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如何知道自己有憂鬱症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raphaelclinic.com.tw

    利用相應神經調節療法治療憂鬱。 醫學新知,以相應神經調節療法治療憂鬱症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9年12月27日 · 經過這段時間,若仍是時常落淚、傷神,對自己的情緒無能為力,很可能心裡出了問題,有憂鬱的傾向,還是得適度地借助醫療資源去判定憂鬱症的嚴重程度,不一定要吃藥,但可以看看是否有為這塊創傷靜養一段時間的可能,也許從他離去以來,你 ...

  3. 2019年12月29日 · 心理諮商:照料自己的內心. 面對情緒低潮、日積月累的壓力,讓人心情疲累,不知該何去何從、又該怎麼做才好? 在生活中,我們都曾受過傷,新的傷口或是過往的創傷,都可能在我們的心上刻出一道道印記。 創傷的來源有可能是感情、親情、人際關係,也或許是職場上、課業上的壓力,讓你已無法承受更多。 紓解壓力以及情緒低潮的管道有許多,我們可以安排運動、閱讀、旅行等方式,讓自己疲累的心能夠休息,在這些自我療癒的安排前,你是否考慮過「心理諮商」呢? 心理感冒. Photo by William Iven on Unsplash.

    • 悲傷五階段
    • 面對悲傷,我們更應該要這樣做
    • 好好面對悲傷~陪伴自己走過

    悲傷五階段(Five Stages of Grief):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和接受,是由伊莉莎白 庫伯勒.蘿絲(Elisabeth Kübler-Ross)所提出,庫伯勒.羅斯是一名精神科醫生,也是國際知名的生死學大師。 她將人面對悲傷的反應分成五個「獨立」的階段-也就是說,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照著這個順序走,也並非每個人都會經歷到每一個階段,更有可能某個階段會經歷兩次以上,也有某階段在進行中嘎然而止的可能。

    想哭的時候,就大聲哭出來

    「男兒有淚不輕彈」、「愛哭鬼」,過去社會對於「哭」的既定印象好像就代表著脆弱、示弱。當人們失去了什麼、結束了什麼、感受到排山倒海而來的悲傷情緒時,適當的哭泣可以減緩我們的挫折與負面情緒,對於生理上心理上都是很有幫助的。 「喔~你如果想哭就大聲哭吧,反正我們都是一出生就在哭啊!」-旺福/好朋友應該做的芭樂事 想哭就放聲哭吧,流點眼淚有什麼大不了!

    給自己足夠的空間與時間

    療癒悲傷這件事不是比賽更不是競爭,因此不要著急~不要急著要自己趕快好起來、也不要因為想趕快好起來裝作什麼事都沒有發生。每個人的個性不同、與人相處的方式不同、悲傷的背景也不一樣-同樣面對分手,有些人大哭一兩天之後就沒事了;有些人困在分手低潮兩三年。給自己多點時間及足夠的空間,好好陪伴悲傷時的自己,療傷後你會發現,你得到「更認識自己」的寶物。

    尋求幫助

    不要覺得可以一個人面對悲傷而硬裝堅強,勇敢地向家人、朋友、另一半等人尋求幫助吧!有時候或許只是需要別人一起面對艱難的時刻;也或是對方面臨過類似的悲傷經驗,可以理解你並且給予意見;或是當你持續發送負能量時,能夠在身旁靜靜地陪著你。尋求協助不僅僅是向認識的人,更可以尋求專家或是相關團體,有時候跟完全不認識的人反而更能夠侃侃而談,展現最真實坦白的自己。

    〈俗女養成記〉中,女主角在南下的高速公路上一次經歷完悲傷五階段,但我們都知道,真正的每一個階段走過來都是不簡單的,也需要很多很多的力氣。幸而現代社會對於「悲傷」有更多的認識,我們也有更多管道可以認識自己的負面情緒,當悲傷真的來臨時,雖然還是會非常悲痛,但至少我們對於這樣的情緒不會太陌生。 2009年的電影〈戀夏五百日〉(500 Days of Summer)以及2016年的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中,前者描寫對於戀愛結束的「悲傷」,後者則是描述生命中逝去的「悲傷」。面對悲傷,沒有人是準備好的,甚至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或許是幾天、也或許要好幾年,希望下次在面對悲傷時,大家能夠對於五個階段有些概念,更坦然、從容去陪伴自己的悲傷療癒過程。

  4. 2020年11月25日 · 情緒與思考方式有關係-先改變自己的思考方式吧!. 情緒勒索相關書籍5本推薦. 擺脫情緒勒索讓自己自由!. 遇到情緒勒索怎麼辦?. 「情緒勒索」這個詞彙,從幾年前開始被熱烈討論,相信各位讀者多少都聽過。. 情緒勒索存在各式各樣的關係中,你 ...

  5. 2019年12月27日 · 文章重點. 那些莫名而來的負面情緒. 如何控制負面情緒.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 親愛的,我勇敢走出負面情緒的黑洞了. 如果可以一直存在幸福感,總是發生很多開心的事,多好! 面向陽光、晴空萬里的生活處境是最理想的狀況,但生命多半從稜稜角角拼湊而成,難免會有背對陽光,負面情緒爆表的時候。 我們會有喜怒哀樂,有自己不能言說的小心思,有焦慮也有忌妒,因為我們是有血有骨的人啊~沒辦法一直處在正向的撒花氛圍中。 不過生命都是需要出口的,如何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擁抱內心深處的脆弱與不安,化去心中的黑暗,是我們這次要探討的課題。 那些莫名而來的負面情緒. Photo by KE ATLAS on Unsplash.

  6. 2020年3月4日 · 文章重點. 人生的終點,用自己自在、喜歡的樣子說再見. 生前告別式之前,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 與生前告別式相關的作品. 為自己設計一場生前告別式,說再見的課題. 你想像過死亡嗎? 你是否曾經想過,在死亡來臨之前、在自己即將離開世界之前,其實,生前告別式的設計讓你能夠決定自己的離開與道別的方式,那些你以為永遠無法再說出口的心中感受,反而是在死亡面前更容易向他人傾訴。 想像面臨死亡前的自己,會有什麼遺憾、會有什麼美好回憶,或是想對誰說出心中一直難以開口的話語呢? 死亡,是人生道路上每個人們終究會面對到的環節,面對死亡,每個人都有著不盡相同的態度與想法。 圖片來源. 生前告別式 近幾年逐漸在海內外興起,透過舉行生前告別式,也讓世人意識到:關於死亡,其實可以更坦然。

  7. 2020年3月30日 · 怎麼判斷我是否過度焦慮? 最明顯的特點是:大多數人日常遇到並不會太在意的情況,你卻有上有過度和持久的憂慮、擔心和緊張的感覺。 這種症狀又稱為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