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使用抗菌產品,破壞頭皮菌叢生態。許多民眾遇到頭皮屑問題的時候,會直覺想用抗菌產品,徹底消滅皮屑芽孢菌。但吳青穎醫師提醒,頭皮上有20多種菌常駐頭皮、和平共生,有助於保護人體免受感染,皮屑芽孢菌也是其中之一,只在過度出油、頭皮菌叢生態失衡的時候,才會引發頭皮屑等問題。
    • 過度清潔去油,卻打亂皮脂分泌平衡。面臨頭皮問題時,民眾偏好採用皂鹼等去油效果較佳的成分。吳青穎醫師表示,皂鹼成分確實可以去除頭皮油脂,但過度去除油脂,反而會打亂皮脂正常分泌,同時更可能造成頭皮刺激,影響皮脂分泌與菌叢生態平衡。
    • 重視頭髮保養,卻疏於照顧頭皮。部分民眾將護髮產品、造型產品直接使用於頭皮,這些成分除了潛藏的刺激性,更可能導致毛囊的堵塞發炎,引發掉髮危機。吳青穎醫師強調,毛囊是頭髮代謝的源頭,也是頭髮生長發育的源頭,照顧好頭皮健康,讓頭皮環境維持在pH5.5,才能穩定皮脂分泌、抵禦外界刺激,並擁有美麗秀髮。
  1. 2017年3月2日 · 洗髮常見的迷思則要屬油性髮質或頭皮屑多的人就要用洗淨力強的洗髮精其實是不對的邱品齊說如果洗得太強除了去油以外也會去除掉保溼因子反而容易乾燥發癢溫和就好而頭皮屑多者也是溫和為宜若使用越強效反而更容易發炎

  2. 2024年4月7日 · 乾性頭皮可能會感到緊繃發癢甚至出現頭皮屑這是因為頭皮缺乏足夠的油脂來保持濕潤可選擇滋潤和保濕的護髮產品並避免使用過於刺激的洗髮精

  3. 2018年10月4日 · 35歲的潘小姐從小皮膚就會出現紅點伴隨搔癢問題卻沒有多加理會13年前因準備碩士論文壓力大皮膚問題日趨嚴重確診是乾癬包含頭皮在內的全身肌膚都出現紅腫痛癢脫屑的症狀

    • 腦、心、肝、腎都恐遭殃
    • 輕忽會引發至少35種疾病
    • 生物製劑能鎖定目標治療

    其實乾癬真的不是皮膚病而已,研究指出,乾癬屬於全身性發炎疾病,也會影響全身多個重要器官,包括腦、心、肝、腎都恐遭殃。 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蔡呈芳指出,乾癬屬於免疫疾病,也是全身性慢性發炎疾病,不但有外顯的皮膚症狀,就連頭皮、指甲都可能有乾癬。門診上,約有3成患者合併有乾癬性關節炎,特別是在頭皮、指甲與皮膚皺褶處有皮膚乾癬的患者,罹病風險更高。 大多數患者都會出現指甲變形問題,如果發現指甲出現凹陷、變形、甲床分離,並且搭配關節疼痛,像是下背疼痛、香腸指、足底筋膜炎等問題,就需要懷疑是乾癬性關節炎。

    國際研究顯示,乾癬除了常見的皮膚與關節炎症狀,也因為是全身性發炎,會廣泛影響全身多個重要器官,引發至少35種疾病。 乾癬恐引發35種疾病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乾癬是無法痊癒的疾病,採取正確的治療方式,方能抑制疾病持續惡化。傳統治療以類固醇及口服藥物為主,但目前健保已經給付生物製劑,相較於傳統治療可以直接抑制發炎反應效果更精準。

    生物製劑能標的免疫系統特定環節以達到治療目的,不僅能改善皮膚症狀,對於共病的發生也可能達到預防的效果,有助於延緩關節破壞,減少關節變形的機率。醫師提醒,病友應該採取積極治療,避免共病的交互影響下,讓乾癬的免疫問題成為體內的未爆彈。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4. 2024年3月7日 · 頭髮也是一樣油性頭皮或是頭皮屑需要每天洗頭乾性頭皮洗頭1週1次或2次就夠了。 如何洗澡才能衛生又保護皮膚呢? 乾性或敏感性肌膚建議減少洗澡頻率,過度清洗皮膚可能乾到破裂,細菌侵入,造成感染。

  5. 2020年6月18日 · 白雁老師指出白髮多的人可能有頭皮的問題體質的問題毛囊黑色素生成的問題但根源一定是在我們體內是長期的氣血失調最後才表現在頭髮上也就是說長出白頭髮表示體內已經早一步衰老了而且是臟腑機能的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