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2日 · 一般來說,糞便「氣味、顏色、形狀」等三大面向,可以幫助觀察腸胃道狀況,搭配身體檢查、抽血報告,進一步發覺健康問題。 日本消化器外科醫師、糞便學會會長石井洋介表示,糞便對體內的變化其實相當敏感,舉例來說,很多人覺得便讓皮膚不好,實際上二者成因可能源自同一個地方,甚至便秘還發生在肌膚狀況惡化前,是身體出現的第一個徵兆。 為及時掌握身體變化、維護腸道健康,石井洋介醫師建議每天觀察自己的糞便,例如,糞便通過腸道的速度越慢、停留在腸道中的時間越長,多餘的水分就被吸收,導致糞便越硬、顏色呈現深褐色;反之,若是消化不良,帶有腹瀉傾向的糞便,則多呈現黃色。 【糞便觀察一覽表】 Type1. 便秘傾向. 小顆有如羊糞般. Type2. 有如香腸形狀的硬便. Type3. 正常.

  2. 2024年1月2日 · 便血、糞便帶血:除了大腸癌外,也常見於痔、肛裂、瘜肉、大腸炎等良性病灶,須經由醫師診斷。 義大醫院胃腸肝膽醫師、消化醫學權威林肇堂則於《腸保健康好胃來》中介紹,觀察糞便是及早發現大腸癌的有效方式,而不同的糞便狀況則能呈現並對應不同腸道部位的狀況,除了大腸癌外,民眾也能藉此找出其他健康問題,及早接受治療: 糞便有鮮紅血覆蓋或流出鮮血:可能是痔瘡出血。 痔瘡位置在最末端的肛門口,通常糞便前段是正常的黃褐色、末端則沾上鮮紅色的血,主要因排便糞便磨破痔瘡導致,血色不糞便混和。 糞便混合鮮血、解血便:可能是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的癌症或出血病變。 因腫瘤讓腸道變狹窄,可觀察到近2~3個月的糞便變得較細(如鉛筆),且有時沾血、有時沒沾血。

  3. 2024年4月7日 · 廖敏凱指出,大腸癌常見症狀有:出血排便頻率變化、大便變細、腹部疼痛或硬塊、體重減輕等。 但有明顯症狀時,常常代表疾病已發展到較後期,這些病患往往需要接受較進階的治療,如開刀合併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等等,併發症較多預後也比較差。

  4. 1 天前 · 粉瘤自己消失嗎?粉瘤原因是什麼?粉瘤看什麼科治療?該擦藥膏或手術割掉? (早安健康) 夏天首重養心!中醫師公開「3大保養祕訣」防猝死 中午可以小睡一下 (常春月刊) 家養貓狗常頭痛 小心細菌感染之人類顳骨炎 (好醫師新聞網) 熱傷害分4種!

  5. 2024年3月26日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60歲經商有成的張先生,發現自己大便習慣改變並且偶有出血,由於當時於診所檢查時發現有痔瘡病灶,因此由診所醫師治療後並未再進一步檢查。

  6. 4 天前 · 2024-06-23 10:00:00 新聞來源 : 健康醫療網 回應 大腸癌篩檢正確步驟曝! 無血便也要篩?篩陽是痔瘡出血再篩1次就好?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在十大癌症中排行第2,平均每天有44人罹患大腸癌,而且近9成都是50歲以上的民眾。

  7. 2024年2月18日 · 消化道出血診斷:膠囊內視鏡可用於診斷消化道出血、一般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能提供高解析度的消化道圖片,以不侵入的方式診斷疾病和嚴重程度,但一般可由胃鏡檢查達到相同檢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