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林佳龍(1964年2月13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學者,民主進步黨籍正國會系,現任外交部部長。曾任總統府秘書長、外交部無任所大使、交通部部長、臺中市市長、總統府副秘書長、行政院新聞局局長、民主進步黨秘書長、立法委員、國民大會代表、國家 ...

  2. 廖婉汝 (1960年1月27日 — ), 中華民國 政治人物, 中國國民黨 籍,生於 屏東縣 ,曾擔任第4–7、10屆的立法委員及連任兩屆 國民大會 代表。 1993年有意參選 屏東縣縣長 ,2014年有意參選 屏東市市長 ,但均未獲提名,1998年參選 潮州鎮 鎮長落敗、2015及2016年分別參選 屏東縣第三選舉區 立委補選 及 屏東縣第一選舉區 立委選舉 ,均宣告落敗。 2015年3月接任國民黨屏東縣黨部主任委員。 2020年睽違八年後,回鍋競選國民黨不分區立委,順利當選而重返 立法院 。 選舉紀錄. 爭議. 藏人抗議事件失言風波.

  3. 6 天前 · 林佳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7 種語言. 條目. 討論. 臺灣正體. 閱讀. 工具. 林佳龍 (1964年2月13日 — ), 中華民國 政治人物、學者, 民主進步黨 籍 正國會 系,現任 外交部部長 。 曾任 總統府秘書長 、 外交部 無任所大使 、 交通部部長 、 臺中市市長 、 總統府 副秘書長、 行政院新聞局 局長、 民主進步黨秘書長 、 立法委員 、 國民大會 代表、 國家安全會議 諮詢委員、 國立中正大學 政治學系 助理教授等職務。 早年. 林佳龍出生於 臺北市 萬華區 ,父親是位裁縫師,原籍 雲林縣 麥寮鄉 新吉村,離鄉背井到 艋舺 工作,母親是 彰化縣 鹿港鎮 人。

  4. 2024年5月10日 · 婉汝(1960年1月27日 — ),中华民国政治人物,中国国民党籍,生于屏东县,曾担任第4–7、10届的立法委员及连任两届国民大会代表。 1993年有意参选屏东县县长,2014年有意参选屏东市市长,但均未获提名,1998年参选潮州镇镇长落败、2015及2016年分别参选屏东县第三选举区 立委补选及屏东县第一 ...

    • 生平
    • 立法委員
    • 外部連結

    洪慈庸生長於臺中市后里區,在原生家庭七個孩子中排行第五,前有四個姊姊,自幼被洪家父母收養。其弟弟洪仲丘是被過繼而來,兩人相差七歲,無血緣關係,但感情深厚。洪慈庸五專畢業後,就讀國立高雄技術學院行銷管理系。洪仲丘案發生時擔任遠綠科技公司行銷企劃一職。

    2015年5月10日,洪慈庸首次以立法委員參選人身分掃街拜票;8月31日,臺北市市長柯文哲陪同輔選,並在過程中稱讚洪慈庸在洪仲丘事件過程中表現優異「如果不是洪慈庸,不會有廿萬大軍走上街頭」、「洪能冷靜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比我還厲害』」;9月3日,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首度跨黨幫忙站台,蔡英文表示「民進黨與時代力量最大交集是洪慈庸」,並呼籲給年輕人一個表現的機會;10月9日,臺中市市長林佳龍接下洪慈庸競選總部的主任委員,林佳龍表示已下達動員令,要民進黨基層力量全力為洪慈庸輔選,並將小英後援會轉為洪慈庸後援會。林佳龍跨黨派成為候選人的主任委員,是台灣政黨政治和政治選舉史上的首次;10月15日,洪慈庸承諾如果被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評為待觀察立委,就會立刻辭職以示負責。公督盟肯定洪慈庸自律負責的表現,並...

  5. 2024年5月20日 · 大马简体.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林佳龙 (1964年2月13日 — ), 中华民国 政治人物、学者, 民主进步党 籍 正国会 系,现任 外交部部长 。 曾任 总统府秘书长 、 外交部 无任所大使 、 交通部部长 、 台中市市长 、 总统府 副秘书长、 行政院新闻局 局长、 民主进步党秘书长 、 立法委员 、 国民大会 代表、 国家安全会议 咨询委员、 国立中正大学 政治学系 助理教授等职务。 早年. 林佳龙出生于 台北市 万华区 ,父亲是位裁缝师,原籍 云林县 麦寮乡 新吉村,离乡背井到 艋舺 工作,母亲是 彰化县 鹿港镇 人。 林佳龙于 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 毕业后,参加大学 联考 录取 国立台湾大学 政治学系 ,随后完成同系研究所硕士学位。

  6. 聯合新聞網報導臺中市市長林佳龍夫人廖婉如於2016年9月代表卓家向洪家提親而卓冠廷父親卓建國則說卓洪二人在2017年農曆年後回到卓冠廷的鶯歌老家向家人報告決定結婚 [29]。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