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18日 · 鉅亨網. 2023-09-18. 分享本文. 網家8044-TW)(PChome18日指出看好訂閱式消費時代來臨旗下金融科技公司 21st FinTech廿一世紀數位科技攜手華碩2357-TW首度推出華碩筆電訂閱方案」, 訂閱週期為 12 個月,藉此擴大搶食電競、直播市場 。 少額費用就能享受 4 大整合服務. 此為 21st FinTech 去年首度推國內首見「iPhone 訂閱方案」後,再次推出的全台獨家方案,「華碩筆電訂閱方案」訂閱週期為 12 個月, 消費者僅需支付少額月付款,即可享有無卡分期付款、專屬裝置保障,並承諾隔年快速安排換新機、回收舊機的整合服務 。 訂閱經濟興起,汽機車、化妝品都適用.

  2. 2021年1月11日 · 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將在 1 月 11 日到 1 月 14 日登場受疫情影響首度改採線上方式舉行除筆電品牌廠華碩2357-TW)、微星2377-TW將在展期舉辦線上發布會外面板大廠群創3481-TW也宣布將透過線上展覽平台展出一系列顯示器解決方案更將首發 65 吋 4K 電競電視。 群創表示,因應後疫情時代加速宅經濟、智慧終端應用等商機持續發酵 ,將在 CES 展出 全球首款電競電視 、8K 電視與一系列高階顯示器等產品,其中,65 吋 4K 電競電視具備可支援 VRR 刷新率高達 240Hz,另外也將展出採用 新世代 MiniLED 背光顯示技術 的 120 吋 8K4K 高階電視、65 吋 8K4K 薄型化電視等。

  3. 2024年4月26日 · 分享本文. 早於生成式 AI 浪潮興起的時間點華碩在 2019 年 11 月就成立了智慧物聯網事業群AIoT BG) ,這是異於過往消費性硬體產品如手機、筆電、主機板的新事業群與產業發展路徑,從原本的 B2C 逐步開展工業市場進到 B2B。. 本集全新一週專訪華碩全球 ...

  4. 2023年8月21日 · 華碩全球供應暨智能生產管理中心智能製造處廠長林威良指出透過完整的智慧化功能樹林廠的 SMT 生產力提升 20%、PCBA 直通率提升 20%,報廢率降低了 14%。 5G 高速率、低延遲、大連結,可精準定位與大量傳輸影像. AMR 物料搬運與 AR 智慧眼鏡系統,都需要有與以往不同的傳輸技術,像是不斷移動的 AMR 需有精準定位,AR 智慧眼鏡則需傳輸大量影像資訊,5G 的「高速率」、「低延遲」和「大連結」特色,則可滿足此需求,林威良就指出,AMR 搭配 5G 可省掉一半的搬運人力,5G AR 智慧眼鏡也減少 50% 的人力操作時間,大幅提升巡檢效率。

    • 第一部曲:華碩自己先智慧製造升級,重新打造新品牌價值
    • 第二部曲:推出台智雲服務平台,完全雲原生的公有雲服務商
    • 用最高等級運算規格,與市場一爭高低
    • 第三部曲:強化雲端資安品質,也要堅若磐石
    • 未來的華碩:持續關注 Ai 、5G、區塊鏈帶來的技術商業縱效

    「華碩的智慧製造布局可以從『內』、『外』兩個面向來看。」華碩 AIoT 事業群處長彭愷翔指出,2009 年華碩決定專注於品牌發展,由於產品品質與上市期程是品牌經營的重中之重,因此 2013 年智慧化成為製造業趨勢後,華碩認為應該強化此層面的能力。 一連串的布局隨之啟動,除了在內部成立超過 200 人的 AI 團隊,把 AI 賦能到產線上,至於在對外部分,華碩則將觸角延伸到供應鏈。華碩的供應商數量超過 300 個,行業別包括金屬加工、塑膠成型、電子組裝,這三大產業也是台灣製造業的重點領域,透過華碩智慧製造解決方案的導入,供應鏈管理效益可以進一步提升。 彭愷翔舉例,以往供應商出貨時必須先做 OQC,收到貨的華碩再做一次 IQC,「這一來一往的重複品檢,耗掉了大量時間成本,導入華碩解決方案後,因為...

