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2日 · 現在或許你會想:「我好像就是定型心態無法改變了。」不過我要告訴你只要你願意必定能正面且長久地改變自己。 事實上,光是「了解」上述這兩種心態的差異,就能幫助我們抱持讓自我成長的方法來思考與處事。

  2. 2020年4月15日 · 金生珉,一九七三年生,韓國知名主持人,他從二十幾歲開始就進入演藝圈,藝人的收入不固定也不穩定,只有少部分的明星可以賺到大錢,但他仍在這行堅持努力,一直到四十歲過後,才終於在演藝圈中嶄露頭角。 因為時代改變了,所以有些人反而是到了四十歲後,才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 我認識某位四十歲女性,在大公司奮鬥了將近十五年,某天,她突然開始思考:「我到底是為何而活? 」,於是決定遞出辭呈,為自己安排一段「空檔年」(GAP YEAR)。 所謂「空檔年」,通常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為了探索自我,暫時中斷學業或事業,趁年輕時去充電的一年。 然而,她卻是在步入四十歲後,才決定做這件事。 我非常佩服她的決心和行動力,能夠毅然決然離開人人稱羨的大公司,勇敢地去追尋自己的第二人生。 這樣的勇氣,並不是每個人都有。

  3. 2020年6月30日 · 法利斯問為什麼女兒剛開始也說不太清楚但最後終於吐露是因為這樣在申請大學的資料上看起來很不錯會很有幫助她驚覺就是大人的談話讓孩子的想法一直在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得上什麼樣的大學打轉從小就這樣被訓練要追求這些 ...

  4. 2018年2月27日 · 當我們被要求做到這樣 的事情前,我們還必須先懂得如何辨認出自己當下的心情與情緒,在真的認得情緒後,我們才能在內心回顧看看自己心境發生的因果關係是什麼,有沒有前導的因素影響著我當下的心情,是誰惹了我生氣,是誰講了哪一段話 ...

  5. 2016年12月7日 · 你快樂嗎? 你滿足自己的生活嗎? 還是你覺得變老讓自己的智慧增長嗎? 還是你找到平衡內心的方法了嗎? 你會選擇什麼標準呢? 我這裡選擇了一個標準來看看自己要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我用了 Karl Pillemer 博士在自己的文章中分享的幾個判斷標準,來回答看看到三十歲時自己到底是什麼狀態呢? 第一:我是否找到了一個職業,能給我帶來內在的酬賞. 當剛念完書時,或許跟大家想的都一樣,很想要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 那什麼是自己愛的工作呢? 基本上就是你會許不會太在意薪水,但你確實很喜歡自己工作的內容,不會一直在糾結自己的去留,剛出社會的時候你甚至會幻想這會是很時間的工作。 而三十歲的時候我自己是否找到了自己熱愛的工作呢?

  6. 2020年6月24日 · 只有大海知道 49 歲崔永徽的首部劇情長片作品在台北首映前此片入選亞太電影獎正式競賽片崔永徽擅長製作人文主題的影像作品在輔大中文系求學時她深受老師謝錦的影響而後便以這位老師為題跟拍 3 年完成一部名為「謝錦」的紀錄片 ...

  7. 2020年12月9日 · 2. 用心單獨相處. 心理健康諮商師瓦爾·奧克拉伊(Wale Okerayi)說,安排時間單獨相處不容易,但只要用心, 一天30分鐘就夠了 。. 他舉例,你可以讓孩子早點吃晚餐,然後讓他們先上床睡覺或者做其他活動,然後你們夫妻單獨在另一個空間(例如院子裡)吃點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