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14日 · 民事法院的三種侵害類型分類. 近來民事法院實務上基本上沿用上述大法官釋字603號解釋作為對隱私權保護範圍的界定只是將隱私權的侵害類型更細分為下述三種私生活的侵入. 私事的公開. 資訊自主的侵害. 私生活的侵入的類型就像是未經他人同意將他人談話錄音 [1]、拍攝私人場域活動 [2]、在他人車上裝GPS衛星定位追蹤器 [3],竊錄他人幽會情節 [4],未經同意破門而入 [5]等等。 至於對「私事的公開」,就像是未經同意公開他人情書、日記、病歷、薪資、自拍性愛光碟 [6]。 最後對「資訊自主的侵害」的類型,舉例而言,就是在爆料公社爆料他人姓名、年齡、婚姻狀況、家庭排行 [7];洩漏個資,如住址、電話、身分證字號及護照號碼等等 [8]。 隱私之合理期待.

  2. 2017年7月6日 · 因此只要法律限制到人民上面三個範圍的權利就有可能侵害到人民的隱私權舉例而言透過錄影設備監控他人自然會與個人資料行動紀錄行車紀錄的控制相關可能侵害到人民的隱私什麼時候會侵害到他人的隱私

  3. 2021年9月5日 · 法操司想傳媒根據新聞報導2020年間南投某高中爆出男學生性侵同學還以自己的爸爸是警察威脅被害人不得聲張被害人不堪長期受辱終告訴家人由家人帶至派出所報案。 後來事件在網路上遭網友爆料後引發群情激... 評論 2021/02/11 16:00. 法操》《大佛普拉斯》:偷看別人的行車紀錄器會觸法嗎? 法操司想傳媒《大佛普拉斯》是2017年由導演黃信堯執導,莊益增、陳竹昇、戴立忍主演的台灣電影,導演透過片中小人物的故事,呈現台灣社會各階級的樣貌,黑白和彩色畫面暗示有錢人的世界和社會底層,可說從基準點... 社會 2020/10/13 11:25. 醫師娘外遇判免賠 小兒科名醫「被出軌」卻慘遭起訴...

  4. 2012年10月1日 · 新版個資法上路4個重點8大案例認識網路個人資料保護問題. 小治 發表於 2012年10月01日 16:00 收藏此文. 官方頻道. 影音頻道. IG帳號. 新版個資法已於今年10月1號正式上路其適用對象包括了自然人也就是一般人)、法人企業或其他任何3人以上的團體。 對公司企業而言,如果洩露消費者的個資,天價的損害賠償金額很嚴重;而人肉搜索、行車記錄器、網路相簿、網路購物、ATM詐騙等等,也都跟大家息息相關。

  5. 2021年6月11日 · 2021/06/11, 科技. AI醫療科技防疫的人權爭議:「天網恢恢個資隱私與數位足跡誰來保障?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研之有取諧音自言之有物」,出處為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 中央研究院盼以具體的研究案例真實的研究員生活帶您前往數理科學生命科學人文社會三大領域研究現場揭開中研院神秘的面紗看見研究員各種挫折與努力了解研究成果如何應用生活中繼而體會研究的價值與重要性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當科技防疫介入公衛醫療,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讓渡了個人隱私?

  6. 其他人也問了

  7. 舉例而言在一則感情糾紛中一名男子對於其女友的前男友心生不滿在Facebook動態時報將其女友的前男友車牌號碼後4碼車款顏色活動區域姓名照片等資料張貼在上開動態時報上就被認為違法散佈個人資料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第41條應予處罰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105年度簡字第2432號)。 在另外一則商業競爭的案例被告從事機場接送服務業不滿另外一名司機以低於行情價提供機場載送服務在行動電話LINE群組內張貼載有該名司機姓名行動電話門號車牌號碼等文字法院認為是違法散佈個人資料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第41條應予處罰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105年度審簡字第1650號)。

  8. 2015年10月22日 · 書中列出四個侵犯隱私權的行為:(侵入他人的私密領域公開揭露私人事實,(誤導,(盜用作者並進而詳盡探討分析各種不同案例下當事者的言行是否觸犯法律隱私保護的作法是否完善等透過作者的解釋言論自由與隱私權兩者間既有的矛盾獲得鬆綁隱私危機的擔憂也隨著認識解決途徑而得到化解社會案件迫使法律跟進以保護人們的權益侵權行為者必須受到法律制裁言論自由的定義重新被反思。 隱私如何被保護,又得以在何種狀況下被揭露到何種程度,皆在書中獲得完整探討。 隱私之於我們是必要被保障的權利,隱私權法的訂定固然有壓制言論的潛在性,但保護隱私才得以彰顯真正的言談空間,私領域的對話給予人們暢所欲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