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7日 · 天下部落格. 發布時間:2024-03-27. 瀏覽數:4425. 根據台灣衛福部食藥署統計於2022年全年共計有57件共1,707人驗出細菌性食物中毒一項本土的研究顯示依病原微生物統計腸炎弧菌引起的中毒案件數最多60案478人),其次為仙人掌桿菌」(46案1,982人金黃色葡萄球菌」(41案902人)。 而依以供膳之調查統計: 「營業場所」案件數最多 (48.8%),其次是學校(23.1%)與自宅(12.9%),可見外食是最容易食物中毒的地方。 整理一些衛福部資訊,供大家參考: 腸炎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在台灣,民眾常因食用生蠔或未經煮熟之甲殼類等「海產食品」或在烹煮過程中受到腸炎弧菌污染而造成食物中毒。

  2. 2024年3月27日 · 聯合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4-03-27. 瀏覽數:8389. 民眾在本月22日到信義區知名素食餐廳寶林茶室餐廳用餐曾食用素食炒粿條及香蘭葉飲料其中1人在用餐後2天左右死亡毒物科醫師指出這次的個案確實少見死亡原因跟食物中毒有待衛生單位調查不過年長者或幼兒癌症與糖尿病等抵抗力較差者如出現畏寒噁心嘔吐腹瀉高燒不退意識不清或小便量變少等合併敗血症就要趕快就醫

  3. 2024年3月27日 · 一位食品科學領域專家分析食物中毒大致分為兩條路徑第一個就是群體性的四同」,兩個人吃到同樣的食物有相同的症狀驗出同樣的微生物這也是為什麼食藥署長吳秀梅在記者會上提到微生物檢驗結果最快兩週內出爐但具體來說要檢驗哪些項目還有可能再調整不過專家認為這次的寶林事件裡看起來食材應該都加熱過微生物造成的機率不高。 另一條路徑,就是微生物產生的毒素破壞,過去常見的肉毒桿菌等都在此類,就不一定是「四同」,只有一個人中毒也算。 因此米酵菌酸、仙人掌桿菌等都在醫界揣測的可能範圍。 米酵菌酸中毒常見於米或穀類的發酵製品,最常發生在中國大陸、印尼等地,造成肝衰竭、腎臟損傷甚至死亡。 「米酵菌酸」是什麼? 為何致死率那麼高?

  4. 2024年4月15日 · 截至截稿日共計155人通報腹瀉嘔吐等症狀初步驗出諾羅病毒北市聯醫中興與仁愛院區還特別開設食安特別門診因應從統計數字看來目前為止食物中毒案件已經是去年同期的2倍患者也增加近5成

  5. 2024年3月28日 · 米酵菌酸會影響肝臟腦部和腎臟引起包括精神不振頭暈嗜睡腹痛嘔吐等症狀嚴重時危及生命過去的重大米酵菌酸中毒事件 重大米酵菌酸中毒事件集中在印尼和中國2020年黑龍江酸湯子事件1家9口因食用含有米酵菌酸的玉米麵身亡

  6. 2024年3月27日 · 聯合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4-03-27. 瀏覽數:5581. 台北市信義區的遠百信義A1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擴大雙北已累計6例送醫2名患者身亡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院內收治的66歲男子今日上午11點35分因為多重器官衰竭過世新光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林嘉謨表示一般衰竭可用葉克膜救治但這類猛爆性酸中毒導致肝腎衰竭加護3天之內過世這幾年臨床上從沒見過如此嚴重的個案。 死者楊男女兒今出面舉行記者會表示,父親並沒有任何慢性病,無法接受吃個飯一周內人就過世,已同意司法相驗,不能讓父親死得不明不白。

  7. 2024年3月29日 · 寶林茶堂食物中毒案造成2死引發全民恐慌粿條河粉類食品被認為是米酵菌酸的高風險食物加上有專家提醒米飯麵食等食物應避免重複加熱得以降低食物中毒的機率不少網友一片哀嚎吃隔夜便當省錢的我是不是要死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