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9日 · 藥學系研究所經驗分享. 懷孕婦女止痛用. 孕媽媽用指南. 與嚴重焦慮症和平共處. 對付癌症的有效武器 - 化學治療 (化療) 紅麴都含Monacolin K? 療效副作用差異? 健康食品要做臨床試驗嗎? References: 1.台中榮總埔里分院. 2.台中榮總嘉義分院. 文章標籤. 頻次縮寫用藥用藥頻次縮寫頻率縮寫bidtidqdqod張顥獻藥學這一家.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藥學這一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3) 人氣 ()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 醫療保健. 個人分類: 資料整理 Useful Info. 此分類上一篇: 癌症的治療種類與方法. 此分類下一篇: 2019新型冠狀病毒預防: 勤洗手、戴口罩 (COVID-19)

  2. 給藥時間. 40個詞語. TUTU0607. 預覽. 常見醫學英文縮寫. 67個詞語. moonbyul_23. 預覽. Dino 8-U1-story.

    • 概觀
    • 縮寫
    • 與藥物半衰期間的換算
    • 鎮痛藥給藥頻次說明
    • 注意事項

    給藥頻次,即一段時間內用藥的頻率與次數。臨床上給藥頻次的多少直接影響著藥物對疾病的治療效果。

    縮寫,與藥物半衰期間的換算,鎮痛藥給藥頻次說明,注意事項,

    qd(每日一次)

    bid(每日兩次)

    tid(每日三次)

    qid(每日)

    qod(隔日一次)

    qw(每周一次)

    (一)每種藥物的半衰期都是一個平均數,其實際數字常因個體差異和藥物間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響而有很大差別,如林可黴素半衰期的高、低限是2.5-5.5小時,地高辛的半衰期為12-132小時。所以,根據藥物半衰期確定給藥方案時,還應嚴密觀察患者的用藥反應,注意個體差異和藥物間相互作用的影響。

    (二)在一般情況下,為維持恆定的有效血藥濃度,給藥間隔時間不宜超過藥物半衰期;為避免藥物蓄積中毒,給藥間隔時間又不宜短於其半衰期。現在國外文獻推薦的簡便給藥法,是在已知藥物半衰期的情況下,首劑加倍,以後按每一個半衰期給藥一次作為維持量。實踐證明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簡便方法。但這種給藥方法只適用於大多數半衰期在4-8小時之間的中速消除類藥物,如氨茶鹼和抑菌藥磺胺類、四環素類等。

    (三)對半衰期特別短(1小時)的藥物和藥效半衰期明顯長於血漿半衰期的藥物,給藥間隔時間應長於其半衰期。如殺菌性抗生素(青黴素類、氨基糖昔類、頭抱菌素類)、抗結核藥(異煙腆、利福平)和汗受體阻斷藥(普蔡洛爾、阿替洛爾)等。其依據是:殺菌性抗菌藥物的療效主要取決於血藥濃度,而與持續恆定的血藥濃度關係不大,故無需根據它們的半衰期給藥。即使血中藥物基本被清除,但它對未被殺滅的細菌的後作用,仍可維持相當一段時間,即所謂抗菌後效應;異煙麟半衰期約為3.5小時(快乙酞化者為0.5-1.6小時,慢乙酞化者為2-5小時),若將全日量1次口服比分次服的血藥濃度要高、療效要好(分次服僅能維持長時間的低血藥濃度)。體外實驗證明,結核分枝桿菌與異煙麟接觸24小時後,洗去藥物,未被殺死的結核分枝桿菌的生長在數天內仍然被抑制,據此臨床採用每周給藥兩次的間歇療法,療效很滿意;利福平的半衰期為1.5-5小時,但其在肝內去乙酞化後仍具抗菌活性,且有明顯的抗菌後效應,目前也多提倡全日量1次頓服;汗受體阻斷藥普蔡洛爾(半衰期2-3小時)、阿替洛爾(半衰期6-7小時)的藥效半衰期明顯長於血漿半衰期(仔受體被阻斷後作用較持久,多超過該藥在血中的有效濃度時間;且低水平的血藥濃度也有治療作用;其肝內代謝物亦具有阻斷任受體作用),臨床資料證實,普蔡洛爾和阿替洛爾每日1-2次的療效與每日3-4次相似。抗痛風藥別嗓醇(半衰期2-8小時),半衰期雖短,但其代謝物別黃嚓嶺(半衰期18-30小時)也具有母體別嗓吟醇的藥理活性,故不能按母體的半衰期確定給藥間隔時間,可將其習慣用法每日3次改為每日1次。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除卡托普利外)的降壓作用維持時間均顯著長於其半衰期,因而也都採用每日1次的給藥方案。

