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根據勞退新制資遣費計算方式是工作滿一年以上者年資每滿一年可獲得0.5個月的平均工資」,最多給到6個月為限未滿一年的部分以比例換算成年。 基本算式:(年資×0.5)×平均工資. 時間計算上,分成「滿一年」的部分和「不滿一年者按比例換算成年」計算。 計算平均工資的原則是:以資遣發生前的6個月工資總額,除以6個月。 包含是每個月扣繳勞健保「前」的應領工資,包括加班費也要一併計入,因此若有伙食津貼、個人業績或工作表現所發的績效獎金,也應該算為工資。 不滿一個月的薪資,則按在職日天數轉換為月比例計算,若在職日數為15天,月數即為(15÷30=0.5個月)。 離職當月的薪資,可以由勞雇雙方自行約定。 可採當月實際在職的日數,或一律以30日計、或是當月工資扣除未在職日數的工資等方式。

  3. 依這次勞動部最新發布的解釋令預告期間的工資計算標準可用以下兩種方式計算但計算出來哪種方式有利於勞工雇主就必須按照該計算方式擇優給予: 算法一:預告期間天數X一日工資 (員工離職前一個月正常工時工資/30日) 算法二:預告期間天數X日平均工資 (員工離職前六個月內平均薪資,請參考註1) 舉例: 月薪3萬的小新在公司工作滿8個月,近日被公司資遣,且公司已找到其他合適人選到職,因此不打算給小新預告期,希望12月1日直接讓小新資遣離職。 不過,小新在離職前幾個月所領薪資如下 (每月薪資因請假,或加班、達到績效領獎金導致總額不同),則公司應該用哪一種算法計算預告工資給小新? 預告工資計算方式_小新薪資表示意圖/518人力銀行. 答案:

    • 試用期不必寫進勞動契約?許多人以為試用期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協議,只要口頭上約定試用期就算成立。但在法律專業的嚴格認定中,試用期的相關規範都要白紙黑字的寫進勞動契約中,包括試用期為期多久、考核辦法為何,以及是否與一般正式員工有不同之處,好比試用期前後的薪水是否有落差等,若沒有合約為證,碰上爭議時,公司就很難證明試用期間的確存在。
    • 試用期不用理由就可以開除人?試用期絕不是讓主管可以隨意解雇員工的免死金牌,頂多是「較為寬鬆」的一段彈性時期。也就是說在這段試用期裡,法院對於你提出的「解雇理由」會比一般情形來得寬容,但是身為主管仍應提出明確的證據,來佐證你認為該員工不適任的原因。
    • 試用期不用付勞健保、加班費?關於試用期,企業間流傳許多以訛傳訛的錯誤觀念,像是試用期可以不用付勞健保、不用付加班費,甚至連員工上班第一個月可以不支薪的荒唐說法都出現過,這些觀念絕對是錯的。
    • 試用期多長都可以?試用期的長度並不是由企業單方面決定、想多長就多長的,依照目前法院判決的結果來看,試用期的約定期間以不超過三個月為宜,就算你在勞動契約中明文寫定,凡是超過三個月的部分,效力就會受到挑戰。
  4. 依 《勞基法第16條 規定當雇主依法資遣員工時需要提前預告並依個別員工的年資來給予資遣預告期計算方式是雇主通知員工不用上班了的隔天開始作為起始日計算並依日曆天計算 (包含休息日例假日國定假日等)至和員工約定最後一天上班日。 📍 舉例:小安在飯店工作滿8個月,謝老闆因其多次績效考評未達標準,輔導後仍無法提升,以《勞基法》第11條第5項規定員工工作不適任資遣小安。 謝老闆在6月20日通知小安資遣事由,由於小安年資未滿1年須給予10天預告期,資遣預告期將從6月21日開始算至6月30日,約定6月30日為最後一天上班日,也是離職退保日 (參考下圖)。 資遣預告期計算方式範例試算圖. 二、向主管機關、公立就服機構進行「資遣通報」

  5. 由於勞退新制與勞基法對於資遣費的計算不同因此計算資遣費時要依該勞工所適用的年資而定可分為以下兩種情況新制勞工退休金條例資遣費. 適用94年7月1日勞退金制上路以後改選新制」、「初次就業離職再受僱的員工資遣費依規定每滿1年發給1/2個月的平均工資未滿1年者以比例計給但最高以發給6個月平均工資為限、舊制《勞基法》資遣費. 適用於94年7月1日前已受僱於同一事業單位,「選擇繼續適用舊制」或「選擇適用新制,保留舊制年資」的員工,資遣費的計算方式則依《勞基法》規定,每滿1年發給1個月平均工資,剩餘月數或工作未滿1年者,以比例計算,未滿1個月者以1個月計。

  6. 如果你第一次就業或再就業的日期是在 2005/07/01 之後資遣費則適用新制的計算方式——每滿 1 年就發給 ½ 個月的平均工資;未滿 1 年的部分依比例計算;最高限制是發給 6 個月的平均工資。

  7. 桃園電子報. 更新於 2022年09月03日02:30 • 發布於 2022年09月03日02:30 • 綜合報導. 360d才庫事業群日前舉辦薪資稅務計算實務沙龍免費線上講座由才庫薪酬經理陳招杏擔任主講針對企業主HR 最常遭遇的問題進行解析幫助大家全面掌握薪資及稅務計算的眉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