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1月16日 · 台灣是熱衷選舉的國度1977年的一場桃園縣長選舉群眾包圍警局翻覆警車最後把警察局都燒掉史稱中壢事件」。. 40年前台灣仍處於戒嚴的肅殺氛圍桃園縣民風保守脫黨參選的許信良用短短幾個月就炒熱原本冷感的民氣也衝破戒嚴的圍籬。. 40 ...

  2. 2022年10月31日 · 現場嫌犯拒捕並企圖奪取警車陳崇文為避免嫌犯開啟警車車門朝阮國非下身連開9槍阮男送醫後不治法官認為陳男12秒內連開9槍且認為開槍當下阮男已經無傷害他人的行為並且只有開啟駕駛座車門警員當下無立即危險」。

  3. 2022年10月31日 · 多年前李謙三度在警車上和家中恐慌症發作。 「你已經三天沒績效了,你今天做了什麼? 」當時要返回分局的路上,主管這一通電話,讓他的恐慌症第一次發作。

  4. 2022年10月31日 · 嘉義台鐵、台南發生殺警案後,不幸殉職的警員以「勇警」形象被追念;但當執法過當,社會又不免把警察等同於「國家暴力」。 這種雙重的困境背後,是封閉的警察教育體系與強調威權統御的獨特職場文化,而外界始終難以窺見第一線人員的處境。 台灣有將近7萬名警察,而過去10年以來,平均每年5名警察自殺,事發後每每被淡化為個人問題,消逝在社會新聞版面。 從過往單純的維持治安,到隨著時代脈動逐年增加各種辦案項目,當警界職場文化以績效為優先、為考績養案的山頭林立,使得基礎而必要的訓練淪為形式。 近年愈來愈多突發的警員執勤遭攻擊事件,並非碰到火力強大惡徒,多半是在為民服務或非預期衝突導致傷亡,顯示出基礎課程或是實務訓練,迫切需要與時俱進。 不只是執勤時的人身安全,警察的心理健康幾乎無人關注。

  5. 2023年4月16日 · 日本澳洲美加等國都特別針對台灣的交通情況提出旅遊示警和僑民安全指南指台灣交通事故發生件數高於犯罪案件行人即便綠燈過馬路都要隨時注意身邊車輛。 (攝影/林彥廷) 剛好在這個時候看到新聞報導,台灣交通部在3月底公布了2022年度的交通統計資料,內容指出2022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3,085人,創下10年以來歷史新高,尤其是萬惡根源都指向了機車事故,死亡人數多達1,954人,將近占了整體的三分之二。 而高齡者(65歲以上)的死亡人數也居高不下,有1,286人,顯示出高齡者是交通弱勢者,容易被捲入交通事故。 台灣人平時非常親切友善,很會照顧他人;然而,一旦發動汽機車的引擎就不禮讓,漠視行人、見縫就鑽的駕駛行為,讓人不敢相信與平常相處的台灣人是同樣的人。

  6. 吳政達. 台灣日前才被CNN評論為行人交通地獄不久又在上週2022年12月27日發生台中一對母子遵守號誌過馬路卻被公車撞死的憾事到底台灣交通出了什麼問題?. 事實上,台灣馬路確實是地獄,台灣交通事故率在全球「名列前茅」,比鄰近的日、韓 ...

  7. 2016年7月18日 · 松山火車站列車爆炸案 和 第一銀行竊款案 都迅速偵破,不禁想向這些人民保姆致敬。 在全世界紛擾不平下,我們的社會治安猶能保持祥和,讓人民有所依靠,委實是這個家園應該自豪的。 相較於美國,警察合作的互動也更該值得珍惜,儘管還是有良莠不齊的員警,但這一兩個月的表現,容我們幫他們按讚。 警察的表現讓人窩心,絕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勢必是長時間,每個基層單位的積累和努力,才能建立此一良好的信任關係。 一年多來,剛好有兩回和警察打交道的經驗,有些事不一定是他們份内的責任,但他們還是願意幫忙,讓我感念在心,順便藉此分享: 1.一張誤點的機票. 明早飛澳門,我忙到半夜,檢查時赫然發現,2個月前訂好的機票,不知為何竟變成下午。 按原定計劃,下午我要在當地講演,消息已宣布好一陣。 我整個人驚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