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3日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李盛雯/台北報導. 2022年歷經罕見的股債雙殺,投資人高度關心新的一年是否有新氣象,去年底歷經美國聯準會等國際重要央行完成2022年最後一次利率決策,讓全球資金對2023年重新定錨,值此際,投資人想問2023年金融市場該怎麼看 ...

  2. 2024年5月31日 · 如何在短時間快速評估客戶的信用風險,不僅幫助銀行因應疫情這種緊急狀況,對加快服務推出的速度,也扮演重要角色。 透過AI機器人,可讓銀行在貸前關鍵7分鐘內就掌握客戶狀況,將數位盡職調查與客戶KYC進行15等評等分類。 在貸後審查方面,也可快速追查企業客戶的營業狀況、標的物狀況、是否有停業等,讓銀行可以在貸前、中、後省下大量人工審核時間,順利將30天人工作業縮短至端3天作業程序。 林美玲強調,以「Open Data數據加值應用」作為企業核心,將台灣法人歷史資料庫與深度學習後的智能化資料擷取技術,應用於金融業相關情境。 業者分享,六年內已取得三項發明專利,包括企業族譜歸戶洗錢合規流程機器人發明專利、實質受益人稽合處理裝置發明專利、稽核合規處理裝置發明專利 。

  3. 2023年9月29日 · 如果短時間海嘯警報,目前機制為透過防空警報系統進行海嘯警報發放,以及早進行避難逃生。 照片來源:基隆市消防局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4. 2023年12月28日 · 侯友宜提到,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14年新低,只有1.42%,也是金融海嘯以來最低的紀錄,國發會公布的景氣燈號,今年10個月裡面有9個月是藍燈、是低迷的,也不要在那邊說GDP多好,講了半天,低薪、高通膨、高房價,人民沒有享受到經濟成果。

  5. 2022年10月28日 · 近期台股9月重挫11%,金管會昨 (27)日公布,金融業持有股票部位單月大減5055億元,除了市價減損的自然蒸發,主要是國銀大賣台股1365億元,所以不止是外資,大家也會跟著賣超台股,形成了雪上加霜的窘境;有特別觀察今年下半年以來,只要外資買超超過100億元的時候,隔天常常就會開高走低,或者是開低走低。 前天外資開始買超27億元,昨天買超104億元,今天剛好是週五,於是產生了賣壓,觀察昨日外資買超的股票裡頭:聯電、華航、新光金、華新、長榮航、友達、台玻、華通、台積電、永豐金,以上是前十名;後面是宏達電、合晶、中石化、長榮、京元電子,15檔裡頭,航運3檔、晶圓2檔、金融2檔,其實都是佔權值的股票。

  6. 2023年10月7日 · 大家非常清楚、心知肚明,而世界銀行已預警,亞洲將面臨50年未見的經濟海嘯。 郭台銘呼籲,大家真的要反思,台灣未來何去何從? 老百姓未來要如何安居樂業,台灣會不會走向菲律賓?

  7. 2024年5月3日 · 賑災基金會表示,民眾如果還想至金融機構辦理國內匯款及無摺存款作業,請配合銀行營業時間於今日下午3點30分前辦理完成。 實體或網路ATM轉帳則至午夜11點59分截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