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10日 ·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1/12/10 20:00. 分享:. 理財Star Talk. 【理財Star Talk】做YouTuber好好賺?. 靠慳儲錢未畢業搬離父母 混血網紅J Lou:我唔想靠屋企. 在全民拍片的時代中,要突圍而出並非容易。. 中法混血YouTuber兼Instagramer J Lou(欣)就憑着標緻的外表 ...

  2. 2020年10月27日 · 最後更新: 2020/10/27 18:46. 分享:. 【投資騙局】假交友真騙案 男銀行職員誤信「女網友」投資貼士損失逾92萬港元 -. 投資騙案手法層出不窮,繼社交媒體及即時通訊群組的「股票谷」外,近日台灣更有詐騙集徒假裝成女網友,並自稱在香港從事金融業 ...

  3. 2024年3月7日 ·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4/03/07 20:00. 分享:. 財富自由|22歲發奮還債 兩年收入翻10倍卻犧牲生活 專家稱財自不用太多錢:「時間自由才是目的」. 每位打工仔都想升職加薪,更有FIRE信徒以早日搵夠、提前退休為人生理想;. 為了各自的財務目標而奮鬥 ...

  4. 2023年8月10日 · 最後更新: 2023/08/15 17:30. 分享:. 現今社會騙案橫行,稍一不慎陷入騙局,隨時輸掉半生積蓄。. 不過人生並不就此玩完,這次個案雖然看似悲觀,其實仍有翻身希望,不容輕易言敗,看看龔成是如何回應: 讀者︰. 我30歲,因為詐騙案騙了整副身家,還 ...

  5. 2023年10月24日 · 網戀詐騙是損失第二大的社交媒體騙案。 此類詐騙通常始於陌生人看似無辜的好友請求,然後騙徒會進行愛情轟炸(Love Bombing,猛烈追求示愛)、提出金錢要求。 精準投放個人化詐騙廣告. FTC稱,社交媒體透過多種方式為騙徒提供了優勢。 他們可以輕鬆製造假冒的角色,或侵入用戶的個人資料,冒充用戶、欺騙用戶的好友。 騙徒可以根據用戶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的內容學習調整詐騙方法。 投放廣告的騙徒甚至能使用社交媒體的廣告工具,根據個人詳細資料(例如用戶年齡、興趣或過去的購買記錄),精準投放為用戶量身定制的「個人化」詐騙廣告。 4大防騙技巧. 報告介紹了一些社交媒體防騙技巧︰. 1. 限制誰能看到你在社交媒體上的資訊。

  6. 2024年2月5日 · 防止黑客取得個人資料是第一步,及時發現個人資料在暗網的交易則是另一層防護,消費者同時亦應時刻留意個人信貸帳戶,監察任何可疑活動。 環聯的調查顯示,87%數碼詐騙受害人曾蒙受金錢損失,當中三份一人的損失超過5萬港元2。 現時強大的個人身份防護工具一年大約數百至一千多元,在可能的巨額損失面前不過九牛一毛。

  7. 2019年6月14日 · 據傳媒報道被補的公海總谷管理員表示警方手持搜查令要求入屋搜查之後要求他解鎖電話並將他電話內Telegram資料匯出要取得Telegram群組內的所有成員名單及內容。 「公海總谷讓各路人馬在此互相交流物資及各項活動訊息但警方就看中這個谷的重要性在周三早上採取行動拉人可見警方在監視網上群組工作的細致。 當然,有人會說「唔參加(「反修例」示威)怕咩比人拉」。 但薑餅人想告訴各位,警方能够如此拘捕一名平常的群組管理員,難以擔保日後在警方以種種理由去拘捕不同反政府群組的管理員,以達到噤聲的效果,讓大家無法在網上暢所欲言。 現在警方的行動清楚告訴大家,網上言論一定有警方在監察著,不要相信各個軟件聲稱自家有多嚴密的保安加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