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27日 · 智慧製造. 台灣每年工安事故損失超過 30 億! 三大面向看 AI 如何幫預防工廠意外災害. TO 編輯精選快訊. 2023-07-27. 分享本文. 工廠的火災氣爆煙霧外洩事故頻傳,根據國際保險經紀人統計,過去 46 年全球發生了近 10,000 起石油化工產業損失,前 100 大事故合計造成了約 433 億美元(約 1 兆 3530 億台幣)損失。 在台灣過去 20 年間亦造成了每年至少 1 起、每起超過 1 億美元(約台幣 31 億元)的損失。 威盛電子觀察,這使得政府及業者不得不更加重視工業安全的預防,而非事後補救。 威盛電子日前舉辦工業安全管理論壇,希望協助企業預防相關工安事故,降低因火災氣爆煙霧外洩而造成事故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

  2. 2020年10月13日 · 台灣中小製造業廠區空間有限機器人工安規範嚴格需求如何解決? 現行機器人安全設備「安全光柵」守備範圍有限,且紅外線對接易不準確。 而人工智慧相機不僅不占空間,也能有效擴大守備範圍。 圖片來源:凌華科技. 除了制定相關安全法規,機器人運作的安全防護設備也相繼發展,現行業界較普遍的防護作法是採用「安全光柵」的設計,透過紅外線的無形保護區域來確保安全,當系統偵查到安全光電中斷,就會觸發警示、停止的命令,此做法適用於碼垛系統、機床、包裝機械、自動倉庫和機器設備的入口保護。 但缺點是,安全光柵的設置所佔用的廠房面積相對較大,在產線部署與使用上均缺乏彈性,此外也常發生遠紅外線對準的準確性問題,讓廠商備受困擾。

    • 半導體廠常在化學品應用發生工安意外的 2 大主因
    • 工安監測導入 Ai 視覺辨識效益不如預期?首重解決落地技術難關
    • 凌華開發 5 大 Ai 視覺辨識模組,友達實證智慧工安可用性

    凌華科技智能視覺事業中心協理楊家瑋指出,「半導體結構複雜,製程中的濺鍍、蝕刻、沉積…等環節,都會用到化學液/氣體,這些化學品在應用上一旦有作業疏失,像是管線未按規定對接,化學氣體就會溢出,或是槽車把化學液體填充在錯誤的槽、桶內,就有可能發生爆炸意外。」 不過,半導體廠為何常在「化學品應用」的作業流程上出錯?楊家瑋分享,第一個原因在於,這些化學品大都由外包廠商負責載運與填充,人員品質與作業習慣難以管控。第二個,當外包人員進入工廠,多以傳統方式管理,像是在紙本列出SOP,或是透過監控攝影機紀錄作業過程,這樣的人工管理不僅容易發生疏漏,管理人的品質也不一,因此對工安意外發生機率的遏制效果有限。 「想解決此一問題,關鍵在於化被動為主動,而 AI 視覺辨識技術就是升級智慧工安最好的方式之一。」楊家瑋說...

    儘管 AI 視覺辨識在半導體廠相當實用,但如何導入與落地可說是相當頭痛。楊家瑋分享,許多工廠想做 AI ,第一個都會先找 In House SI 工程師處理,但他們可能沒有 AI 相關專業,除了需解決既有監控系統軟硬體整合難題,還要針對各類型人/車作業流程、現場環境光線…等問題做調整,導致系統上線時程不斷延宕,浮現的效益也不如預期。 針對此一困境,凌華科技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案,對於 AI 應用預算較有限的業者,可以透過導入 EOS 系列非侵入式的 AI 機上盒,其四通道傳輸介面可與現有的監控攝影機連結,在不影響錄影的前提下,輕鬆完成 AI 升級。 另外,有意擴大 AI 效能的業者,則可採用凌華科技的 NEON AI 智慧相機,「這款產品整合了 NVIDIA Jetson Xavier NX ...

    凌華科技的 NEON AI 智慧相機已有多起成功應用案例,包含友達光電與兩家大型記憶體業者,都透過此產品在化學槽車、無塵室等領域,快速打造出以 AI 視覺辨識的智慧工安平台。 並且,為了滿足不同業者快速落地的需求,凌華也預計每年新增 5 個 AI 視覺辨識模組開發,今年在工安監測領域上,設定了動態電子圍籬、化學槽車、穿戴偵測等三大場景,協助業者強化防護機制。 除了上述 3 個工安監測應用外,第 4 個場景著重在電子設備組裝製程,透過NEON AI 智慧相機可以偵測產線人員是否依規定鎖螺絲,確保產品品質。最後一個則是 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學文字辨識應用,能應用在半導體 IC 字印、蝕刻檢測領域,降低製程不良率。 楊家瑋最後表示,現在社會與企業,...

  3. 2021年6月15日 · NVIDIA 創辦人黃仁勳在今年 GTC 21 大會宣布,公司在收購謀後,將推出大型 AI 與高效能運算(HPC)作業負載的 Arm 架構 CPU,加上 NVIDIA GPU 在市場的火熱程度,讓產業相當期待其未來發展。

  4. 2021年10月28日 · 台電未來會是科技應用產業用創新的方式提供電能與相關服務,」台灣電力公司總經理鍾炳利說。 10月21日「數位發展策高峰論壇」熱鬧展開,台電在大會中展示了如何透過雲端導入實現「能源轉型計畫」,贏得各界一致好評。

  5. 2020年9月29日 · 台積電拿下了全球晶圓代工近六成市占率老二的格羅方德Global Foundry)加上老三的聯電(UMC)也不到兩成。 無可取代,是台積電的世界地位。 因此 歷次台灣地震或斷電,國際通訊社第一通電話,不是打給總統府,而是台積電。

  6. 2021年8月6日 · 台電於 4 日舉辦電動車 V2G 充電樁暨智慧電能管理系統啟用典禮,展示全台首座 V2G(Vehicle-to-Grid)充電樁,能將電動車的電能回送給電網,讓電動車化身儲能設備,成為台灣電網的新電力來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