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0月13日 · 你也覺得一貫道是邪教嗎?. 解密蔣光頭 40 年前如何靠「抓邪教得獎金」制度洗腦台灣人. BO 享讀沙龍 2017-10-13. 【為什麼要挑這本書:《 台灣時光機 》】. 如果你也認為一貫道是邪教,不妨看看這位被國民黨密員告密的桃園女工,你會發現台灣社會很多 ...

  2. 2019年1月28日 · 維基百科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網站之一不只擁有約 3,300 萬註冊用戶、3,250 萬活躍編輯,每天還會出產 600 篇新文章(英文版本)。 維基百科甚至能轉換成近 300 種語言閱讀造福許多 抄功課 汲取新知的人們。 但你可能從沒想過維基百科是個非營利組織但翻開 2017 年的 財務報告 會發現維基百科的當年收益竟高達 9,100 萬美金(約 28 億台幣)。 標榜文內無廣告和使用完全免費,維基百科哪來的 9,100 萬美金,他又是怎麼度過這麼長的歲月不垮台的呢? 不靠廣告活,維基百科 95% 收益來自捐款. 維基百科的秘密就是捐款。 維基百科底氣足,不用廣告賺錢,也不與大公司合作,活了 18 年純粹是靠人類積沙成塔的捐款支援。

    • 和母親一起編輯百科全書,啟發了 Wales 對知識的熱情
    •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斷找尋更好的機會
    • 自己親自嘗試過,才知道自己的設計有什麼問題
    • 善用群眾的力量,讓「一般人」也能看到「學者」的盲點
    • 不需要向特定的對象要錢,才能持續保持中立

    和很多創業家一樣,Wales 會創辦維基百科,是因為小時候受到家人啟發。 Wales 在 1966 年出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父親是在雜貨店工作,而母親和祖母則負責管理一家小型私立學校。由於母親和祖母的影響,Wales 從小就培養了愛看書的習慣。 在他 3 歲那年,他母親買了一套百科全書給他。在那個時代,一整套百科全書要價不斐,很多家庭都要分期付款才能負擔得起。Wales 沒有辜負母親的一番心意,在成長的過程中,他愛上了這套百科全書。 每年,百科全書公司都會將一些「更新」貼紙寄給客戶。例如,在阿波羅 11 號成功登月後,客戶會受到「月球」的更新貼紙,標註什麼時候人類成功登陸。Wales 在收到貼紙後,都會和母親一起更新他們的百科全書。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Wales 發現了幾個問題。首先,每年...

    1994 年,Wales 到芝加哥的一家證券公司上班,用他熟悉的數學模型,去預測股票期貨的價格。這段時間也正是網路開始普及的年代,一家名為「網景」(Netscape)的軟體公司推出了同名的瀏覽器,讓一般人可以更方便的上網。 1995 年網景在首次公開募股(IPO)中取得非常好的成績。這讓在做期貨買賣的 Wales 發現,網路產業是受到投資者重視的。因此,在大學中學過寫程式的 Wales 決定要寫出自己的瀏覽器。 在寫瀏覽器的過程中,Wales 發現因為網路的盛行,網路廣告的需求開始快速攀升。他因此決定要改變方向,做一個可以販賣廣告空間的入口網站(類似雅虎),而這家公司名為 Bomis。 Bomis 讓使用者將不同網站歸類到不同主題下,而其他使用者就能夠在不同的主題下面,找到這些網站。所以,越...

    三國時代的曹植七步就成詩,但在 Wales 規劃下,要在 Nupedia 發文卻要經過七道嚴謹的關卡。想要發表文章的人,要先提出「主題」給編輯團隊審核。然後在寫的過程中,Nupedia 會找來對該題目有深入研究的學者們來審查這篇文章,就好像寫論文一樣。 Wales 認為,在這樣嚴格要求下,才能產出和專業百科全書一樣水準的內容。有了好的內容,他就可以吸引足夠的使用者,然後在有了流量後,就可以繼續靠著賣廣告賺錢。 但現實和理想總是有很大的距離。在最初的幾篇文章發表後,就有使用者投訴其中一篇文章涉嫌抄襲。Wales 忽然驚覺,就算他們的流程多麼嚴謹,還是沒辦法避免這個問題。 除此之外,Wales 還發現了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因為他們嚴格的把關,要產出一篇合格的文章要花很多的時間。在 Nupedia ...

