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月15日 · 今天她要分析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這句話——當大眾罵電視臺總播些無聊沒營養的新聞時有多少人知道我們並非沒試過做國際新聞或重大新聞的追蹤報導但收視率都不佳? 「新聞的墮落」始終都是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 究竟是不長進的新聞媒體讓閱聽人只有這些無聊的新聞可看? (責任編輯:余如婕)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 對於許多公眾議題,我們要提出針砭與批判;對於弱勢族群,我們更要去察覺他們的存在。 為什麼我要特別提出這點? 因為許多新聞記者入行久了,看過、經歷過太多新聞事件,漸漸地變得過度冷靜、麻木,甚至給人冷血的感覺。 在討論新聞工作者的理性與感性時,我一再強調:一則報導,在理性的外衣下所包覆的核心內容,應是很多溫暖與關懷, 簡單地說,就是社會責任。 那才是新聞最重要的價值。

  2. 2015年7月28日 · 不需要是個前媒體記者也可以感覺到媒體記者如今已經成為一種全新的新聞類型news genre),從電視台記者說了什麼蠢話誰又抄了網友的稿子到主播的胸圍和粉絲頁人數到媒體各擁立場大亂鬥到記者過勞和加班費怎麼算然後現在還要再 ...

    • 越戰期間,60 多名的戰地記者不是死亡就是失蹤
    • 為何仍有許多記者以「戰地新聞」為志
    • 關於戰地記者這個職業
    • 台灣記者陸續前往烏克蘭採訪
    • 更多上報好文章

    越戰期間,全球新聞媒體尚未如今天這般蓬勃發展,卻也有超過 60 多名戰地記者不是死亡就是失蹤。儘管越戰結束將近半世紀,戰爭模式已和過去不可同日而語,唯一不變的就是──沒有任何採訪戰爭的方法能夠保證生命安全。戴鋼盔或穿防彈背心又如何?就像 Don McCllin 說的,那種情況下,連停下來換相機底片都要撲倒在地,否則,難不成要當個靜止的活靶。更別說那些誤踩地雷,或「上錯直升機」的記者了。

    這種工作的危險性數十年如一日,美國仍多有以「戰地新聞」為志的記者,過去以來便也靠著這些人,為人類社會見證了戰爭的毀滅性。這回,許多戰地記者基於俄羅斯武力入侵烏克蘭在即,很早就動員親赴現場,但和以往稍顯不同的是,經他們傳開的戰事圖像和訊息,還讓人看到在一場渺無勝算的抵禦中,烏克蘭人表現出來的非凡韌性,加上數以萬計烏克蘭家庭莫名所以流離失所,又再刺激了一批滿腔熱血的記者前仆後繼飛往烏克蘭,正在於俄羅斯發動這場侵略戰爭的理由,早已超脫常人的不義還近乎荒謬。 過去一個月,就算沒有上戰場,也有無數人透過不同方式鼓舞烏克蘭人。3 月 17 日慶祝愛爾蘭聖派翠克節時,有人認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就像奮不顧身驅趕蛇怪的聖派翠克;也因為澤倫斯基的猶太血統,讓人記憶起猶太人抵抗納粹的歷史,於是有猶太團體出面募款聲...

    至於戰地記者,歷來就是以一種身歷其境的方式為遠在太平國度的人們紀錄和描述戰爭的痛苦,不只坦克、戰機轟炸造成的斷垣殘壁,還包括那些淚流滿面和父母親告別的孩子,以及一批批被送往城外躲避轟炸的老弱婦孺。就像 McCllin 年逾七旬時在出版自傳中寫到:實際面對戰爭的慘狀,很少人不會動搖,眼前的景象,不只會激勵起痛苦,還會讓人感到羞愧和罪惡且不忍卒睹,儘管總有個力量逼著他去走出去紀錄死亡,但他絕不會因此而渴望自己或任何人因為戰爭死去。而他對戰爭最痛苦的記憶,正是大人們紛紛把小孩送離戰場,然後再對「我們一家不會被拆散」的承諾一一食言。

