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16日 · 群創今天股價表現疲弱盤中最低達新台幣 12.75 元,下跌 0.7 元,跌幅約 5.2%隨後在低接買盤湧入股價跌幅收斂一度由黑翻紅 13.55 小漲 0.1 元。

  2. 2022年4月14日 · 智慧製造. 供應鏈被疫情打亂,卻能氣定神閒回應訂單!. 群創光電做對了什麼?. 邵元婷. 2022-04-14. 分享本文. 面板大廠群創光電從 2015 年便開始大力推動智慧化,建立虛實整合、聰明生產,再於 2020 年強化智慧營運,提升整體轉型。. 透過自動化、數據化及智能 ...

    • 龜兔賽跑半世紀, AMD 終於在近 5 年逐步領先
    • 專注眼前挑戰,「最強蘇媽」帶領 AMD 顛覆過往晶片設計邏輯
    • 率先開拓資料中心市場,免於跟英特爾一同在 PC 慘摔
    • 地緣政治升溫,設計製造分離將成 AMD 軟肋?

    要知道,成軍自 1968 年的英特爾,自 1992~2017 年來一直是全球營收最高的晶片大廠,但其市值在過去一年多,兩度被 AMD 超車,去年二月 AMD 市值甚至首次近逼 2000 億美元大關,這也是史上第一次 AMD 凌駕於英特爾之上。目前不僅 NASA 的火星探測器、特斯拉(Tesla)以及 5G 基地台都看得到 AMD 晶片的蹤影,美國官方研發的最新一代超級電腦,也宣布將與 AMD 合作。 回顧 AMD 身世。晚英特爾 10 個月出生的 AMD ,是由一群與英特爾創始元老以及交情匪淺的工程師成立。AMD 創立之初便以英特爾為假想敵,一心以推出更強大的晶片為目標,但在 1997年代左右,英特爾的 CPU 在全球的電腦有超過 8 成市占,是 AMD 的十倍之多。一直看不到對手車尾燈的 ...

    蘇姿丰又被業界暱稱為「蘇媽」,就任 AMD 的 CEO 後,其強勁的領導能力叱吒了全球半導體界。 據《商業內幕》引述,蘇姿丰的工作哲學是:「當一切一帆風順時,人們並不需要你。挑戰逆境才有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作為台裔移民,蘇姿丰在 2 歲時跟著出身台南的雙親移居紐約。在數學家父親與創業家母親的訓練與啟發下,蘇姿丰一路在美國斬獲傲人的學經歷。 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她,先後待過德州儀器、 IBM 以及飛思卡爾半導體(Freescale Semiconductor),最終在 2019 年,憑藉復興 AMD 的功績,躋身全球最高薪執行長,不僅是台裔之光,也是第一位奪得此頭銜的女性 CEO 。 向來樂於接受挑戰的蘇姿丰,如何將 AMD 從瀕死之際救回?蘇姿丰一上任大刀整頓公司業務、斷捨離短期內看不見成...

    而 AMD 另一能挑戰英特爾寶座的關鍵,得歸功於蘇姿丰的另一項舉措:另闢新戰場。 一月底, AMD 發布今年第一季度的預估銷售額為 53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 10%,但消息一出後,股價卻仍上漲 1% 多,原因在於反觀對手英特爾,其第一季預估銷售額為 110 億美元,亦即其業績將比去年同期下跌高達 40%。 這兩家宿敵皆因爲將產品押注在 PC 市場,而自去年底飽受景氣衰退之苦。市調諮詢公司 Gartner 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 PC 市場的出貨量下跌 28.5% ,是自 1990 年代最大幅度的衰退。 去年第四季,AMD 從 PC 市場中挹注的晶片收入相較前年同期減少了 51%,英特爾則是年減 36% ,但因為其收入的基數較大,在 PC 市場摔車的力道也比 AMD 更大。 AMD 相形之下...

