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16日 · 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 攝影:蘇義傑. 延伸閱讀: 統一買下台灣家樂福,公平會准了! 從全聯、7-11 看零售業為何「瘋併購」 此外,不到一周,電商界又迎接第二顆震撼彈 —— 全球最大金屬塑膠複合版製造商森鉅科技,表示將斥資 3.48 億元跨界收購旗下擁有生活市集、松果購物的電商創業家兄弟。 兩顆震撼彈,先後在春節農曆年前投下。 延伸閱讀: 電商震撼彈|創業家兄弟易主? 森鉅科技砸 3.48 億跨界收購,背後在打什麼算盤? 為何這些企業,都選擇以「資本合作」來開拓電商市場? 企業收購潮正夯! 日本 M&A 件數翻了 8 倍,資本合作成為顯學. 如今訊息的流通愈來愈快,產品及服務事業的生命周期愈來愈短,企業要從零開始發展新事業的風險也更高。

    • 營收破 5000 億、四面向挹注營收成長
    • 國內事業成熟,放眼亞洲零售兆元市場
    • 羅智先認為長路漫漫
    • 小金雞菲律賓 7-Eleven,疫後獲利大幅回升
    • 不只中國與東南亞,東北亞也攻
    • 多點開花仍待整合 未來或能帶台灣食品打亞洲盃

    統一集團 2022 年全年合併營收 5246 億元,較 2021 年成長超過 10%,年營收衝破 5000 億元大關,連續第 2 年創新高。對於統一的亮眼成績,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教授吳師豪分析,統一集團在「新產品、新事業、新通路、新市場」四個面向,皆有所突破,因此營收創新高。 統一貫徹「多角化」經營策略,集團事業不只有消費者熟悉的超商、餐飲、百貨、藥妝等,近年更搭上疫後健康風潮,搶進藥局商機。統一事業不僅食衣住行樣樣都有,也串聯上下游,垂直整合,打造食品零售帝國。

    當國內事業漸步入成熟期,羅智先便將眼光轉向國際市場,他於 2021 年宣布,啟動統一集團第二個 50 年成長動能,瞄準亞洲市場,建構亞洲流通生活平台。 關於亞洲平台,羅智先認為概念一句話就可以說明其涵蓋:把亞洲各地據點串起來,像條高速公路一樣,貨暢其流。但羅智先卻在其中體會「知易行難」的挑戰,因為還牽涉到物流、金流和基礎建設等,這些都需要長時間建置。

    近年,中國、印度、東協等具有龐大人口量體的新興市場崛起,據 OOSGA 的報告預測,2024 年亞洲零售市場年營業額將突破 10 兆元美金。 羅智先正是看準亞洲 20 億人口的市場規模,近年積極在亞洲各國投資布建。 包括統一中控、統一東南亞、菲律賓 7-ELEVEN 等,藉投資與併購,大舉擴張商品和通路,進軍亞洲市場。 外界普遍看好統一集團的亞洲之路,但羅智先卻形容這條路「長路漫漫」,因台灣廠商多半擅長製造與供應,若要做互通有無的買賣,較無實務經驗,因此,「做起來並不容易,」羅智先嘆道。

    羅智先對亞洲之路並未過於樂觀,但他部署的腳步並未停下。羅智先認為,菲律賓一億人口市場不小,且結構年輕,未來可期。 而統一超小金雞菲律賓 7-ELEVEN 2023 年第一季繳出漂亮成績單獲利大幅回升,單店單日營業額(PSD)年增超過 25%,成功擺脫疫情陰霾。 2000 年統一超看好菲律賓市場潛力,買下菲律賓 7-ELEVEN 過半數股權,至今,統一超已成為菲律賓 7-ELEVEN 最大股東,持股約 55%。 統一超入主三年後,菲律賓 7-ELEVEN 便轉虧為盈,於是,統一超推出「快速展店」策略,目前店數近 4000 家,因店數夠多,與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提升,菲律賓 7-ELEVEN 在當地逐步站穩腳步,長期維持六成市占。 羅智先提到,未來將加強與菲律賓 7-ELEVEN 的溝通,透過產品差...