    2019 年是華碩發展雲端相關技術與事業的關鍵年份,華碩雲端暨台智雲總經理吳漢章點出,華碩在雲端領域早有布局,只是以前都是針對服務產品使用者的雲端建置。 2019 年華碩協助國研院國網中心打造台灣超級電腦「台灣杉二號」,進一步累積出 AI 與雲端整合的專業能量,之後華碩將此能量具體化,投資成立台灣智慧雲端(台智雲)。與華碩既有的雲端平台不同,台智雲是完全符合雲原生理念與架構實作的公有雲服務商,他接著解釋,「台智雲可以在AIHPC高速運算基礎上提供各種製造業需要的智慧化服務。」

    「台智雲的AIHPC高速運算有三大優勢,包括高效能、低門檻和節能減碳」,吳漢章指出,由於採用全機原生 AIHPC 架構,台智雲在運算資源、儲存容量、網路速度都是最高等級,此外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與隨選即用雲服務,則讓製造業者可以輕鬆上手使用,在節能減碳部分,台智雲高達 48% 的節能效益,可協助企業推動 ESG。這三大優勢結合台智雲的區塊鏈應用、大數據分析、聯邦式學習、機器學習、資安防禦…等服務,製造業者就可順利進行智慧化布局。 吳漢章也指出台智雲的特色與價值在於可以解決第一線製造廠的各種問題,不管是資料整合、供應鏈管理,台智雲都有能力協助。首先是某全球製造業者因廠房分散,各廠之間的資料無法共享,且沒有統一平台,再加上在地產線人員訓練不足,導致產線上的瑕疵檢測效益不佳,「後來這家客戶透過台智雲...

    除了各種加值服務外,資安也是製造業導入智慧化系統的重點議題,「這幾年OT系統被駭的事件頻傳,製造業更是越來越重視資安防護。」華碩電腦伺服器事業部總經理暨資安長金慶柏說。 金慶柏表示,以大量設備聯網的系統基礎的物聯網架構,如果沒有完善的防禦思維和機制,將來勢必成為企業的資安破口,「尤其是佔台灣 GDP 30% 的台灣科技製造業如果被輕易入侵,將造成重大損失。」為了強化資安機制,政府在過去20年已經有完整計畫,再加上產業對此也高度重視,在產官兩端的聯防策略下,他認為台灣的資安強度已不遜於歐美國家。 華碩長期經營雲端事業,對資安的重視程度非常高。「我們很早之前就在內部成立橫跨一級部門的資訊安全委員會,成員包括三位董事會成員,每個月討論資安策略。」之後資安委員會又在華碩內部成立數位安全處,除了推動政...

    對於製造業數位轉型的建議,吳漢章認為雲端已是大勢所趨,企業可以依照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雲端架構。「製造業由於產品配方、機台參數的關鍵資料眾多,全部上雲難免會有疑慮,利用混合雲進行資料分級是目前多數業者的主流作法。」對此作法他也提醒業者可以密切觀察AI 、5G、區塊鏈等三大技術,5G 的高速傳輸將讓雲、地兩端系統的資料匯流更快速,AI 則可提供多種智慧化服務,這兩大技術的整合將讓製造系統出現全新面貌。至於談了多年的區塊鏈,這幾年已經開始落地,具有不可竄改特色的區塊鏈技術,可以大幅降低供應鏈中的信任成本,優化管理效益,就如前文所敘,目前華碩已將此技術與雲端結合,並有相關成功案例。針對AI 、5G、區塊鏈三大技術,華碩正逐步強化研發力道,未來將與各種服務整合,協助製造業打造智慧、安全兼具的雲端平台。...

  5. 2024年3月27日 · 華碩推出的第三套智慧工廠解決方案是 5G 智慧眼鏡管理系統此系統有兩大應用場景第一是遠端協作員工在培訓階段或執行設備維護查修工作時可透過眼鏡上的鏡頭將現場影像狀態傳送給後台的專家由身在遠端的專家協助指導排除問題。 第二是同樣適用於巡檢工作的行動戰情室,智慧眼鏡可擷取維修設備上的 QR code,從後台讀取設備資訊,提升維修工作的精準度與效率。 工安是工廠運作機制的重要考量,華碩推出的5G EHS智慧工業安全平台,採用 5G 和 AI 影像辨識技術,全面升級安全系統。 此平台的亮點是「智慧看板」功能,可將人機協作風險、作業安全問題和防護裝備使用情況,轉化為即時量化數據,並透過自定義風險係數與即時告警系統,在安全問題發生前先行預警,有效保障工作人員的安全。

  6. 2023年6月7日 · 在日前由 TechOrange 科技報橘與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共同主辦的智慧大工廠論壇台中場華碩電腦智慧解決方案事業部副處長辜英憲便分享製造業應用 AI 轉型升級的諸多實例 。 辜英憲指出,AI 應用的基礎是數據,而在生產現場可以蒐集到的數據有很多,包括機台設備的振動頻率和聲音、監控攝影機影像等,多元數據搭配不同的 AI 模型,就可以應用到工廠的各個環節。 而 AI 智慧生產技術可以運用在「機械之母」工具機哪些環節? 辜英憲表示,「 包含設備監診,生產品質檢驗,以及監測人與機器操作間的危險性動作等。 透過人工智慧的助力,工具機能夠透過數據的運用而加值,幫助廠商將傳統生產方式轉為智慧化、服務化的商業模式,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