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2日 · 給孩子的人生造成不良影響的有毒母親」、在毫無自覺的狀況下施加精神暴力的精神虐待父親」、年老父母的照護問題等父母本身就形成巨大的壓力許多人因此身心失調飽受困擾

    • 人不只會想殺死父母,也會想殺死子女
    • 養起來輕鬆的「好孩子」,恐是引發家庭暴力或蝸居的人
    • 推薦閱讀

    夫妻倆受子女的家庭暴力、拒絕上學、蝸居在家等問題所苦,把這些煩惱悶著不跟任何人說,擔心將來心裡想不開,便產生這樣的想法─── 這種人就是典型的例子。 說到父母傷害子女的事件,被報導出來的多是不成熟或有育兒焦慮症候群的父母,將嬰幼兒或兒童虐待致死。然而,看最近的報導,感覺上,發生在已經成人的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殺人或傷害事件愈來愈多了。 比如說,二○一五年六月,日本鳥取縣發生一起殺人事件,一名六十六歲的父親,勒死了四十七歲、沒工作、跟自己住在一起的次子。這位父親二年前起就因次子惡言相向所苦,也去找警察談過。 二○一三年十二月,日本廣島縣也發生過一起七十歲父親勒死四十四歲長子的殺人案件,而長子已蝸居在家超過二十年。根據報導,長子十幾歲的時候身體變差,拒絕上學,高中就中輟。雖接受同等學力考試進入大學,...

    來到我的男性更年期門診求診的中老年患者中,有些是因壓力而憂鬱、失眠等身體失調,也有不少人壓力的主因不是父母或配偶,而是家庭暴力或蝸居在家等子女問題。雖說是「子女」,但大半都已年過二十,從年齡上看完全是個大人。這些長大成人的子女,會對父母口出惡言,甚至是拳腳相向。 而患者們都喟歎:「從小他就沒讓人操過心, 真的是個很好的孩子。明明那時很聽父母的話, 在校成績也很好……」 幾乎毫無例外。 實際上,許多成人之後,發生家庭暴力或蝸居在家等問題的孩子,都是所謂的「好孩子」, 很多人從小學到高中都非常乖巧,成績也很優秀。雙親也傾向某種固定模式——大多是家庭環境中等以上;父親認真,熱衷於工作;母親則熱衷於教育。 在不論子女父母都無可挑剔、非常普通的「好人家」裡長大的子女,會由於升學就業的失敗,或學校職場的...

    有「想殺死爸媽」的想法,很可恥嗎 —— 不!你很可能已經患有「疲於父母症候群」 書評》無人知曉的失控人生:《後悔當媽媽》與《好想殺死父母》的內在對話 【停止製造下一個鄧如雯】家庭和生育力的無上神話,讓強暴犯變成爸爸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好想殺死父母……》,由 光現出版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pxfuel,CC Licensed。)

  2. 2016年3月30日 · 許多活躍在螢幕上的日本明星其實都有自己的親生兄弟姐妹。 他們中有些是低調的普通人,有些同樣進軍演藝圈,甚至取得了一定成績。 相似的容貌背後,卻又有著不同的人生。 下面就來盤點一下那些日本名人們的兄弟姐妹。 1、櫻井 & 弟弟櫻井修、妹妹櫻井舞. 人氣組合嵐成員櫻井的弟弟、慶應大學經濟學部學生櫻井修去年參加在東京秩父宮橄欖球場舉辦的“早慶明 3 所大學橄欖球比賽”時備受關注,櫻井修在高中時代就曾作為正式選手在日本高中生橄欖球賽“花園”的神奈川縣選拔賽中獲得亞軍,展示了他的高水平球技。 櫻井的妹妹櫻井舞,畢業於成城大學,現在在日本電視台工作。 板野成美(左)&板野友美(右) 2、板野友美 & 妹妹板野成美.

    • 大谷翔平父母1
    • 大谷翔平父母2
    • 大谷翔平父母3
    • 大谷翔平父母4
    • 大谷翔平父母5
  3. 2021年7月23日 · 而在這三件事上能適應得較好的人都有些觀念上的改變其中一項是:「接納父母的選擇』,讓父母做自己。」過去父親將生活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或許已經擁有一番成就的孩子終於有能力對父親說:「換你享受你值得擁有的人生了。」

    • 要求小孩固定做家事。Ted Talk 的講者、史丹佛大學教授,同時也是《How to Raise an Adult》一書作者 Julie Lythcott-Haims 表示,小孩子若從小開始做家事,長大後比較容易成為有團隊合作能力的人,也會比較有同理心。
    • 對小孩有高期望。對小孩有合理的高期望能夠讓小孩往成功道路邁進。成功的父母會設定一個合理的高桿子,讓小孩努力伸直身體去碰觸,但又不是過高、超出能力範圍的。
    • 教導小孩人際相處。成功的父母會教導小孩如何管理情緒、懂得說「請、謝謝、對不起」,常常情緒失控或講話不得體的小孩,很招人厭的。
    • 不怕小孩失敗。父母的職責不是消除一切風險,而是讓風險降到最低。失敗是成功之母,在失敗的經驗中,小孩才能學到最多。跌倒會痛,但現在不體會跌倒的痛,以後跌了會更痛。
  4. 2021年7月16日 · 線上看. 「愛,卻從不開口」的爸爸——父親. 圖片來源:《父親》劇照. 「爸,我們需要聊一聊。 「這不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嗎? 「不,我說的是『認真地』聊一聊。 去年才在銀幕前上映的感人電影《父親》,講述著一段藉著褪去的記憶,父親與女兒重新認識彼此的故事。 獨自居住在倫敦的安東尼,隨著年齡漸長慢慢失去記憶,而個性倔強的他,拒絕了女兒 Ann 的關心與協助,不僅將女兒請來的看護拒之千里之外,也把女兒的愛越推越遠。 然而情況愈發不樂觀,面對父親令人擔心的生活狀況,Ann 決定將父親接到自己的住所就近照料。 慢慢將現實與記憶混淆的安東尼,開始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感到困惑,也逃不過最令人鼻酸的那幕:望著最親近的女兒,安東尼卻怯生生地地問:「妳是誰?

  5. 2017年6月27日 · 愛人就像一面鏡子一樣,「親密關係」是檢視真實自我的最佳修道場. VO 精選好書 2017-06-27. Photo via VisualHunt. 【為什麼挑選這本書: 《遇見一個人的圓滿》 】. 從與父母的關係,到與情人的相處。. 親密關係除了讓你感受被愛外,也讓你真真實實的面對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