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最近隨著深海採樣工具的不斷進步和一些最新的探勘報告以及DNA技術的精進可用來鑑識過去無法分辨的超微之微生物之品種因此近五年來在深海不斷有新的生物類群被發現特別是超微的微生物。 這正應驗了過去科學家所言:在大陸棚的海底或更深的海域所孕育的物種可能高達百萬種之多。 這也不禁令人想起前人所云:人類對「內太空」的了解恐怕還不如「外太空」來的多。 舉例而言,在二十世紀所發現的四個新種的動物門中,全都存在於海洋,包括1955年正式發表鬚腕動物門(Pogonophora),1956年發表之顎口動物門(Gnathostomulida),1983年發表之兜甲動物門(Loricifera)及1995年在龍蝦的口鬚上找到的環口動物門(Cycliophora)等。

  2. 摘要 海洋保護區(Marine Protected Areas, MPA)早已公認為未來恢復漁業資源與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最簡單,最有效且成本最低的方法。為能積極推動全球MPA之劃設,生物多樣性公約(CBD)、地球高峰會(WSSD)及世界公園會議(WPC)等重要國際組織或會議均訂定MPA的劃設目標,到2020年全球應至少有10%的 ...

  3. fishdb.sinica.edu.tw › chi › article臺灣魚類資料庫

    壹、 海洋保護區. 一、 MPA的定義與目的. 「海洋保護區」(Marine Protected Areas, MPAs)係指在潮間帶或亞潮帶地區,連同其上的水體、動植物、歷史與文化特徵,需藉由法律或其他有效的手段來保存部份或全部相關的環境及生物。 「海洋保護區」的涵義及類型很多,可從嚴格限制區,即除管理者及研究者外的一般民眾均不得進入之地區,鬆散到只要經由妥善的經營管理即可採捕其範圍內之自然資源的地區均屬之。 也因此MPA在認定上存在著許多的爭議及相當大的落差。 特別是對「禁漁」 (no take) 一詞的認知不同。

    • 偷看IG限動不被發現1
    • 偷看IG限動不被發現2
    • 偷看IG限動不被發現3
    • 偷看IG限動不被發現4
    • 偷看IG限動不被發現5
  4. 這 71 個問題來自 2012 年國際 海洋環境保護大會 (IMCC),從專家、保育生物學家等人募集到的 631 個問題,再 根據不同類別、問題的重要程度......等,進行篩選、投票,選出最重要的 71 個問題 (註)。 台灣四面環海,飲食有海鮮、娛樂去海邊......,生活與海息息相關;全球遇到 的海洋問題,我們也無可避免。 從這 71 個問題出發,我們將邀請不同領域專家,審視 這些龐雜的問題,重新整合再分篇討論台灣面臨的困境;期望從各個篇章中,探索餵 養我們的生命之海,如何走上永續之路。 台灣是海洋生物多樣性之島. 十六世紀初,葡萄牙航海家首次發現台灣時,有感於寶島陸地上的風景秀麗動 人,不禁發出 Ilha formosa (美麗寶島)的讚嘆。

  5. M. PARSONS等人選出的海洋71個問題(分為八大類)刊登在《生物保育期刊》(Conservation Biology)。 台灣身為海島,周圍的海洋是否也面臨了這71個問題,或是更有甚之? 海洋71個問題中的第一大類是「漁業」,因此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第一篇談論的是《 台灣是海洋生物多樣性之島 》,讓我們重新認識台灣珍貴又豐盛的海洋資源。 接下來我們將更仔細的來探討,台灣海洋生物如何快速消失,誰是海洋殺手? 台灣雖可稱得上是生物多樣性之島,但卻很少人想過這些曾被發現或記錄到的物種是否仍然還活著。 特別是那些多達半數以上的稀有種和那些珍稀的台灣特有種 (endemic species)。 要增加種數並不困難,只要採到一個個體,能夠正確地鑑種和發表即可,甚至只要有一張生態照片也能算數。

  6. fishdb.sinica.edu.tw › chi › article臺灣魚類資料庫

    根據「臺灣物種名錄」 (TaiBNET, http://taibnet.sinica.edu.tw) 與「全球海洋物種名錄登錄系統」 (World Registration System of Marine Organism, WoRMS)資料庫之比對結果,台灣海域應擁 有約 12,000 種以上的海洋生物,若考量到海岸線長度、領海面積及緯度跨幅 (僅3.4 度),相較於號稱 ...

  7. 內容摘要: 要證明魚類的滅絕,淡水遠比海洋更容易。因地球的海洋相通,生物學家很難證實物種的消失;但每條河川之間大部分都有地理上的阻隔,比較容易得到驗證。 在臺灣,「台灣下鱵」、「大鱗細鯿」、「銳頭銀魚」、「楊氏羽衣鯊」、「香魚」、「吻棘鰍」這6種淡水魚已證實滅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