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21日 · 1933年9月9日,23歲的張兆和下嫁給了31歲的沈從文。 然而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多半埋著悲劇的伏筆。 截然不同的成長背景使兩人在婚后充滿矛盾。 沈從文作為經濟弱勢的一方,心里很是自卑,表現在行為上,就是他不合時宜的「大方」。 他拒絕了女方的嫁妝,婚后還時常宴請朋友,所有的經濟重擔壓在張兆和身上,沈從文只顧著維持文人的清高。 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嬌小姐從此淪為全家的保姆,洗衣做飯操持家務,再也顧不得化妝打扮風花雪月。 沒過幾個月,沈從文就發現自己心中的「女神」變得庸俗,「婚前那麼美麗迷人,怎麼娶到家里,就變了個人? 1934年,沈從文和張兆和結婚四個多月,他遇見了自己精神上的知己——高青子。 高是他的粉絲,對其作品如數家珍。 沒有男人能拒絕仰慕自己的女人,沈從文很快就和高陷入了熱戀。

  2. 2023年7月18日 · 那麼,蔣百里為何要自盡呢? 原來,此前蔣百里花了很大精力精心制定了一份擴建軍校的計劃,以便為國家培育更多的軍事人才。 這份計劃當時也得到了高層的首肯,于是,蔣百里在全校師生大會上宣布了這件事。 然而,計劃呈報到陸軍部卻沒有了下文,蔣百里通過總統府軍事處副處長詢問此事,回答是需要研討。 蔣百里耐心地等待了一段時間,依然沒有回音,于是,1913年6月17日, 他到陸軍部找魏宗瀚,卻被告知: 「部里拿不出這筆錢支持你的計劃。 而蔣百里聽了很氣憤,說道: 「之前總統和軍事處都贊同此事。 這件事我已經在全校宣布過,不能失信于全體師生, 沒想他這句話,引來了魏宗瀚的嘲諷。 蔣百里氣得臉煞白,立馬趕回了保定。 第二天清晨5:00,保定軍校師生1000多人站在尚武堂前,聽校長講話。

  3. 2023年7月21日 · 徐達:兄弟15年,君臣18載,朱元璋的頭號干將,靠大智慧善終.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稱帝,當時徐達并不在南京,朱元璋特地派人遠赴河南,把他封徐達為右丞相、太子少傅的消息告訴徐達。. 不久后,徐達占領河南全境,朱元璋大喜 ...

  4. 2023年7月20日 · 朱高熾以太子身份監國多年,為了不引起父親的猜忌,他在朝中從來不敢拉攏大臣。 即使這樣,二弟朱高煦從來沒有放棄過對朱高熾的攻擊,朱高熾「太難了」。 在這種情況下,朱高熾要求自己的兒子們一定要謹言慎行,盡量不要給自己惹麻煩。 所以,朱瞻墡在永樂朝長到了18歲,一直非常低調。 永樂二十二年,65歲的朱棣在第五次北征蒙古的途中,病逝在了榆木川。 楊榮為了避免朱高煦奪權,命人將朱棣的遺體裝在密封的鉛罐中,假裝朱棣還活著。 然后秘密派人進京通知朱高熾,朱高熾精心布局,派朱瞻基去草原迎接朱棣靈柩,然后控制了朝局。 永樂二十二年九月初七,朱高熾正式登基,是為明仁宗。 他冊封妻子張氏為皇后,冊封長子朱瞻基為太子。

  5. 2023年7月14日 · 陳亨:輔朱元璋開國,朱棣靖難,68歲的老將,賭贏了10代富貴 2023/07/14 一、太祖濠州召萬戶,徐達軍中擢良臣 在大家的印象中,靖難名臣大多和朱棣年齡相仿,實際上,陳亨和朱棣并不是一代人,陳亨出生于元朝至順三年(1332年),他僅僅比 ...

  6. 2023年7月21日 ·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親外甥,在明朝建立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在明朝開國之后,李文忠在武將中的地位僅次于徐、常,他被封為公爵,理所應當。 那麼,朱元璋為什麼要封賞「寸功未建」的李貞呢? 這是因為李貞是朱元璋的姐夫,他是朱元璋在濠州的眾多平輩親戚中,唯一一位活到明朝開國之后的。 而本文的主人公李景隆,則是李貞的孫子、李文忠的長子,是曹國公府的「小公爺」。 換句話說,朱標、朱棣與李文忠是姑舅表兄弟;朱棣是李景隆的表叔;而朱允炆則是李景隆的表弟。 史書中沒有記載李景隆的出生年月,不過,由于李文忠只比朱元璋小11歲,朱棣又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所以,基本可以推斷出李景隆和朱棣的年齡應該相差不大,算是同齡人。 《明史·李景隆傳》記載: 景隆,小字九江。 讀書通典故。 長身,眉目疏秀,顧盼偉然。

  7. 2023年7月11日 · 公元1737年(清朝乾隆二年)九月二十五日,乾隆帝回復禮部和宗人府的奏折,同意把宜妃的棺槨葬入景陵中的嬪妃園寢。這意味著,已經去世5年之久的宜妃,終于可以葬入康熙的皇陵(景陵)了。康熙帝嬪妃眾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