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指甲出現棕色或黑色條紋。指甲出現深棕色或黑色條紋,或是指甲周圍呈現棕色,有可能代表罹患惡性黑色素瘤。史騰表示,「惡性黑色素瘤是種大多數人會與皮膚聯想在一起的癌症,但它也有可能會出現在指甲;最常出現惡性黑色素瘤的,就是拇指、食指和大腳趾的指甲。」
    • 指甲變黃。指甲變黃的最常見原因為使用指甲油。但如果你沒有長期使用指甲油,就有可能是黃指甲症候群。黃指甲症候群的患者,指甲看起來會比較厚,帶有黃/綠色澤,常缺乏角質層和半月。
    • 指甲變白。最靠近角質層的指甲變成白色,距離角質層最遠、但仍舊貼著甲床的部位呈現粉紅色,稱作對半兩色甲,也稱作林賽氏指甲;這可能是腎衰竭的徵兆。若2/3的指甲完全變白,只剩前端留有一點點粉紅,則稱作泰瑞氏指甲;這可能是肝硬化、鬱血性心衰竭或糖尿病的徵兆。
    • 指甲出現像是湯匙的凹陷。這稱作匙狀甲,可能代表缺鐵性貧血,或是其他鐵質代謝不正常的問題,例如血鐵沉積症、缺鐵性吞嚥困難等。史騰表示,「治療鐵質問題,有助指甲回復正常。
  1. 2021年7月25日 · 中山附醫皮膚科劉親穎醫師補充,該治療原理是類似標靶治療概念來調節關鍵發炎因子,患者約一至三個月定期回診、規律接受治療,來達到理想的治療目標。

    • 外界因素
    • 皮膚疾病
    • 治療因素

    皮膚是身體的保護層,太陽的曝曬,寒風的吹襲,太熱、太乾、太潮濕等不同的環境因素都可能會刺激皮膚、破壞皮膚,皮膚反覆受到刺激之下,就會造成脫皮。粗糙的衣物反覆摩擦,或接觸到過熱的表面、液體、火焰而造成燙傷,也會導致脫皮。 圖片來源:照護線上

    皮膚有各式各樣的問題會導致脫皮。首先過敏反應是很常見的,例如你塗了香水,但皮膚起了過敏反應後,就會開始脫皮。本身患有異位性皮膚炎、乾癬、脂漏性皮膚炎等皮膚疾患,也會導致局部患處脫皮。還有,皮膚若因為心臟、肝臟、腎臟功能不佳而曾經水腫,腫脹消褪之後,也容易看到脫皮。

    一些治療亦會增加脫皮的風險。像是在治療癌症時,放射線治療是個常見的局部治療選項,不過放射線治療常會讓局部皮膚顏色變深,脫皮,且變得發癢。而部分化學治療的藥物也會增加脫皮的機會。 治療青春痘的時候,無論是服用治療青春痘的抗生素,或吃口服、擦外用A酸治療時,都會讓皮膚脫皮。 圖片來源:照護線上

  2. 2019年5月31日 · 若情況較為嚴重,專家建議使用傳統治療方式,例如含有抗真菌和抗菌成份的洗髮精,或是皮膚科醫生開立的處方藥。 至於金錢癬、香港腳、灰指甲等其他由真菌引起的問題,建議採行傳統的抗真菌療法。 茶樹精油對疱疹和疣是否有效果?

  3. 2021年12月19日 · 倘若病情較嚴重、分布面積較廣,屬於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便要考慮搭配全身系統性治療,王志堯教授說,傳統治療包括口服免疫抑制劑、紫外線光照治療、類固醇等,且目前還有生物製劑可以使用。

  4. 2020年12月13日 · 劉志偉醫師解釋,藥物能否減量主要是看治療能否達標,所謂的「達標治療」會依照臨床症狀與抽血檢測發炎指數來評估。 「我們會希望患者腫痛的關節數小於一處,而抽血的的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小於1 mg/dL,這樣才算治療達標。

  5. 2020年4月22日 · 醫病應該要站在同一陣線上,互信的關係能提升治療的效果與品質,對雙方都有好處。只是醫療糾紛、醫院暴力、急診濫用等事件頻傳,似乎醫療零失誤才會被接受。醫師的確不是神,但每位醫師無時無刻都在想努力治好病人。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