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7月20日 · 看完本文,不但能秒懂股票市場的專有名詞:每股盈餘 (EPS)、IPO股權稀釋交易量本益比 (P/E)、現金增資。 以及,一家公司從創業到市場上的過程(極簡版)。 不懂股票所以不敢投資? 趕快跟著我來看看吧。 來開公司賺錢分錢吧——股票、股東. 假設我們在一個叫「小灣」的原始村莊,村莊中已經有金錢的概念了,但一些資本制度還沒有發展的很完全。 由於大家都忙著出門耕種幹活,家裡常常都髒兮兮的,因此某天有個叫阿琳的人心想:「我又不喜歡耕種,不如來幫大家打掃賺錢吧。 但他一開始沒多少錢買打掃用具,又不想一個人打掃很孤單,就找幾個平常跟他一樣都遊手好閒的4個人一起過來,加上阿琳共5個人、一人出1,000元,這就成立了一家「阿琳掃地公司」。

    • 投資人有理性嗎?
    • 預期心理是什麼?
    • 動能效應是什麼?
    • 實證研究有哪些發現?
    • 若把這個動能投資策略,套用至不同國家市場,有不同表現嗎?
    • 話說回來,為什麼會喜歡統計呢?

    但 2017 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 Richard H. Thaler ,曾經做一個有趣的實驗,闡述另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Herbert Simon 所提的「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證明人沒有辦法完全理性。 Richard H. Thaler 在 1997 年 5 月於《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刊登一則活動廣告,希望大家來報名參加 “pick a number game" ,大獎是英國航空往返倫敦與紐約/芝加哥的機票。玩法很簡單,只要玩家在 1~100 中選一個整數寫在信中、寄回主辦單位,截止後將所有收到的數字蒐集起來「取平均數、再乘以三分之二 」 ,最靠近這個數字的玩家,就是贏家。 假設 5 個人參加比賽,他們選擇 10, 20, ...

    但其實台股的「菜籃族」常常搞不清楚股票上漲或下跌的原因,聽聞小道消息就跟風「追高殺低」,導致損失慘重。其實這背後有「動能效應」可以解釋,1993 年由 Jegadeesh and Titman提出,指的是股票報酬率有持續性的現象,強者恆強、弱者恆弱。

    投資人會有預期心理,預期心理又受到小道消息影響。由於小道消息的資訊傳遞像漣漪一層層擴散出去,因此股價在一定期間內呈現漲繼續漲、跌繼續跌,好像有個「動能」在持續推高或拉低股價。 動能投資策略,就是運用這種現象來規劃投資組合:買進贏家股票(漲繼續漲)、搭配賣出輸家股票(跌繼續跌)。 然而,2000 年之後的股票市場,這種動能效應似乎消失了。有些人認為是因為大家都知道這種賺錢方法,有些人認為是時機不對。但我們認為動能效應應該還存在,只是被一些「雜訊」給掩蓋,所以就撈出 1930 年 1 月到 2010 年 12 月的美國股市資料,和學生一起設計我們的「WL-LH 動能投資策略」做實證研究。

    其實這與過往的動能投資策略差不多,差別在於,我們透過美股歷史資料分析,於投資策略中刪掉一些「雜訊」:「漲幅被高估」的贏家股票,也就是動能燃料已經燒完、會開始下跌;還有「跌幅被高估」的輸家股票,因為超跌、未來會再漲回來。這兩者分別代表投資人對於市場中好與壞的資訊,呈「過度反應」的現象。 困難的是,如何判定漲幅或跌幅是否被高估?我們從「資訊擴散」的角度出發,提出一個資產價格模型。然後藉由價格模型,設計一個價格風險指標,有效地篩選掉超漲或超跌的股票,從而驗證了市場的預期心理和動能效應,也同時說明市場的不效率性。 其中相關的統計模型算式,通常大家看了就頭痛,這裡先不贅述,有興趣的朋友請直接看看我們的論文Implied price risk and momentum strategy.。 從 1930...

