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大甲溪河系圖. 德基水庫上游集水區面積為592平方公里自德基水庫滿水位時1408公尺到最高點3884公尺的雪山其間差距超過兩千四百公尺且集水區內各主要支流平均坡降皆在50%以上全區地表坡降亦大於30%本區土地面積有612.75平方公里國有林班地為575.47平方公里輔導會農場22.765平方公里除山地留地與農場較為平坦外一般均為陡坡地。 水資源利用上,大甲溪以水力發電為主,包括德基電廠、谷關電廠、天輪電廠等等,即配合下游石岡壩供給部分公共給水及農田灌溉使用。 雨量方面: 年平均雨量為2294.5公釐,但是在空間上分佈並不一致,在合歡山附近有一降雨中心,其年雨量超過3000公釐,較其他地區為高,同時兩量多寡與地勢也有一定的相關性。 雨量在時間上分佈亦不均:

  2. 根據氣候變遷情境進行流量模擬,因為氣候變遷本身資料具有不確定性,預測在氣候變遷條件下之河川流量之意義較少,因此在討論上將以改變之百分比來討論。 氣候預設情境一. 氣候預設情境二. 根據不同氣候變遷情境之河川流量影響評估結果: 豐水期之河川流量可能因為雨量之增加而增加,也因而使年流量增加。 枯水期之河川流量不管是否考慮降雨之影響,模擬結果均建議將減少。 考慮氣候變遷對台灣水資源之影響,在河川流量部份可看出極端化之趨勢,即豐水期洪水與枯水期乾旱愈嚴重,這對台灣水資源調配將有極大之影響。 水庫容量需求受氣候變遷之影響評估.

  3. 曾文溪河系圖. 雨量站:包含曾文、水山、樂野、里佳、表湖、馬頭山、龍美、三角南山、大棟山,其雨量權重如下: 曾文水庫一多目標運轉水庫兼具發電給水及防洪等效益。 在實際操作上與烏山頭水庫相互配合運用,形成串聯系統。 其操作規線如下: 曾文水庫運用規線. (曾文水庫管理局,1996; 單位:百萬立方公尺) 曾文水庫完成於民國62年10月,位於曾文溪上游之柳藤潭峽谷,壩頂標高235公尺,正常蓄水標高225公尺,總蓄水量六億五千九百九十六萬立方公尺,與烏山頭水庫串聯運用,執行包括灌溉、公共給水、工業用水、發電及防洪等多目標使用。 各月平均降水量與溫度變化如下:

  4. 近百年來全球的氣候有什麼變化嗎? 自工業革命後,大氣中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濃度不斷地持續增力,全平均地表溫度亦自1890年至今上升0.3℃-0.6℃,並導致全球氣候變化,造成地表溫度變化的原因可歸納出有三點: 氣候內部系統的自然變化。 人為排放溫室氣體的濃度增加,使得氣候因輻射作用力 (radiative forcing)的變化,而產生變化, 根據IPCC之報告指出,未來可能列管之溫室氣體主要有四種:CO2、CH4、N2O以及蒙特協定已列管生命週期超過萬年之氟氯碳化合物(簡稱CFC)。 由於太陽入射角變化或火山爆發生生之懸浮微粒之影響,所造成的輻射作用力的自然變化。 目前一般預測大氣CO2濃度增加為兩倍時,全球溫度將上升1.5℃到4.5℃之間 (IPCC,1995)。

  5. 由下表來看,1961-1990年地面氣溫氣候平均值,平均氣溫介於10.6℃至25℃之間,主要係受緯度影響,恆春與基隆平均溫差可達2.8℃,另外由於台灣中央山脈橫亙,海拔三千多公尺阿里山與台中的氣溫亦差12.2℃以上,主要是因為大氣溫度每上升一千公尺溫度下降約6.5℃所致. 1960-1990年30年地面溫度平均值/標準偏差表.

  6. 翡翠水庫主要供水標的以台北地區民生用水為主台北地區未來需水量預估以台灣地區之水資料所推估分別以高低三個需求成長情形做說明. 北勢溪 長50公里,河床坡度較陡,平均坡降為1/110,水流清澈含砂量較少,年平均入流量為32.15立方公尺/秒。 各月平均降水量與溫度變化如下: 竹子湖各月平均溫度與降水量. 本網頁最後維護日期.

  7. 氣候變遷帶來降雨變化不但影響降雨強度更影響降雨範圍與時間分佈對陸地水資源可能產生影響此種變化不僅使河川流量及輸砂量改變亦可能對地下水發生影響。 在河口地區再加海面上昇影響使河川感潮區更延伸到陸地,河口鹽分濃度改變,如於河口附近有取水口或河口湖做為農業、工業或飲用水源,則因鹽水契侵入鹽分濃度可能增高影響水源之水質。 在河口三角洲地帶因海面上昇,海岸鹽分地下水入侵更入陸地使地下含鹽量增加並使土壤鹽化,可能因而影響沿岸農業地區之生產力。 水井因鹽水入侵水位上昇,以致淡水層變薄抽出鹽水影響生活。 對沿岸居民生活之影響: 沿岸地區通常人口、產業較為集中,人類活動最為頻繁活潑之地區,但地勢較低最最易受海面上昇之影響,尤以低窪地區為然。 一旦發生洪水排水不易,淹水積久難退災害最為慘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