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鏡週刊報導3月間剴剴遭虐案鬧得沸沸揚揚之際藍營大咖S卻在自家豪宅對出身企業望族的妻子P以及未成年的兒子惡言相向出言羞辱甚至一度要把手機砸向兒子不堪精神言語暴力的P當時忍不住哭著請豪宅保全通報家暴中心讓此案在社福機關內部傳開報導提及S的家暴史還不只這一樁過去他常對妻兒言語暴力也曾留下通報紀錄幾經折磨的P一度想離婚解脫但最後為了顧全雙方政治事業名聲隱忍煎熬至今。 對此,李彥秀今受訪表示,從媒體上報導,無從判斷到底是哪一位人士,但家暴零容忍是國民黨女性立委長期關注的,也是一直是國民黨重要的政策之一,社福單位已經進一步介入了解,為了保護未成年的子女,應該避免對於家庭跟未成年子女造成進一步的傷害,還給受家暴當事人一個比較安全的空間比較重要。

    • TVBS新聞
  2.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藍營大咖驚爆家暴醜聞因長期羞辱怒罵妻兒讓出身望族的妻子忍不住多次向家暴中心通報引發國人關注衛福部統計國內家庭暴力事件通報及受暴人數逐年攀升去年突破16.8萬件受暴人數增至13.2萬人衛福部次長李麗芬指出家暴不分身分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都可能發生目前各縣市都設有篩派案中心以迅速讓相關單位接手案件並提供服務對於目睹家暴的6歲以下兒童會開案提供服務6歲以上也會由社政和教育單位合作給予關懷協助。 對於藍營大咖爆出家暴醜聞,李麗芬提到,家暴不分身分、政治立場或經濟地位都可能發生,她強調,應加強情緒管理。 無論是親密關係暴力還是兒童虐待,要避免使用暴力方式解決家庭溝通問題,同時也鼓勵通報,社工將提供相關處理和協助。

  3. 更新於 04月17日03:15 • 發布於 04月17日02:33 • 上報快訊/呂品逸. 一名藍營大咖遭爆長期辱罵妻兒家暴更曾遭通報家暴中心和警方。. 示意圖。. (取自freepik). 一名國民黨內的大咖今天17日遭爆長期對妻兒家暴不僅常常情緒暴走對妻兒叫囂辱罵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CTWANT. 更新於 04月17日09:04 • 發布於 04月17日06:38 • 黃任強. 國民黨某政治人物被爆長期對妻子家暴知情人員都被下封口令。 (翻攝自中國國民黨 KMT臉書藍營某政治人物被爆出長期對妻兒惡言相向出言羞辱甚至一度要把手機砸向兒子讓妻子哭著通報家暴中心但因為隱私和政治壓力相關人員都被下封口令」。 對此,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彥秀做出回應,台北市長蔣萬安也強調,只要接獲通報,第一時間一定立刻處理。 據《鏡週刊》報導,該名國民黨要角對妻子和兒子家暴,雖然消息傳遍該縣市政府社福系統,但礙於個案隱私和政治壓力,只有在政府機關內部悶燒,外界完全不知道。

  6. 記者施曉光台北報導針對今日傳出藍營某大咖S是家暴慣犯經常動輒羞辱怒罵妻兒甚至逼得出身企業望族的妻子P忍不住多次向家暴中心在地警方通報對此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彥秀受訪表示從媒體報導的內容她無從判斷此人為誰她也從未聽過相關訊息但她也強調對家暴零容忍是國民黨以及藍營立委們長期關注的議題家暴零容忍也一直是國民黨的重要政策之一。 李彥秀說,由於司法已經介入調查,社福單位也已經進一步了解,為了保護未成年子女,外界應該避免對於家庭以及未成年子女造成進一步的傷害,讓社福團體介入調查,還給他們一個比較安全的空間,她認為比較重要,她並再度強調,為了保護個人以及家庭隱私與未成年子女,社會應該留給他們更多的空間。 對於媒體提及,地方社會局都已知道此事,詢問國民黨內是否有聽聞?

  7. 發布於 2小時前. 傳出藍營大咖是家暴慣犯經常動輒羞辱怒罵妻兒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彥秀表示對事件毫無所悉報導也不一定是真的但強調家暴零容忍一直是國民黨重要政策只是17號的中常會氣氛很詭譎很多人不願談爭議事件就連主席朱立倫在致詞也隻字未提國民黨大咖被爆出是家暴慣犯長期對於妻兒言語暴力造成精神傷害黨主席朱立倫時常在中常會上對時事議題發表看法但這回隻字未提家暴案件。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民進黨一再強調,他們要強化台灣的韌性,我說民進黨,應該改掉你的任性,你的任性是台灣,電力韌性的最大傷害。

  8. 路透社. 週刊今17日踢爆藍營政治家族大咖傳出是家暴慣犯S男在家中對出身企業望族的妻子P以及未成年的兒子惡言相向出言羞辱讓妻子忍不住哭著請豪宅保全通報家暴中心由於內容並未曝光施暴者姓名也引發外界諸多猜測衛福部保護司副司長郭彩榕今4/17日提醒不管自身或他人遇到家暴案件要先優先考量自身安全再來可透過關懷一起來線上通報或直接撥打113免付費專線。 《鏡週刊》報導,藍營大咖S在自家豪宅對妻子P,以及未成年的兒子惡言相向、出言羞辱,甚至一度要把手機砸向兒子;而不堪精神、言語暴力的P哭著請豪宅保全通報家暴中心,才讓此案傳開。 S的家暴史還不只這一樁,過去他常對妻兒言語暴力也曾留下通報紀錄,幾經折磨的P一度想離婚解脫,但最後為了顧全雙方政治、事業名聲,隱忍、煎熬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