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6月25日 · 台灣唯一獲金馬、金曲雙肯定的女作曲家!. 欣芸的自我突破之路. 她創作的音樂,曾被陳文茜形容為「是我一生所見流行音樂史上最動人、也最驚嘆的唱片專輯。. 」她譜寫的電影配樂,曾打敗樂壇前輩羅大佑,拿下金馬獎肯定。. 她是欣芸,台灣唯一獲得 ...

  2. 2016年4月21日 · 從研究員做起,35歲當上副總,38歲當上總經理,劉宗聖如今是全台最大投信公司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 旁人看來,他年紀輕輕、升得很快,但是劉宗聖拚命也是出名的,二十幾歲時曾經有一次出國考察,在搭機回程的十幾個小時裡,就做完厚厚七、八十頁 ...

  3. 2018年2月27日 · 不懂帶人,就跟諸葛亮一樣鞠躬盡瘁. 其實,好的主管必須懂帶人,否則只會跟諸葛亮一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以帶領馬謖的做法為例,諸葛亮第一步做的不錯,給出狀況題,讓馬謖紙上談兵,提出解題的策略。. 但絕對不能一直空談,更要講求實戰 ...

    • 「十項全能型」創業家:追求完美而不願授權,組織就長不大
    • 「親上火線型」創業家:自己當英雄,但團隊成員沒戰力
    • 「自走砲型」創業家:頻繁改變方向,搞得部屬很累
    • 「情義至上型」創業家:以人為重,拒絕裁撤不適任員工

    這類創業家通常是技術或特定專業出身,功夫扎實。公司第一代(甚或是至今每一代)產品或服務,基本由他一工一斧打造出來。他總是考慮周詳、思維縝密,能宏觀也能微觀,想的是別人想不到的、對模糊不清的狀態總能理出個頭緒,像「十項全能」選手一樣,什麼事都略懂,但都懂得比人家通透。 這類創業家最大的「坎」,就是容易有「確保完美的傾向、與不容一點失誤或失敗的情結」,所以常見的現象是, 老闆成為瓶頸,大小事情集中在頂端,別人無法上手。但授權,不就是「把別人做的一定沒有你好、甚或很可能做砸的事情交出去嗎?」,企業想做大,能不授權、分權嗎?

    與這類創業家一起,好像什麼夢想都能實現。他通常光芒萬丈、耀眼奪目、能量巨大,總是親上火線、無懼於任何挑戰,正如電影「神力女超人」一幕中,黛安娜眼神堅毅的衝出壕溝、無懼無畏的挺進無人區的漫天砲火,此氣勢鼓動了盟軍參與而一舉突破對峙僵局。 但這類創業家的最大「坎」,恐怕是作為「英雄」的那個自己。 這種非我不可、一定要自己上場的性格,說到底,是在追求自己「被認可、被認同」的需要;也或者,這是種成長停滯-「不願隨著職位角色的改變,轉換工作的重點、該貢獻的產出」。 有一些經營多年、甚或上市的企業,老闆永遠是最關鍵的業務大將,而業務部門的負責人充其量是個業務助理。

    這類創業家總是務實、機動、靈活,無時無刻都在對著目標放砲、不打下敵營陣地絕不輕言放棄,他好像24小時都在工作、滿世界飛行都不嫌累。 這類創業家的「坎」在於,他總是「頻繁的變更方向」,至少外人看起來是如此。 我曾經聽一個營收超過百億台幣的創業家,這樣回應高管團隊對他頻繁變更目標的抱怨:「你們總是說我常常變策略、變目標,但在我心中,我的目標就像『北極星』一樣,從沒變過。你們認為的改變,都只是我為了達到最終結果而做的調整罷了。」 因為他「自走」:自己走、走的快、想到就走,不善溝通、沒耐心去共識、心中沒團隊,正如一句經典:「自己一個人走的快,但一群人走的遠」,這句話,是他最大的「坎」。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坎」,這類創業家,一旦「自走」到極端,很可能一切皆可拋,不達目的不罷休、只求功成、萬骨可枯。雖說...

    輔導企業超過十年的過程裡,我驚訝的發現,第一代創業且成功上市的企業家,沒有一個,內心是不柔軟的。這與企業家表面強悍、霸氣的形象相反,但卻極為真實,試想,一個不在乎創業團隊、不懂團隊、不照顧一起努力共創事業的同仁,他如何能聚的了人才、如何能讓團隊願意拋頭顱、灑熱血?因此,讓「士為知己者死」,正是這類創業家的魅力。 但恰恰是 這份對情義的重視,會成為這類創業家最大的包袱。他們面對好友或家人親戚的不適任,往往因為一同創業、不得不留,即使那些人的能力已跟不上企業發展的需要,還是要留下。簡言之,易被老人綁架、易受人情箝制,將是他最大的「坎」。 回顧文章一開始的創業家小陳,他更像是自走砲型+十項全能型,更多的以自走砲型為主,事情為重、死盯著目標,常常是顧不上團隊;創業老闆李董則像是情義至上型+親上火線型...

  4. 2019年1月3日 ·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17 年有近 13.8 萬對新人結婚,是 2010 年以來新低,相較 2016 年少近 1 萬對。. 不過,就算少子化、不婚主義成為新風潮,婚宴市場還是競爭者眾。. 婚禮資訊平台「WeddingDay 我要結婚了」共同創辦人葉亞當指出,台灣婚宴市場從 ...

  5. 2012年10月22日 · 分享. 收藏. 想像一位外商廣告公司執行長,是什麼模樣?. 時尚、外語流利,強勢精明?. 台灣奧貝納集團董事長黃麗燕卻一點都靠不上邊,五專畢業,身高一米五三,算不上標準的國語不時夾雜台語,沒有染燙的學生頭,穿了十多年的長版黑西裝,一點也 ...

  6. 2017年9月14日 · 經理人月刊 149 期. 第一象限:別人看得見的行為,它會直接影響你的表現。 謝馨慧解釋:「簡單來說,就是應對進退。 」這些禮儀別人都能看出來。 謝馨慧跟同仁吃飯時,就會看哪些同仁懂得照顧其他人,看到有人沒水,會主動請服務生加水;點菜時,會等其他人點完才點,這些都是得體的應對進退。 其他職場上常見的應對還包括: 與人一對一互動時,要有 4~6 成的時間保持眼神交流. 使用 e-mail、Line、臉書,要習慣打「請」和「謝謝」 不要使用過多可愛的圖。 尤其跟客戶溝通時,貼圖反而讓人覺得不專業。 第四象限:別人對你的外在形象,像是妝容、衣著、肢體語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