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1月16日 · 有過學運經驗的鄭文燦認為,這是一場「新世代對未來的不安、對既有體制中的錯誤」的反撲,若這股力量沒獲得正向回應,則容易跳脫變成另一股勢力,所以鄭文燦堅持守住「價值的平衡感」,才不會讓年輕世代覺得舉棋不定、進退失據,並且謹記 ...

  2. 2024年3月20日 ·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行政院秘書長林佳龍、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均蒞臨遠傳展區交流。. 遠傳董事長徐旭東表示,上個月前往西班牙「2024 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MWC)觀察到,在未來的各項應用,生成式 AI 將扮演關鍵推動力,包括手機 ...

  3. 一張關係圖看懂桃園醫院專案,桃園市長鄭文燦:「信任市府」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專訪一】史上之最!

  4. 2024年4月29日 · 論壇邀請到中央與地方首長分享綠色治理的成功經驗,以及產業代表分享台灣強大的電動運具發展潛能.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理事長邱俊榮表示,協會長期致力推動運具轉型,深知2040年「運具全面電動化」目標刻不容緩,這不僅是2050淨零排放的關鍵里程碑,在產業、經濟、就業上的貢獻更具有指標意義。 在產業齊心努力下,2023年電動機車供應鏈已超過兩兆元的產值,我們有信心在國家政策規劃健全的幫助下,產值可望再擴張一倍,達到近四兆元規模,前景相當看好。 SMAT將持續努力,提出對消費者、機車行、整體供應鏈有利的「三三三政策」倡議,相信在產官學攜手努力下,運具電動化可以更加穩健發展、成為台灣淨零轉型與新創經濟的一大推力。

  5. 2017年10月12日 · 鄭文燦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想 1 年內改善火車站計程車、公車、行人打結的交通亂象,啟用桃園「新站」,減緩前後站人流不均而造成的擠塞問題,也試圖改善前站廣場交通,讓行人、小客車、大客車、計程車等動線更順暢。 例如延平路地下道,從過去陰暗髒亂到去年年初完工,給市民比較安全的行走環境,除此之外,也移除多餘的大型公共設施及花台、規劃跨站天橋進出動線、站前廣場車輛動線、行人風雨走廊等。 當然新站問題仍不少,桃園的交通也無法一朝一夕改善,但不少 在地市民仍對鄭文燦表達信心 ,認為他上任一年抵過前幾朝混很兇的市長。

  6. 2018年11月13日 · 力求連任的民進黨籍候選人鄭文燦在發表會上展現出四年政績,引起不少鄉民的討論,有人大呼:「鄭市長做的真有感! 」;不過也有人提出反面立場,認為鄭文燦只是搭上收割朝而已,那你覺得呢?

  7. 2019年8月2日 · 想起政府部門的辦公室,無外乎是辦公桌、高到不行的夾板、低到不行的天花板,整體空間極具壓迫感;但桃園市從市長鄭文燦去年底的競選總部、大走文青風的「圓五曲」開始,就展現「美學高度」,今年市府新聞處更開第一槍、大改造,推翻你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