    台灣在這場國際聚焦的戰事中,陸續有媒體派出記者前往採訪,也許啟程的一刻就足已令人坐立不安,但這終究都會被具體而真誠的記者天職所消弭,藉由他們傳回來的,其實已不光是戰爭現場的新聞或畫面,還有「台灣的記者怎麼說這樣一場戰爭的故事」。戰地採訪從來不只是在處理某個「新聞事件」,那些戰爭下第一手取得的畫面,無非全是為了目擊紀錄,而不是在表現藝術,到頭來,即使是屬於那些採訪記者們個人的經歷和感受,之後也會有機會因為他們,再以其他新聞呈現之外的方式,有意義地影響台灣社會對戰爭的理解格局。

    美國跨性別選手奪女子游泳冠軍 「男性生理優勢」引爆爭議 「金髮碧眼」的烏克蘭難民被殺讓西方人哀傷 歐洲各國言詞作為凸顯中東難民遭受差別待遇 台灣、越南、香港、烏克蘭面對外來政權命運大不同 (本文經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Citi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李濠仲專欄:當烏克蘭那裡有滿腔熱血的台灣記者〉,首圖來源:The Sun Youtube截圖)

  3. 2020年3月17日 · 李良彬的掩職」,同樣能從檔案中找到破解線索1949 一份由臺中市民上呈臺灣省參議會議長的陳情書提到李良彬曾經吸收他們為地下工作人員但並未保護他們的安全陳情書裡明確寫到國防部諜報員全民日報台中分社主任李良彬等等字句

  4. 2020年7月8日 · 分享本文. 這些是 AI 生成的臉蛋,他們並非真實存在的人。 (圖片來自 This Person Does Not Exist 網站,非文中假記者的頭貼) 無論是在網路上帶風向,或者散播不實消息,「資訊戰」、「假新聞」是全球網路使用者都不可避免會遇上的問題。 在台灣,我們可能已經累積了一些經驗,例如在推特看到沒有頭貼的帳號散播的言論,就會提高警覺。 但現在就連「記者」的頭貼都能用 AI 生成,他們甚至還有看不太出破綻的 LinkedIn 與 Twitter 帳號,現在這群「假記者」、「假評論員」正在入侵英文媒體。 「假記者」製作的文章,竟也能上刊到媒體上.

  5. 關於 CO │ CitiOrange 公民報橘. 公民,在一個民主國家中就是參與公共討論、主張相互幫助、對民主政治有信心的一群人。. 《CitiOrange 公民報橘》的前身是《BuzzOrange 報橘》,2021年 9月,我們全新改版以《CitiOrange 公民報橘》的嶄新面貌,出現在社群讀者眼前 ...

  6. 2017年7月27日 · 洞見國際事務評論網很高興為各位讀者採訪到長期關注兩岸中國議題的資深記者——宮鈴希望透過她對中國社會的洞察能夠提供讀者們一些觀察中國的視角。 本文以下主要內容皆是與宮鈴訪談後的整理摘錄,內容包含了. 兩岸青年不同的國際視野,價值觀的差異. 中國目前政治控制社會、影響社會價值觀形成的狀況. 訪問末,宮鈴提供了我們一些思考:臺灣究竟在兩岸的交流當中,甚至在世界的舞台上,能夠扮演什麼角色? 如何自我期許? 兩岸的青年,不同的國際. 而在這個時候,台灣的年輕人卻越來越不敢走出去,只把眼光聚焦在中國大陸,未來的五到十年才是兩岸競爭力對決的時間點。 許多人對於臺灣人的國際觀感到憂心, 特別是看到電視節目與新聞內容與國際的連結程度很低,讓人擔憂是否臺灣年輕一輩的國際視野就在這樣的環境底下被限縮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