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瞭解用途常見止癢藥膏的主要有效成分有類固醇抗生素抗黴菌劑及抗組織胺等須依自身症狀 及產生原因來區分適合的用藥,例如蚊蟲引起的搔癢,可使用含抗組織胺或類固醇的藥物;為黴菌感染時,則須選用含抗黴菌劑的藥物,才可徹底殺死黴菌。 建議選用前清楚向醫藥人員說明症狀。 二、選用劑型:身體各部位的表皮角質層厚度不同,吸收程度也不同,為讓藥物在角質增厚處、易流汗處、毛髮較濃密處或大面積部位能完全發揮藥效,外用製劑有依不同的油/水比例製作出不同劑型 (例如軟膏、乳膏及凝膠等)產品可供選擇使用。 三、使用方法:使用前務必先詳讀藥品的使用說明書,並注意貯存方式及效期。

  2. 皮膚止癢劑抗組織胺):異位性皮膚炎會伴隨皮膚癢的症狀因此病人經常使用抗組織胺外用藥膏來抑制患部的發炎反應及搔癢感。 市面上許多止癢藥膏也會添加薄荷醇、冬青油或樟腦等清涼劑,透過清涼感來分散對癢感的注意力,但要注意的是患部皮膚若過於脆弱敏感,也可能因為清涼劑的刺激而誘發紅腫等反應,此外,2歲以下兒童應避免使用添加薄荷醇、冬青油或樟腦等清涼劑之藥膏。 對於搔癢感較嚴重的人也可併用口服抗組織胺,但應注意第一代抗組織胺容易有嗜睡的副作用,使用後應避免操作機械或開車等需要專注的工作。

  3. 所謂的藥物過敏是指服用塗抹或注射藥物後身體出現免疫性的抗拒反應其發生幾乎無法預期可能與個人體質疾病或藥物特性有關絕大多數是輕微症狀例如皮膚癢紅疹極少數亦可能出現嚴重皮膚不良反應例如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

  4. 6月新聞. 藥物過敏愛注意 安全用藥才放心. 資料來源: 食品藥物管理署. 建檔日期: 108-06-09. 更新時間: 108-06-09. 服用藥物以後皮膚出現紅疹眼睛產生不適紅腫等症狀該怎麼辦呢?服藥過後若是發生這些症狀時就要懷疑自己可能是發生藥物過敏了!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提醒民眾假如在用藥期間發生”、“”、“”、“”、“”、“等藥物過敏6大前兆症狀要立即攜帶正在服用的藥袋或用藥紀錄單回診就醫讓醫生知道您用了哪些藥品。 何謂藥物過敏?

  5. 嚴重皮膚不良反應的初期症狀包括喉嚨疼痛伴隨發燒情形口腔/黏膜潰爛皮膚紅疹丘疹廣泛性表皮脫落眼睛癢水泡出血倦怠等雖然大多數皮膚不良反應的發生是難以預期的但如能及早發現及時停藥並做適當處置可降低藥品不良反應的嚴重度及傷害確保民眾用藥安全,食藥署除發函請各醫療院所加強藥袋標示外,亦提醒民眾應注意服藥後的身體反應,用藥期間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用藥情形;醫療人員若遇病人出現疑似皮膚不良反應之症狀,應提高警覺病人是否服用可能造成嚴重過敏反應的藥品,及早給予適當處置。 若懷疑因正當使用合法藥物而發生藥物不良反應,導致住院、殘障或死亡,可檢附資料向藥害救濟基金會申請藥害救濟。 回上一頁.

  6. 4月新聞. 花粉熱、過敏性鼻炎及結膜炎病患增加了,請民眾留意因應. 資料來源: 中央健康保險署. 建檔日期: 103-04-16. 更新時間: 103-04-16. 花粉熱 (Hay Fever),俗稱乾草熱為一種過敏性疾病常見過敏現象如鼻塞流鼻水打噴嚏過敏性鼻炎或眼結膜炎嚴重者會有咳嗽皮膚癢發燒臉潮紅或焦躁不安的症狀。 健保署統計102年全年門診申報過敏性鼻炎及花粉熱就醫案件共計418萬件、過敏性結膜炎144萬餘件,逐月統計發現,過敏性結膜炎於3、4、5月份案件有明顯增加之情形,花粉熱及過敏性鼻炎於10月至12月時亦另有一波就醫明顯增加情形,顯示此二類疾病因不同植物花期變化致環境中過敏原增加,或受氣溫變化等季節性因素影響,有季節性好發情形。

  7. 醫用彈性襪是由彈性物質製成提供腳踝至大腿漸進式壓力也就是下緊上鬆的方式協助腿部靜脈的血液回流至心臟食品藥物管理署提供五大使用要訣: 【詢】買前醫師詢、合身才有效:每個人的狀態及所需的壓力皆不相同,建議須依醫師指示,依據腿部的狀態,選用適當壓力且合身之醫用彈性襪。 【晨】清晨起床穿、睡覺勿穿戴:因清晨時血液尚未蓄積於腳部,所以此時穿上壓力襪是較理想的,晚上睡覺時,身體處於平躺狀態,血液並不會蓄積,如果穿戴醫用彈性襪,可能讓血液循環不良。 【慢】自腳緩慢穿、拉扯容易壞:醫用彈性襪具有壓力,穿著時務必慢慢由腳分段往上拉,如不當拉扯,容易使醫用彈性襪之壓力分佈失衡,導致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