康署105年更年期諮詢專線的統計,民眾來電主要的諮詢問題主要為身體不適如熱潮紅、盜汗或心悸等,其次為性功能障礙(例如陰道乾澀及性交疼痛),再來則是失眠。 然而這些問題,通常也是婦女的難言之隱! 妳一定要認識更年期症狀. 常見的更年期症狀困擾為健忘或注意力不集中、疲倦、皮膚乾燥或皺紋增加、失眠、沮喪或情緒起伏。 除了上述更年期症狀,下列幾個因更年期造成的健康問題,更需要注意: 骨質疏鬆: 人體骨骼的骨質自出生後會隨著年紀而增加,大約在20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質會逐漸減少,女性停經後因為荷爾蒙變化,骨質流失的速度也會加快。

  4. www.mohw.gov.tw › dl-1738-d0480fd6-78d4-4b3b-8483-326488fb4e36 - 衛生福利部

    厭食症乃指患者非常在意自己的身材、體重,對身體形象有知覺錯誤,一直認為自己過胖而僅進食非常少量食物,過度運動,並因此造成體重過輕。 暴食症患者有重複出現的暴食現象,會有不能節制的飲食過量,腹脹、噁心、嘔吐;暴食後,患者會想辦法節食、過度運動、催吐或使用瀉劑。 嗜食症患者也會有暴食行為,但不像暴食症者般有持續節食、規則的運動或催吐行. 為。 這些患者都很在意自己的體重與身體形象。 厭食症分成兩型,一是節制型厭食症,另一則是. 三、飲食障礙症的發生頻率. 厭食症及暴食症大部分見於年輕女性,男女10-30厭食症及暴食症的終生盛行率分別約為;嗜食症的男女比例不如前2-4%。 飲食障礙症的危險族群,包括某些職業如舞蹈家及模特兒、肥胖症和家族史酒癮者。 已開發國家和年輕世代的飲食障礙症——特別是暴食症.

  5. 除了環境之外通常造成長者跌倒之相關危險因子包括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不足認知障礙視力異常足部問題與不合腳的鞋子增加跌倒風險藥物的使用等如何兼顧自身健康與環境安全才是防跌的重點。 加入長者量六力,掌握身體功能狀況. 國民健康署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長者整合性照護指引(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ICOPE)設計長者功能自評量表,針對認知功能、行動功能、營養不良、視力障礙、聽力障礙、憂鬱等六大指標進行評估,透過評估的結果,及早介入運動與營養等處置,就能預防及減緩長者失能的發生。 民眾可加入「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好友,由長者自評或家屬協助評估,進行線上檢測,並掌握身體狀況;如自評結果異常,務必前往醫療院所進一步評估與檢查!

  6. 日常生活中氣喘的過敏原誘發因子包括塵?、蟑螂黴菌花粉及寵物的皮屑等因此要時常打掃居家環境避免灰塵積聚。 每一到兩週以55度熱水清洗寢具,防止塵?生長,盡量避免擺設絨毛玩具及地毯,並用百葉窗或塑膠遮板代替厚重窗簾,家裡也最好不要飼養貓、狗等寵物。 另外假如成年後發生氣喘是因為曝露於工作環境的關係,應儘早移除有害環境因子及早期治療,以增加復原的可能性。 撇步4 拒絕菸害避免刺激物. 抽菸為室內空氣汙染源,邱淑媞署長提醒民眾,有吸菸者要戒菸,無吸菸者則需避免二手菸以及三手菸威脅,因為就算吸菸者不在他人面前抽,三手菸的毒性微粒仍會停留在車子、衣服、地毯、桌面、窗簾、衣櫃等處,至少含有11種高度致癌化合物,進而提高誘發氣喘機率。

  7. 首頁 最新消息 焦點新聞 111年衛生福利部新聞 6月新聞 「識檳、拒檳、戒檳」健康三撇步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建檔日期:111-06-16 更新時間:111-06-17 檳榔是導致口腔癌發生的主要危險因子,台灣每年約有8千人罹患口腔癌,死亡人數約有3千多人,而男性患者中,高達7 成都有嚼檳榔的行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