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22日 · 烏腳病」俗稱烏乾蛇,學名為壞疽或脫疽,1950年代在台灣西南部沿海地帶大量發生病例,台南縣學甲、北門及義竹等鄉鎮,多數居民感染此病,令當局相當頭痛。 經媒體報導後,社會各界投入關注,有學者調查後發現,由於當地多飲用地下水,而當地地下水含有超高濃度的重金屬「砷」,進入人體後經血液沉積於腳部末梢,才會發生病徵。 罹患烏腳病的患者,肢體末端如腳趾等部位會發黑、潰爛,嚴重者可能會自然脫落。...

  2. 2024年4月28日 · 烏腳病俗稱黑腳仔、烏乾蛇,曾經是臺灣從日治時期以來就有的特殊地方流行病,並非遺傳或傳播所致,肇因係地質水文環境惡化引起的病變。 初期,患者手、腳皮膚變成黑色(圖1),接著末梢血管阻塞、潰爛,出現肌肉萎縮、硬化或有壞疽(圖2),至組織壞死猶如木炭。 若缺乏藥物治療,只能先切除患者手、腳部位,如果病情持續惡化,必須接二連三截肢。...

  3. 2023年2月1日 · 1960年代台灣西南沿海地區出現「烏腳病」,就是長期飲用含有重金屬「砷」的水所致。 (圖/翻攝自國家電影資料庫) 行政院長陳建仁是公衛學者眾所皆知,而他過去研究成果更是造福全世界! 台灣早年有所謂「烏腳病」,也就是長期飲用含有重金屬「砷」的水,而陳建仁在1985年間到西南沿海調查發現,不只烏腳病還會罹患癌症,最後制定水砷含量標準,甚至被美國引用,對全球可說是重大貢獻。 使用地下水安全嗎?...

  4. 2013年3月31日 · 被譽為「烏腳病患之父」的王金河醫師,今年已屆98歲高齡,他行醫50年,除了醫療、收容病患之外,也爭取當時政府補助,成立「烏腳病患手工藝 ...

  5. 2020年11月25日 · 發現烏腳病盛行鄉鎮靠近海岸,淺井水質過鹹不適飲用,當地居民引進挖掘深井的方法,以粗徑竹筒連接打入地下100~200公尺,汲取低鹽分的深層地 ...

  6. 2023年7月9日 · 【台灣醒報記者陳奕劭台北報導】「沒有戴老師,我不可能發表烏腳病研究﹗」曾是台大醫院糖尿病權威學生的行政院長陳建仁致詞說,他自美國 ...

  7. 2020年12月19日 · 這是發生在臺灣西南部沿海地區的一種「怪病」,在日治時期就有,到了民國五 年代才被稱作「烏腳病大發生」,引起社會矚目,醫學界也開始展開調查,希望早日獲得醫學上的解釋,從根源著手。 親眼所見,患者四肢末端病變,先是膚色變黑,接著壞死、乾掉,像一條死去的蛇爬上肢體,向上蔓延,因此被叫做「烏乾蛇」。 他們因疼痛哀哀叫,最終的命運是截肢、死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