    (四)對半衰期(>24小時)特別長的藥物,給藥間隔應短於其半衰期。為方便用藥,通常規定每日服藥1次,這樣血漿峰、谷濃度變化極小。特別對治療指數窄的藥物,既安全方便,患者耐受性也好。

    (五)抗菌後效應(PAE):如上所述,由於任內酞胺類、氨基糖昔類、抗結核分枝桿菌和氟喳諾酮類抗菌藥半衰期短,以往多用每日2-3次的給藥方案,但近年來根據對PAE的認識,對不同抗菌藥和不同細菌PAE時間相應延長給藥間隔時間、減少用藥次數。

    總之,半衰期是確定大多數(並非所有)藥物給藥間隔時間的重要依據,但還要根據具體藥物的作用特點和個體差異等多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而確定,方能達到用藥安全、有效之目的。

    多數鎮痛藥的給藥頻次符合說明書推薦,但個別藥物存在給藥頻次不符情況,其中羥考酮/對乙醯氨基酚有46.27%的處方存在給藥頻次不符問題,該藥為阿片類藥物和解熱鎮痛藥的複方製劑,屬於癌痛治療中的二階梯用藥,且處方總數多。該藥說明書要求成人常規劑量應每6h給藥一次,可根據疼痛程度和給藥反應調整。文獻報導羥考酮/對乙醯氨基酚起效時間較快,一般為10-20min,1h鎮痛效果明顯,2-4h作用最強,鎮痛維持時間可達6-8h,羥考酮和對乙醯氨基酚的半衰期分別約為2-4h和1-3h。本研究發現,羥考酮/對乙醯氨基酚每日給藥三次處方占28.98%,每日給藥兩次或一次處方分別占6.84%和10.45%。在疼痛可以充分控制的前提下,可對給藥頻次作出調整,每日給藥三次也在可接受範圍。但每日給藥一到兩次給藥頻次過低...

    研究表明,多次重複給藥可以明顯提高患者噁心、嘔吐控制率,尤其在延遲期胃腸道不良反應上優勢更為明顯。但需注意的是,雖然研究中加大用藥次數並未直接導致不良反應增加,但該可能仍然存在,多次用藥出現不良反應的風險要高於單次用藥。如果臨床需增加藥物劑量或加大用藥次數,應警惕該風險的存在。

  3. 其他人也問了

  4. simpleheartdr.github.io › blog › medication-frequencySimple Heart Dr.

    當病人時從藥局拿著一包包的藥袋,上面寫著不同的用藥時間與方法;進入醫院實習時,要看懂一筆筆醫囑上面寫的縮寫;當有機會自己開立醫囑時,還要了解住院中開立醫囑時間與給藥的時間的間距,是不是來得及給藥,有沒有需要額外開立單次的藥物給予。

  5. 2014年3月5日 · CodeSystem: 臺灣衛福部統計處藥品使用頻率. https://dep.mohw.gov.tw/dos/lp-2503-113-xCat-DOS_dc002.html Health06_全民健保處方及治療醫令明細檔_藥局. 因原始資料無代碼版本資訊,故使用其「更新日期」作為版本資訊。 TWMedicationFrequencyHL7. Properties. This code system defines the following properties for its concepts. Concepts.

  6. 單一劑量給藥制度是在住院病患藥物治療中,病人所服用之藥品完全經由藥劑人員調配成單一劑量包裝,分別存於車之盒中,再由護理人員於每日固定時間內向藥局領取車,並按照每一單一劑量上標籤所指示之姓名、藥名、服藥時間給藥,以取代傳統式由護理人員於護理站調配給藥方式。 二、單一劑量給藥實施方法. ( 一)新住院病患用記錄卡之填寫(Drug Profile): 當病患住進病房後,護理人員即根據病歷資料,填寫病患用記錄卡(如表一)上之姓名、身份、床號、病歷號、年齡、性別、身高、體重、主要疾病、入院日期、主治醫師姓名、科別等各欄,送至藥局,當作病患入院通知。 (一) 新住院病患之處理(New order) 1.醫師及護理站. 醫師應將囑及其他醫囑分開,並將醫囑開列於單一劑量處方簽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