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無條件基本收入 (英語: 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 ),簡稱 UBI ,又稱為 全民基本收入 ( Universal Basic Income )或 基本收入 ( Basic Income ), [1] 是指沒有條件、資格限制,不做 資格審查 (英語:means-test) ,每個國民或成員 [註 1] 皆可定期領取一定金額的 金錢 ,由政府或團體組織發放給全體成員,以滿足人民的基本生活條件,包括食物、居住、教育、醫療、 公用事業 等基本花費,藉由經濟的保障,以落實基本人權 [2] 。 無條件基本收入與最低工資的區別在於不需要工作也可以獲得該收入,而最低工資是以參加工作為前提條件獲得的最低收入。

  2. [6] 相關建議 [ 編輯] 中國大陸. 2008年1月,在 上海 召開 兩會 期間,政協委員 邢普 提出建議給全國人民每人發放1,000元 人民幣 以分享財政收入的高增長當時是中國大陸提出此方面建議的第一人後解釋:「當時財政收入增長較快但是人均收入增長的沒有那麼快另外一個 通貨膨脹 在提高針對這樣一個問題我就提了由國家對全民來發放一定量的補貼。 建議中央能夠研究全國人民每人發放1,000元來舒緩通貨膨脹的壓力。

  3. 實體方式五倍券一套10張,3張1,000、2張500、5張200無法找零。 以現金1,000換取振興券5,000,是「五倍券」名稱的起源。 而針對中低收入戶、弱勢族群與領取紓困4.0補助的民眾,則會額外發放一筆等值新台幣1,000的金額(該金額會被註記只能用來兌領 ...

  4. 振興五倍券 ,通稱 五倍券 [1] ,是 中華民國政府 針對2021年5月突爆的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臺灣疫情 造成臺灣全面的經濟停滯與產業衰弱,為了刺激財政所推出的對應政策。 於2021年10月上旬起,分兩批開始供 中華民國國民 、 外籍配偶 、持中華民國 永久居留證者 、 外交官員證 者受理申請與領取使用 [2] ,使用期限至2022年4月底。 五倍券名稱延續2020年「 三倍券 」,因三倍劵原先規劃採民眾自付1,000新台幣換取3,000額度,考慮經濟受影響的程度之後,計劃在2021年追加五倍額度的使用券而得名。

  5. 為傳統型、立即型2合一彩券,每張售價為 新臺幣 100,每月月底開獎。. 第一代公益彩券的官方名稱為「中華民國公益彩券」,簡稱「公益彩券」,由 台北銀行 (於2005年1月1日與 富邦商業銀行 合併為 台北富邦銀行 )於2002年行,官方標誌為紅色心形絲帶 ...

  6. 無條件基本收入 (英語: 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 ),簡稱 UBI ,又稱為 全民基本收入 ( Universal Basic Income )或 基本收入 ( Basic Income ), [1] 是指沒有條件、資格限制,不做 資格審查 (英语:means-test) ,每個國民或成員 [註 1] 皆可定期領取一定金額的 金錢 ,由政府或團體組織發放給全體成員,以滿足人民的基本生活條件,包括食物、居住、教育、醫療、 公用事業 等基本花費,藉由經濟的保障,以落實基本人權 [2] 。 无条件基本收入与最低工资的区别在于不需要工作也可以获得该收入,而最低工资是以参加工作为前提条件获得的最低收入。

  7. 簡介. 消費券的第一階段發放,採取類似選舉投票的模式發放。 2008年11月,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建議以發放消費券方案來促進景氣活絡。 經 立法院 立法通過《振興經濟消費券發放特別條例》,以舉債 新台幣 858億(以台灣總人口約2,300萬人,每人3,600估算)的方式籌措財源編列特別預算。 為防止偽券流通,消費券由承印鈔券的 中央印製廠 印製,防偽措施與現金鈔券相似。 [2] 2009年1月18日當天(第一階段),於全國各 縣市 逾14,000個券所發放,需持 國民身分證 (未滿20歲者需攜帶 戶口名簿 )、 印章 及領券通知單方可領取。 [3] 當日未領取者於同年(第二階段)2月7日至4月30日間可至通知單上之指定 郵局 領取,逾期不補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