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19日 · 先前五寶爸因不堪負荷女兒醫藥費上網籌錢引發外界關注,然而像五寶爸這樣生的多、養不起的弱勢家庭在社會上其實還有很多。. 日前一則遊民 ...

  2. 2021年1月28日 · 台中市五寶爸的小兒子7個月大男嬰,因燙傷目前住院治療中, 台中市社會局今天表示,經過社工會同檢警家訪調查,確認是媽媽在幫男嬰洗澡時 ...

    • 依賴長子、忽視次子、寵愛么兒
    • 期待「被拖累也無所謂的小孩」來照顧
    • 作者|平山亮、古川雅子

    另一方面,研究當中的確有很多內容和一般人對老么的看法相符,認為「老么最受寵」。報告中顯示,老么長大成人後,父母往往還是把他們當成「小小孩(Baby)」,總是想要照顧他們,覺得他們是孩子當中和自己最親的。不過還是有不少報告顯示結果並非如此。 從這些研究結果反而可以得知,父母對排行中間的子女的看法和一般人的認知完全一致。因為幾乎所有研究都指出,這些子女最不受父母關注,而且他們自己也感覺得到這一點。這個看法的一致性,在報告中比關於老么的認知還高。 以子女的「成就」為例。父母會希望長子是「成材的哥哥」,可是孩子長大以後,他們要是發現次子在學業和事業上都有更亮眼的成績,也可能見風轉舵,把「依賴對象」換成次子。當然,為了讓長子成為「成材的哥哥」,父母的「投資」絕對不會手軟,所以最後長子也可能如父母所願獲...

    父母對子女的偏愛,不僅代表情感上的偏好,還含有另一項意義,那就是「將來要讓誰來照顧自己」。如果父母已經決定老後最想依賴的孩子,而且也會要求這個孩子照辦的話,兄弟姐妹間的「差距」就和父母息息相關。原因如前所述,是由於接下照護父母重擔的手足往往會陷入困境,和兄弟姐妹間的「差距」更會日漸擴大。 首先浮現在腦海裡的是性別。前面也提到過,選擇符合照顧期待的對象時,女兒比兒子更容易出線。偏愛女兒乍聽之下「還可以接受」,可是如果有好幾個女兒的時候怎麼辦?相反地,如果沒有女兒,全部是兒子的時候又該怎麼辦? 這麼說可能讓人聽了不舒服,可是根據我個人先前的研究,父母的照顧期待容易指向「被拖累也無所謂的小孩」。 持平而論,其實父母並不一定有很清晰的想法,認為「這個孩子被拖累也無所謂」,只是他們的確會有優先順序,認...

    平山亮:1979年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博士,專長為家庭與生涯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現任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福利與生活照顧研究團隊研究員。 古川雅子:1972年出生於日本栃木縣。上智大學畢業,現為報導文學作家,寫作題材主要是與癌症‧失智症共處、科學與社會、震災與群體等。目前也為雜誌《AERA》的專欄「現代肖像」執筆。 本文經授權轉自聯經出版公司《手足風險:當我們慢慢變老,兄弟姐妹究竟是我的資產,還是負債?找回親情與現實的平衡點》(原標題:當父母這道「防波堤」決堤時) 責任編輯/陳憶慈(相關報導:過年要包多少給爸媽?心理師:重點不在數字,是藏在華人家庭的2道陰影讓人有壓力|更多文章)

  3. 2017年12月18日 · 造成小孩常生病的5大情形. 1、先天免疫力低下. 患有嚴重的聯合免疫缺陷症的「泡泡男孩」免疫系統不起作用,終身住在特製的隔絕罩中。 (圖/翻攝自 youtube ) 2、過敏的寶寶. 因為過敏兒的黏膜比較容易受損,別人的感冒一下就好,他卻容易引發後續的感染,病程拉得比別人長。 3、飲食不均衡,導致營養不良. 偏食的寶寶特別會如此,可能是食量偏少或是食材不夠多樣化,造成免疫力不如人。...

  4. 2021年10月17日 · 第一:面對父母的焦慮與貶低,採取尋求父母認同的方式回應。 有一些孩子在父母的焦慮綑綁之下,採取了尋求父母認同的方式回應, 他們期望自己能得到父母的要求,得到父母的一句稱讚,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 第二:習慣照顧父母的情,無法放置不管。 在父母的不斷要求之下,他們覺得自己有義務要滿足、照顧父母的情緒,無法將他們的情緒放置不管。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的自我常常被父母給掏空,...

  5. 2023年11月16日 · 日前有名「5寶爸有兩間房產,原本希望能替每位孩子都拚一間,讓他們不為居住問題而苦惱,但按照目前台灣的房市行情,房價似乎只會越來越 ...

  6. 2017年9月26日 · 我下面提出個「要」和個「不要」: 1、要教孩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 從小讓孩子自己去解決自己的事務,讓他們明白,任何人都別想推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