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28日 · 剛開始接觸保齡球主要是所有球類都要靠視力去對打但除了保齡球我們可以去掌握從手中放開而且全盲也有輔具。 」邱珮瑜表示出社會後從事視障按摩工作疲憊之餘藉由假日找些休閒活動在友人推薦下玩起保齡球她坦言起初學當然遇到挫折洗溝丟到別的球道信心受挫但日積月累下來成長進步越來越喜歡聽見Strike (全倒)的聲音以及撿到Spare的掌聲,擅長反曲球的她,最高打過199分,之後也贏得2014仁川亞帕運混雙銀牌、混合團體銀牌。 「當然低潮時會想放棄,特別是怎麼練都沒成績時,但那時遇到一個教練,他告訴我,『如果不是保齡球,因為工作的關係,可能這輩子就在台灣,但因為這顆球,帶妳環遊世界,那是不是要對保齡球負責。

  2. 2018年5月26日 · 「其實最難熬的時間已經過了。」香港「欄后」呂麗瑤去年11月30日,在臉書粉絲頁發表#metoo我被我的前教練性...

  3. 2018年11月21日 · 2018-11-21 楊育欣 10132 Views 跆拳道 , 運動心理學 , 運動科學 , 黃顯詠. 淡出擂台、卸下運動員身份,2010年廣州亞運金牌黃顯詠正走著不一樣的路。. 「大家都以爲我有奧運夢,但其實我小時候只是立志要當運動健將,所以決定沒有要比賽時,很多人會問怎麼不繼續 ...

  4. 2018年4月16日 · 從門外漢到即將完成六大馬拉松,「全台最速女律師」邱靖貽從沒想過人生有這麼一天,因跑步投緣,開啟人生嶄新篇章。 「就是我覺得人生不同時期,然後你所會遇到不一樣的狀況,想要達成的夢想也會不太一樣,這是為什麼畢業這麼久,然後回去念在職班,你還會想要再去參加田徑隊,跟小你 ...

  5. 2018年12月10日 · 對對對,因為我們熟能生巧,一直反覆地練同樣的東西,從小一直上來,所以我們的手眼協調特別好,已經熟能生巧了;可是我們人體的大肌肉群是在我們的下半身跟核心,這一塊我們卻沒有去認真開發到,甚至說因為我們在小時候可能都過度訓練,而讓下半身 ...

  6. 2020年11月28日 · 選手的心態吧,比賽沒有教練時,自己面對反應,隨時遇到變化,就要去轉念。 即將退休的劉金鎗,不懷念往昔選手輝煌年代,更專注眼前的日子,但講起人生遺憾,他想了想說,「真的有比較大遺憾,是沒辦法為田徑培養下一代,繼續培養選手。

  7. 2020年10月26日 · 」她認為,重要的是去面對挫折與挑戰的態度,因為每一次的挑戰都是很好的學習,遇到問題時,她總能以微笑面對挑戰,「好啊來吧,我一定辦得到。」在Patty的言語中,能感受到她的自信與能量,每一次的對話,總是不斷被激勵,也從中獲得更多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