    Wiki 是夏威夷文,原意是「快速」。它是 Ward Cunningham 在 1995 年開發的團隊協作軟體,主要的功能是讓一群人能夠共同編輯同一份文件。Wales 看到了這個工具,就想要利用它來改變 Nupedia 的審核流程。 Wales 認為,要讓更多人願意貢獻文章,就需要放寬審核條件。但如果要將文章的品質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就需要讓很多「一般人」來給意見。他相信,只要夠多的人看過這篇文章,就一定能夠找出問題,包括它有沒有涉嫌抄襲。而 Wiki 能讓這個構想成真。 考量到目前在 Nupedia 發文已經審核的人都是學者,可能會對一大群「一般人」給意見有所抗拒。因此,Wales 決定另外建立一個名叫 Wikipedia(維基百科)的網站。2001 年初,維基百科正式上線。兩週後,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最初的發展,和 Nupedia 一樣都是依賴 Bomis 提供經費。但是在 2001 年美國網路泡沫爆破之後,Bomis 和很多網路企業一樣陷入困境,因此無法繼續支持下去。 於是,Wales 要開始思考錢從何來。以維基百科的流量,其實 Wales 可以選擇賣廣告。但是他覺得廣告可能會影響團隊往後對文章主題的偏好,例如:一篇討論秦始皇的文章,從廣告的角度來說,一定不如討論參觀秦始皇陵的文章來的好。因此,為了要賣出更多的廣告,他們就有可能會偏愛特定的文章,但 Wales 認為這對一本百科全書來說,是不健康的。 另外,Wales 也避免向特定組織或集團要求大量捐款。這樣日後網站上刊登任何文章,就不需要顧慮到捐款者的想法。。於是,他決定要靠小額捐款來維持維基百科的營運。在第一次募款活動中,W...

  3. 2016年12月5日 · 而國家又是什麼? 這是想擺脫今日困境的台灣人必須認真面對的議題。 本文從國家要素及法律的角度出發,帶領大家重新認識台灣目前的處境,以及思考我們的「國家」之路該何去何從。 (責任編輯: 蔡沛宇) 文/ 獨立這邊請. 在代表民進黨的蔡英文當選總統後,一連串外電報導各國政府表達祝賀之意,有些國外電視台並誤植為當選「台灣共和國」總統,而幾個國外觀點也被提出,包括為什麼各國政府不承認台灣? 是不是應該改變國際上被普遍實踐的「一個中國」? 同時更有一些國家例如在英國和美國由個人發起連署,要求其政府說明對台政策並承認台灣。 其中英國政府在近日因連署跨過萬人門檻,正式回應表示其長久以來的見解,不承認台灣的主因就是「 台灣並不是一個國家 [1] 」。

  4. 2018年12月17日 · 80 年代末的世界可以形容為第三波工業革命在前網路時代達到鼎盛的時期資本主義尚未面臨到現在的問題經濟上人們財富快速累積政治和社會則在這個背景下而人心思變新一波的典範轉移箭在弦上台灣與全球皆然右為時任美國總統雷根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眾領域這還是個全球人口只有44 億的世界,也就是只有現今人口的 2/3,全球化正要開始,中國還沒「富起來」,美國總統還是演員雷根(Ronald Reagan)。 很巧的,雷根出身的好萊塢似乎是全球想像中的應許之地。 要以一個名詞形容此時的時代精神(zeitgeist),除了「樂觀」應該找不到第二個更適合的字眼。

  5. 2017年9月20日 · 日本國內掀起了「尊王攘夷」的革命,要重新擁戴天皇以抵抗外敵入侵。 面對內憂外患的空前危機日本卻能成功地脫胎換骨躋身世界列強就是靠著多位維新志士推動改革——英雄造時勢但時勢也造了英雄能夠改變命運的始終是」,從這些關鍵人物身上也許可以找到值得同樣在大國夾縫求生的台灣借鏡的道路。 而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就是奠定日本現代化重要基礎,卻一輩子被當成「奸臣」的爭議人物:大久保利通。 (責任編輯:林芮緹) By 東洋文化協會 - “幕末・明治・大正 回顧八十年史 , パブリック・ドメイン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 【 誰是大久保利通? 大久保利通曾經是西鄉隆盛的親密戰友,後來兩人卻因為對改革方向的不同主張而翻臉,甚至兵戎相見。

  6. 2015年2月4日 · 維基 解釋:使用「Mayday」作求救訊號源自 1923 年一個名叫 Federick Stanley Mockford 的英國人。 當時他在英國倫敦的一個機場任無線電高級通訊員。 機場要求他提出一個簡單明瞭的字,給所有機師及地勤工作人員在緊急時求救。 當時機場的飛機多數來往法國巴黎,故此他提出法文「Venez m’aider.」的「m’aider」,並改為音近的英文單詞「Mayday」。 據《 警醒 》整理,在無線電發明前,18 世紀船員開始運用「打旗語」來求救;到了 19 世紀 40 年代,通訊科技突飛猛進。 塞繆爾·莫爾斯(摩斯)發明了莫爾斯電碼 ( 摩斯密碼),電報員可以用發報機將信息透過電線傳給對方。 20 世紀初 Mayday 公定為國際求救訊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