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6日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近2年不少名人皆因主動脈剝離猝死主動脈剝離致死率特別高根據統計如果沒有即時治療有過半數的患者可能在48小時內死亡面對這無聲殺手該怎麼防範?. 醫師建議其實會造成主動脈剝離主要跟兩大因素有關一是 ...

  2. 2021年11月19日 · 主動脈剝離是一種罕見但致死率極高的心血管急症在台灣一年約有600多人發生主動脈剝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李穎灝提醒最典型症狀是胸口突然出現撕裂般的劇痛且可能延伸至後背,「前胸痛到後背」,隨著血液輸送受阻全身其他器官都可能出現症狀據研究顯示主動脈剝離發生率每年每10萬人約有3人以台灣人口估算一年約600多人發生主動脈剝離並不常見又以50歲至70歲最易發生。 李穎灝表示,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主要是各種導致血管脆弱的疾病,包含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控制不佳,以及有抽菸習慣等。 另外,有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如馬凡氏症候群,或是藥物濫用,也可能影響血管健康。

  3. 2021年2月27日 ·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名譽理事葉宏一提醒主動脈剝離9成都是高血壓引起因此有高血壓的病人務必每天量測血壓及規律服藥主動脈剝離是一種來得又快又急的心血管急症葉宏一表示主要是因血液衝破血管內膜流竄到血管外層與內膜中間 ...

  4. 2022年7月13日 · 簡禎彥表示主動脈剝離分為A型和B型A型主動脈剝離是指血管病灶範圍涵蓋包含升主動脈有時甚至包含到主動脈瓣和心臟冠狀動脈是相當緊急而危險的情況病人經常是前一秒活動自如下一秒就感到撕裂性的前胸悶痛甚至延伸到背後或脖子一瞬間便可能發生心肌梗塞腦中風昏迷等緊急情況是與時間賽跑救命的急症。 醫師提醒,近年來隨著國人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以及遺傳性高血壓、抽菸等危險因子,導致這類心臟血管疾病的族群年齡也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一有上述異狀一定要立即就醫。 照片來源:馬偕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不到19天又爆「猴痘」第二例! 30歲男睪丸腫脹一入境就急送醫. 陳時中轉戰北市「指揮官」輪到誰? 莊人祥曝決定權在他.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主動脈剝離. 染疫. 馬偕醫院.

  5. 2020年10月15日 · 藝人黃鴻升小鬼日前無預警猝死死因指向主動脈剝離面對這種罕見但高致死率的外科急症林口長庚醫院團隊今15日發表最新研究指出發現主動脈剝離與遺傳有強烈相關性有家族病史者會顯著增加家族成員的發病風險尤其一等親的發病風險

  6. 2022年11月9日 · 進入冬天氣溫一有變化胸痛可能是要命警訊。. 彰化就有一名47歲婦人有高血壓及心肌梗塞病史日前就突發胸痛多日擔心再度心肌梗塞就醫經安排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主動脈竟已經擴張到和柳丁一般大小確診為主動脈剝離」,所幸緊急進行 ...

  7. 2023年6月8日 · 主動脈剝離發生的當下會有嚴重胸痛與後背痛下肢無力意識模糊甚至低血壓合併休克死亡率較高宋鎮宇指出B型主動脈剝離雖然死亡率較低但卻也容易影響腎臟腸道與下肢血流產生腎功能受損下肢缺血等併發症B型主動脈剝離以藥物控制血壓與疼痛追蹤觀察即可若有近一步變化或擴大才需以手術治療。 而A型主動脈剝離則以「昇主動脈置換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宋鎮宇強調,手術目的為切除發生剝離的主動脈,再以人工血管置換重建。 手術時也需要體外循環機暫時替代心肺功能,降低體溫,減少各器官的代謝率,待手術完成心臟復跳後才移除體外循環管路。 醫師提醒,高血壓、遺傳、老化是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