    我們對這個詮釋抱持懷疑,所以我們試著將 WL-LH 投資策略,套用至不同國家股市的歷史資料 (1990-2014 年)驗證,發現只要去掉「雜訊」──上漲動能燃料已燒完的股票、以及超跌的股票,無論是美國、歐洲、日本、印度等 21 個國家,都能看見動能效應,比率接近九成。 換言之,因為人們投資行為的偏誤,例如貪婪追高股價、恐懼在低點持股,而導致市場的不效率性,是超越地域、族群而存在的共通現象。 但是台股比較特別,在 WL-LH 策略下,仍看不到動能效應。 在台股歷史資料 (1990-2014 年)中,刪掉漲幅「被高估」的贏家股票、跌幅「被高估」的輸家股票後,並未找到動能效應。我們的推斷認為,台股投資人普遍容易過度預期,以及股票交易周轉率較高,可能是主要的原因。兩者都影響了模型預測「資訊擴散程度」...

    由機率跨入統計,是很自然的。兩者都是處理「不確定性」的方法體系,密不可分。 我的研究,包括前面提到市場效率性的課題,「機率」與「統計」兼而有之。透過資料分析,可以證實股市有一定程度的不效率性,也有獲利的空間。但投資仍有風險,不會因為這些研究發現就產生過度自信,所以我老婆和我還是存定存、買共同基金。再說,她的錢我也管不了呀。 【延伸閱讀】 ▲何淮中的個人網頁 ▲Hongwei Chuang and Hwai-Chung Ho (2014). Implied price risk and momentum strategy. Review of Finance 18, Issue 2, 591-622. ▲Hwai-Chung Ho and Hsiao-Chung Wang (2017). Mo...

  2. 2023年7月5日 · 股票市場是一個很奇妙的存在,根據數據,對於挑選個股的人來說,時間拉得愈長,贏過大盤的勝率只會更低。 因此作者就提出一個質疑: 「為什麼要做你『無法』證明自己擅長做的事情呢?

  3. 2024年4月10日 · 對於投資人來說,是有好處的。 我很樂見ETF的發展篷勃,它能減少個人選不慎的風險,能有效的縮小資產波動;長期持有更能隨著市場趨勢向上,享受資本利得。 ETF常見的4個錯誤認知. 不過,從這次現象中,我觀察到有些人對ETF有以下的錯誤期待或認知: 錯誤認知1:ETF定價越低,買得越便宜、越划算. 00940的定價為10元,比大多數ETF的15元,以及少數的20元、30元、40元要低很多。 但要請大家注意,定價不會影響總價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比如,你拿100萬元來買10元的ETF,可以買100張;100元的ETF,只能買10張,但是它們的價值同樣是100萬元。 定價10元的好處,就是帳面上看起來的「張數或股數」比較多,心理上感覺比較「富足」。

  4. 2024年1月26日 · 究竟興櫃跟上市上櫃股市有什麼差別? 《商業周刊》帶您一文搞懂興櫃股票的特性、買賣規則,以及投資注意事項。 興櫃是什麼?

  5. 2020年7月20日 · 給投資小白的12條建議,最重要的是「不要中途離開股市」.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蔡至誠. 獨立觀點 2020.07.20. 摘要. 最近全球股市大熱,台灣更是新進50萬散戶準備迎接這波資金行情,作者針對投資新手提出12條建議,提醒投資者最重要的原則,不是 ...

  6. 2018年7月19日 · 為什麼股市永遠只有少數人賺錢?. 一個40歲交易員的教訓:你的不自律,就是別人的新台幣. 攝影/歐陽蓉. 撰文者:狄驤. 資本主義的1001夜 2018.07.19. 當你不能自律,你的崩潰就是別人的新台幣. 說來諷刺,據我所知,市場中因為不守紀律而損失慘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