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10月19日 · 近年曾接獲通報民眾疑似食用姑婆芋導致食品中毒案例,101年民眾至小吃店用餐,食用後出現嘴麻、嘴腫及喉嚨痛之症狀,食材疑混有不可食用之姑婆芋。

    • 姑婆芋有毒部位1
    • 姑婆芋有毒部位2
    • 姑婆芋有毒部位3
    • 姑婆芋有毒部位4
  3. 2017年1月3日 · 姑婆芋主要的毒性與刺激性來自於不溶性的針狀草酸鈣結晶(raphides)與氰苷(Cyanogenic glycosides),食入後,極少數人會表現出心血管與腎臟相關病徵,其中的腎臟病變被認為可能與針狀草酸鈣結晶隨血流分布至腎臟有關 [2]。

    • 姑婆芋有毒部位1
    • 姑婆芋有毒部位2
    • 姑婆芋有毒部位3
    • 姑婆芋有毒部位4
    • 姑婆芋有毒部位5
  4. 2022年9月1日 · 姑婆芋,學名為 Alocasia macrorrhiza (L.) Schott & Endl,又稱海芋、山芋、觀音蓮、 天荷芋等,屬天南星科,分布於臺灣全島海拔 2,000 公尺以下山區林下、河邊或陰濕之地。

    • 姑婆芋有毒部位1
    • 姑婆芋有毒部位2
    • 姑婆芋有毒部位3
    • 姑婆芋有毒部位4
    • 姑婆芋有毒部位5
  5. 2017年1月1日 · 如此毒的姑婆芋到底是什麼?. 食藥署指出,姑婆芋全株有毒,根莖葉皆不可入菜, 所含的植物毒素成份有草酸鈣、氰酸及生物鹼等,誤食會出現喉嚨痛、口腔麻木等症狀,有些患者還會伴隨著流口水、口齒不清、吞嚥困難及腹痛。. 由於誤食頻傳,食藥 ...

    • 姑婆芋簡介
    • 治療方式
    • 參考文獻

    姑婆芋為天南星科海芋屬植物,是一種家喻戶曉的有毒植物,其根莖及葉均含有有毒成分,分別為草酸鈣(calcium oxalate)及氰苷(cyanogenic glycosides)。根據台灣毒藥物控制中心(Taiwan Poison Control Centers)的資料顯示,姑婆芋在成人及孩童的中毒情況都名列前十,自1987年至2006年的統計資料顯示成年人共有33人因姑婆芋而中毒,孩童及青少年有11人。特別是在孩童部分,為第一名最常見植物中毒的原因。

    目前臨床治療方式大多以對症治療方式來緩解病人疼痛的狀況,簡單的方式為先喝入冰水來緩解疼痛,若疼痛仍未緩解,含xylocaine的漱口水或止痛針劑也可使用。由於姑婆芋會引起口咽食道黏膜灼傷的症狀,一般不建議催吐或洗胃,避免二次傷害。另外,除非是大量食入姑婆芋,才需追查血中尿素氮(BUN), 鈣離子(Ca2+), 血清肌酐酸(Creatinine)的數值,否則並不太會造成低血鈣,抽筋,或腎衰竭。

    1. 台灣植物誌第二版編輯委員會.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台北: 台灣植物誌第二版編輯委員會 1993.5: 667-669. 2. Holloway WD, Argall ME, Jealous WT et al. Organic acids and calcium oxalate in tropical root crop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1989; 37: 337-341. 3. Goonasekera CD, Vasanthathilake VW, Ratnatunga N, Seneviratne CA. Is Nai Habarala (Alocasia cucullata) a poisonous plan...

  6. 姑婆芋. 姑婆芋在日常活中隨處可見,園藝造景或者是路邊都有其蹤影。. 外觀上姑婆芋最多可高達一公尺。. 作為一種有毒植物,姑婆芋相當有名,在其根莖及葉當中及含有大量的草酸鈣及氰苷,經研究後,發現草酸鈣及氰苷可能是最主要的毒性成分。. 台灣毒 ...

  7. 2023年11月1日 · 姑婆芋與芋頭皆屬天南星科,兩者外觀極為相似,一般民眾較不易辨識,因此常有誤食而造成中毒之案件。 常見的辨識方法如下: 芋頭:葉面覆有絨毛,水滴在葉面上,會形成一顆顆小水滴,葉片呈盾形,且葉脈不明顯,其與葉面相接之葉柄呈深紫色,且地下莖具有紫色斑點。 姑婆芋:表面光滑,葉子是廣卵形、基部呈心狀箭形,水珠無法凝結,與葉面相接之葉柄呈綠色,地下莖細長,且偏黃色。 切勿自行摘採或食用來路不明野生植物 避免中毒.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