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16日 · 近日就有網民分享家人出席喪禮後,被要求「加碼」帛金的經歷,引起網上討論。 出席喪禮被要求「加碼」 有網民發文分享胞妹的經歷,表示她朋友的奶奶早前去世,念在一場朋友,便去靈堂鞠躬和送上帛金聊表心意;惟數天後收到朋友來電,表示只送上101元帛金不夠體面,直言「如果我屋企人見到就唔係幾好」,要求事主「加碼」400元,則合共送上501元帛金。 事情讓網民感到不解,嘆道:「乜帛金都有公價咩? 」、「都未聽過,叫人封多啲帛金,你估喜事咩? 帖文一出,便引起不少網民討論。 有網民表示,人情和帛金的金額是跟與主人家的交情掛鉤;亦有網民認為:「101(元)其實都係公價。 」其中一名網民透露,自己10多年前已送上301元帛金、5年前則送上501元。 到底一般帛金要封多少金額才對?

  2. 2023年8月22日 · 1. 房屋裝修費. 從退休到終老平均長達20至30年,意味着你要在目前的居所再住上數十年,即使現在是全新一手住宅,屆時也已到20多年後也已到了必需大規模修繕的時候;如果你現在所住的地方已有20年的樓齡,屆時無論外觀或內在,可能都已相當陳舊。 在兼顧漏水、外牆剝落等情況的同時,由於你年紀漸長,還有可能要在屋內加裝輔助扶手、無障礙的空間、明亮的燈光等等。 這一切都需要龐大費用。 2. 購買家俱、電器. 一般家庭電器的壽命有10年已算很長,總不成每個雪櫃都用上20年吧? 即使你現在買齊全新家電、然後開始退休,待得十年八年後,你可能要再換購另一批傢俱或電器,尤其是家電功能日新月異,能夠調節冷暖氣的空調、替你省卻你力氣的智能家俱,這些通通都需要錢,隨時像裝修費一樣,花費達6位數字! 3. 家務助理.

  3. 2021年5月6日 · 1. 受保人死因有待確認. 要證實受保人去世,索償人一般需出示政府機構發出的死亡證明書,提供死者姓名、死亡日期、死因等資料。 如屬自然離世或在醫院病逝,死亡證明書一般可以在幾個工作日內發出。 不過,如屬死因不明或涉及意外,警方或有需要進行調查或研訊,視乎個案複雜程度,有機會花上數年時間,才能確定死因。 2.保單生效後不久受保人身故. 保險講求誠信原則,所有重要事實均須在投保書內披露,例如健康狀況、職業資料等。 如受保人在保單生效後不久身故,保險公司有權按合約條款進行調查,如發現投保資料不正確,隱瞞健康或職業等重要事實,保單可能變成無效,導致賠償申請不獲接納。 3.遺產處理.

  4. 2020年6月15日 · 臨床心理學家Karen Nimmo 針對年齡介乎35至60歲的群組進行一項非正式調查,了解他們認為人生中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總結了8項多數受訪者認為後悔的事: 第一位:當有人離世時 才發現自己沒有「做對事」(Not doing the "right" thing when someone died) 所謂沒有「做對事」,包括與自己關係親密的人離世時,自己沒有在旁;未能阻止友人自殺;父親不幸過世前,卻與他發生爭執。 假如人生可以重來,或者多一點時間,他們都希望能修補與離世者破損的關係,或花更多時間與最愛的人在一起。 第二位:花太多時間擔心或恐懼(Spending too much time worrying and being afraid)

  5. 2021年6月4日 · 【理財血淚史】38歲財務自由回流加國享人生 過來人分享理財路上後悔的8件事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10604.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1/06/04 18:45. 最後更新: 2021/06/04 19:06. 分享: 你有沒有想過每天努力工作,其實最終就是為了能夠給予家人安穩的生活,可以與家人享受人生。 不過,當你勞碌一生達到目標的時候,你可能發覺時間或許沒有等你,最後後悔不已──後悔自己太遲達到財務上的自由、後悔過去的決定引致今天的自己忙忙碌碌,卻不知道是甚麼一回事。 這次的主角施傅,是一位曾經欠債80萬,在跌跌碰碰中成長,終在38歲達到財務自由,回流加拿大與家人享受生活的人。

  6. 2020年11月17日 · 另外傅潔恩提醒在沒有訂立遺囑的情況下家人申請承繼遺產的手續及時間或較長市民若已結婚生兒或是家中經濟支柱則應考慮及早訂立遺囑以免過世後家人失去財政依靠。 問:未訂立遺囑,遺產將如何分配?

  7. 2021年8月26日 · 最近,王女士因醉酒駕駛而發生交通意外,留院1個星期之後死亡。 保險公司會否以王女士醉酒駕駛為由,拒絕賠償? 正如我們早前 文章 指出,人壽保險幾乎不着重受保危險(身故原因),因此死因通常對人壽索償沒有太大的影響。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