    儘管 AMD 聲勢看漲,但目前擺在眼前的並非全是利多。 2022 年 10 月美國政府對在中國銷售的晶片實施出口管制,而中國市場占 AMD 25% 的總業務。另外美國國會還批准了超過 500 億美元用於補貼美國在地的半導體製造工廠,這將有利於英特爾大舉建廠、充實美國本土半導體供應鏈的策略。 過去 AMD 設計與製造分離的策略,被視為是挑戰英特爾巨人的利器。因為無工廠、專注設計的輕資產體質有助於公司能更靈活變更產品策略,好快速符合市場需要。 但在半導體被視為戰略物資的現代,沒有製造產線、自給自足的供應鏈,優勢恐將變成劣勢, AMD 如何解決此課題好能繼續與英特爾進行下半個世紀的對決,還有待觀察。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來源:《CNBC》、《商業內幕》、《Foutune》1、《Foutun...

  3. 2016年9月5日 · 台面板廠群創人才是我們的重要資產. TO 編輯推薦觀點. 2016-09-05. 分享本文. 【為什麼我們關注這則新聞去年第二季開始面板的報價一路跌下不過從今年的第二季開始面板的報價持續上漲有出現廠商釋出訂單全滿的消息也有產能滿載至第四季的情況出現而以報價持續上漲的情形來看員工的加薪的幅度到明年更被看好! 這股趨勢是否能持續下去,我們可以多加期待及關注。 (責任編輯:張瑋倫) 有網友在ptt上發文,標題叫做「包子今天調薪? 」,還以為是什麼笑話,還是有人太餓發錯版,後來仔細看過後才讚嘆自己的愚蠢,原來,這個「包子」是科技產業人士所用的外號,因為和群創(3481)合併的奇美曾經賣過包子的商品,所以在科技業中才被取了包子這個綽號。

  4. 2019年2月18日 · NVIDIA 此前對本次財報預期的下調,使得這次 2018 第四季度財報雖然在各類主要指標上都大大低於過往表現,卻仍然超出了分析師預期。 而市場更是成功從中找到各種積極因素推動其股價在盤後一度大漲近 10%。 財報顯示,2018 第四季,NVIDIA 營收和淨利潤都出現同比大幅下跌。 這一季度營收為 22.05 億美元(約 662 億新台幣),比去年同期下滑 24% ,比上期下跌 31% ,淨利潤 5.67 億美元(約 170 億新台幣),比去年同期大跌 49% ,比上期下跌 54%。 NVIDIA 主動提前下調了營收指引,此前的公開信中,該公司將指引下調為 22 億美元(約 660 億新台幣),讓這次的表現略好於預期。

  5. 2024年1月31日 · 2024-01-31. 分享本文. 儘管上調人工智慧 (AI) 晶片銷售前景,處理器晶片大廠超微 (AMD) 2024 年第一季財測遜色,受此利空打擊,AMD ( AMD-US) 盤後股價崩逾 6%。 Q1 財測 v.s. 華爾街預測. 營收:約 54 億美元 ±3 億美元 v.s. 57.7 億美元. 調整後毛利率:約 52% v.s. 52% AMD 執行長蘇姿丰 (Lisa Su)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AMD Instinct 圖形處理器和 Epyc 伺服器處理器創紀錄的季度銷售,推動 AMD (去年) 第四季的營收成長。 不過,蘇姿丰預計 2024 年需求環境將持續複雜化。

  6. 2023年9月15日 · 2023-09-15. 分享本文. 生成式 AI 運算不可少的 GPU 會缺貨到什麼時候呢? 國際權威金融雜誌《巴倫週刊》消息指出:「至少到 2024 年初才可能緩解。 」另外像 NVIDIA 頂級 AI 晶片 H100 這種熱門商品,即便幾個月前就下訂,最快也可能得等到明年第二季之後才能到貨。 正當市場一片喊搶之際,卻有家新老神在在,早就備好 GPU 存貨,並已經在預備明年第三季之後的 GPU 採購計畫,他們是 CoreWeave 。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 這間獲得 NVIDIA 重押的新,儘管 2017 年才成軍,卻迅速成為矽谷科技巨頭的眼中釘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