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8日 · 不行就幫忙再找份工」、「想太多、壓力太大會傷身,如果擔心朋友有抑鬱症或鬱症,建議一起運動、放鬆一下。 【《iMoney》最具國際視野的資理財創富頻道 -- 融滙國際最好、最新的投資理財智慧及方法,讓讀者盡快踏上「財務自由」之路】

  2. 2024年2月2日 · 香港心理衞生會公布最新「全港抑鬱指數調查」,發現香港人的抑鬱程度再創新高,有33%人有中度至重度抑鬱,是同類調查新高,比經歷2019年社會運動及疫情做的調查,抑鬱情況更差。

  3. 2016年3月14日 · 專家建議,上班族可以用4招減壓:包括承認自己不開心、尋找有相同經驗,但已跨過難關的親友傾訴、日花半小時「與自己相處」,靜心冥想、及透過運動、藝術治療排解不快情緒。

  4. 2021年7月15日 · 還是你自己無法去面對病人的情緒反應,甚至自己也尚未準備好,而不知如何回答? 先了解自己的擔憂,嘗試放下,才有力量與病患一起同行。 2. 事前的預備. 尋找一處熟悉和安靜的環境,騰出寬鬆的時間,與病者傾談。 尊重和敏銳的病者想知或不想知道病情,知情權是相當重要的,而家屬須先預備自己的心情,隨時按着病者的期望而作出回應。 以坦誠的態度,先了解病者對自身病情的認知程度。 3. 坦誠以對. 若病者表示已知道患上不治之症,可能會傷心、哭泣,這是很正常的宣洩,家屬也無需刻意隱藏自己的情緒,最好讓彼此的情緒自然流露。 4. 尊重病者的步伐. 有部分病者只想知道患上什麼疾病,卻對知道往後的情況有所抗拒,家屬要尊重病者的步伐,不應勉強告之,因他或許未能一時間接受過多沉重的消息。

  5. 2024年3月8日 · 問題是,每人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前因後果,當你只見到表面的結果時而去模仿,我見很多是結果死得更快。 大家要記住,每個人的人生藍圖是不一樣的,不可拿著人家的地圖而去玩自己的野外定向,自己自己的路時,一定要利益風險兩邊評估。

  6. 2021年10月7日 · 與此同時,只有6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相信嚴重精神病患者能夠完全復元。另外,許多人對透露自己的精神健康困擾或尋找協助感到不安。59%曾被診斷精神疾病的受訪者不曾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情況,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害怕被歧視,佔43%。

  7. 2020年10月9日 · 外表是內在的體現,你的容顏、聲音、視力、頭髮等方面都如實反映出你的日子是怎樣過,早在疾病的萌芽階段,當你還沒察覺不適時,這些表面的特徵已無所遁形了。 都市人一身同時常分演數個角色,既是學生、兒女、在平行時空下也可能是作為別人的父母和員工,要在各角色之間遊刃有餘,談何容易,甚至是不能完成的任務,難免會思慮過度、食寢無安,最先耗損心和脾兩臟。 若沒得到及時的調理,日子久了難免身體虛弱,發展成疾病。 不過,最令各位關心的可能不是以後的疾病,而是現在照鏡時察覺到自己面容提早衰老,面部皮膚開始鬆弛與下垂,骨膠原悄悄的走了、留下了一條條的皺紋。 「心主血脈,其華在面」, 中醫學理論認為面容可反映心臟的狀態,當你長期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公私兩忙,心氣便日漸耗損,出現容顏蒼白無華、沒精打彩,真是有心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