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8月19日 · 這時候可以有幾個判別流程,一般的網路也會有類似動作沒錯,但通常是「我做了某個行為,所以立即收到需要確認的郵件」,例如我剛剛註冊了一個網站,立即收到網站確認信。 但如果是 「我剛剛沒做什麼,忽然收到確認郵件」 ,例如我老婆收到要取消訂閱的信,就是可疑行為。 而面對可疑行為,前面幾個步驟的判斷又讓你覺得好像是真的,這時候你可以確認的是 「連結點開的網址真的是對方公司的網址嗎?

  2. 2017年1月12日 · 有 三個步驟 可以防止這樣的釣魚網站與隱私洩露。 第一,不要在不知名網站填寫表格,尤其不要在填寫表格時使用自動輸入。 像是那些網頁小測驗都可能有風險。 第二,如果你擔心自己不小心,那就「先關閉」瀏覽器的自動填表功能,電腦端、手機端都要關閉。 以 Google Chrome 瀏覽器為例,打開「設定」,捲動到下方繼續打開「進階設定」,然後取消勾選「密碼和表單」下面的自動填入選項。 我們現在更常在手機網頁上填寫資料,所以更重要的是到手機的 Chrome 瀏覽器「設定」中,同樣將「自動填入表單」功能關閉。 第三,如果像我一樣使用 Lastpass 這類密碼管理工具 ,一樣可以關閉自動填表功能,反正真正遇到信任網站時,一樣可以手動開啟快速填表。

    • 遇到偷拍怎麼辦1
    • 遇到偷拍怎麼辦2
    • 遇到偷拍怎麼辦3
    • 遇到偷拍怎麼辦4
    • 遇到偷拍怎麼辦5
  3. 2019年12月24日 · 有時候合照中就是有一個人沒辨識正確怎麼辦? 我自己常常利用 Google 相簿的人臉辨識找照片,例如: 查看孩子成長過程的照片。 找某個親朋好友某次一起去旅行的照片。 找出幫某個客戶辦活動後的花絮照片。 這時候人臉辨識都能派上用場,直接搜尋,快速找到。 而上述遇到的人臉辨識問題,都是可以透過訓練 Google 相簿來解決的。 一,有技巧的設定人物名稱. 假設我們已經開啟 Google 相簿的人臉辨識,你也已經知道如何設辨識出來的人物名稱。 之後我們可以利用自己設定的「人物名稱」來找出某個人的照片。 (基礎操作請見: Google 相簿人臉辨識搜尋支援台灣! 不過這時候,設定「人物名稱」(未來搜尋關鍵字)有個小技巧,就是: 關鍵字當然應該簡潔,但可以設定複合關鍵字,包含「人名」與「稱呼」

    • 遇到偷拍怎麼辦1
    • 遇到偷拍怎麼辦2
    • 遇到偷拍怎麼辦3
    • 遇到偷拍怎麼辦4
    • 遇到偷拍怎麼辦5
  4. 2016年9月16日 · 下載離線資料庫,即時辨識廣告詐騙電話. 首先我們當然要先「 更新 iOS 10 」,然後在 iPhone 安裝「 Whoscall 2.0 」。 接著先不急著打開「 Whoscall 2.0 」,先到 iPhone [設定]中,進入[電話]設定,再進入[通話封鎖與識別]。 然後在 iPhone 設定的「通話封鎖與識別」頁面,允許 Whoscall 這個 App 封鎖通話與辨識來電。 完成上述設定後,再打開「 Whoscall 2.0 」 App ,登入你的帳號,就能開始使用。 第一次使用「 Whoscall 2.0 」時,會下載約 10 萬筆的來電辨識資料庫到你的 App 中(放心,不是加入你的通訊錄,而是存在「 Whoscall 2.0 」 App 裡)。

    • 遇到偷拍怎麼辦1
    • 遇到偷拍怎麼辦2
    • 遇到偷拍怎麼辦3
    • 遇到偷拍怎麼辦4
    • 遇到偷拍怎麼辦5
  5. 2013年7月7日 · 剛好這個週末發生一個意外朋友的手機泡水了無法開機使用而朋友平常都有乖乖聽我的規勸開啟各種網路帳號的兩步驟驗證結果問題來了現在手機無法使用剛好朋友遇到需求要在新電腦登入帳號手邊沒有任何其他裝置這時候怎麼辦之前也偶爾會收到讀者來信詢問當更換門號轉移電信商更換手機時現在改用新手機後可能因為各種問題一是BUG二是自己忘記先轉換好收不到簡訊驗證碼? 或是無法順利啟用 App 驗證? 啟用「帳號兩步驟驗證」有風險? 偶爾有 Bug ? 這也是很多人不敢開啟諸如 Google、 Facebook、 Dropbox、 Evernote 這些重要服務的帳戶雙重登入許可的原因。

  6. 2016年5月26日 · 首先,我會建立自己獨一無二的資訊來源,並且讓這資訊管道自動化,每天把可能需要的資訊送到我的手上,而我可以在一個沒有額外干擾,統一簡潔的介面中處理分配這些資訊。 這裡最好的工具仍然是所謂的「 RSS 閱讀器 」。 我自己利用 Feedly 這個服務,收集研究主題相關的部落格與網站,當這些來源有新文章發表時,我就可以在自己的 Feedly 閱讀器統一瀏覽。 我每天早上會花大概 30 分鐘的時間做資訊的快速篩檢,如果一天內還有其他空檔,也會打開 Feedly 看看,累積各種以後可能會用到的資料。 我一向不喜歡把綜合性大媒體網站當作我的主要資訊來源,因為那等於是讓媒體決定我要看什麼。 我也不信任 Facebook 這類社群有辦法提供我垂直綜深的主題知識,加上害怕社群過多雜訊。

  7. 2017年2月22日 · 移除可疑登入的裝置. 如果我不小心到了他人電腦,登入了我自己帳號,又忘記登出。 或者我真的被盜用帳號了。 那麼這時候我可以進入登入裝置清單查看有哪些位置的哪些裝置正在登入我的帳號我可以剔除他們讓他們登出。 有兩個地方可以檢查,都在「帳號安全」設定中,一個是「認可的裝置」,可以移除你的認可,這樣下次登入就需要再次使用兩步驟驗證。 另一個是「你登入的位置」,可以遠端退出最新登入的裝置。 5. 建立你信賴的聯絡人. 而為了自己如果有一天真的還是被盜用帳號,我可以事先建立「信賴的聯絡人」,幫我在取回帳號的過程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