    除了在菲律賓的轉投資,近 5 年,羅智先也同步進攻東北亞市場,在 2018 年斥資 70 億元,收購韓國熊津食品、2021 年收購韓國茶飲品牌,深化東北亞布局。 羅智先提到,統一併購熊津食品,是為了讓當地人直接與當地人做生意,「比我們去韓國創立貿易公司容易得多,」而吳師豪則認為,併購有助於統一在韓國的產品線發展。

    對於統一在亞洲市場的發展,吳師豪樂觀以待,但,他也直言,目前統一在亞洲各國的布局較分散,未來若成功整合,「將非常值得期待,」不但擴展統一事業版圖,還能帶領台灣產品深入亞洲國家。 吳師豪更認為,食品具有「地域性」,台灣的食品廠商要進軍亞洲較有優勢,若統一成功打造亞洲大平台,未來國內其他食品廠也將跟著受惠,「就像在亞洲市場組『國家隊』,」吳師豪形容。 挺過疫情衝擊,未來,統一將藉產品研發和通路拓展,來發展亞洲各地的投資布局。在羅智先不躁進的步伐下,統一集團能否穩紮穩打,步步實現亞洲平台夢,成為新霸主,值得各界關注。 (本文出自遠見)

  2. 2017年7月28日 · 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昨日親上前線宣布:「統一企業將出售上海星巴克20股權統一超商出售30股權給美國星巴克」,合計處分利益為334.51億元等於是 把上海星巴克全權交還美國星巴克 。 同時,統一買回台灣星巴克20%股權;統一超商買回台灣星巴克30%股權,換句話說, 統一守住了台灣星巴克,未來將由統一獨資經營。 目前台灣星巴克門市約410家,去年獲利7.7億元;而上海星巴克店數是台灣的3.3倍,約1,350家,獲利更是台灣的5.3倍,去年高達41.3億元。 消息一出,不禁讓大家納悶,為什麼統一要把上海星巴克這個金雞母拱手讓人? 星巴克股權移轉,然後呢?

    • 目標顧客:併購是實體零售商最快找回流失顧客、拉升績效的方式。大部分顧客在電商買到的產品,實體通路其實也買得到。消費者只是把需求從實體分散到不同通路罷了。
    • 通路:不能不做電商!實體店鋪與食品有關的營業額,正慢慢流失。據日本網路公司統計,日本實體通路的產品銷售,電商化占比為 8.1%,相比世界平均的 17.9% 落後了快 10%,且日本在食品相關產品的電商化比例僅 3.3%。
    • 顧客關係:經營新時代下的價值鏈—由上游到下游的一條龍「服務旅程」在過去,要把同集團不同事業的顧客互相導流,難度不低,畢竟對顧客而言,使用動機是相互獨立的,但 網路服務興起後,透過共通點數、線上交易再到實體店取貨等,顧客關係從上游串連到下游,產生了虛擬加實體的「價值鏈」。
    • 價值主張:擺脫比價機制,以既有電商難以構築的生鮮產品鞏固客群。相信不少人都有到實體店鋪翻看產品後,再到價格最低的電商購買產品的經驗。所以當產品一樣時,不少消費者會用價格來做最後到哪消費的依據。
  3. 2024年2月2日 · 台灣大型零售流通業者統一集團今天宣布將跟 Yahoo 台灣進行策略合作並投資 Yahoo 台灣電子商務業務根據統一表示初期並不是以股權投資而是以認購 Yahoo 台灣發行之 2,500 萬美元可轉換公司債(約新台幣 7.81 億元)進行。 電商震撼彈|統一將投資 Yahoo 台灣 7.8 億. 雖然「沒有」明說接下來雙方實際上的合作布局,但統一表示,此舉是看好 Yahoo 台灣在網購生態圈策略布局的的能力,未來可望透過雙方合作,提升台灣電子商務整體發展,為在地消費者打造新的電商體驗。

  4. 2022年7月22日 · 盡管統一集團拿下了家樂福與全聯的營收差距約在 600 億元左右但是全聯今明兩年拓點計畫沒有停歇而且以全聯的實力與企圖想要追上零售一哥的可能性極高

  5. 2021年9月6日 · 康是美市占輸寶雅屈臣氏統一為何敢於再開新美妝通路Unikcy?. 上周2 統一集團美麗事業旗下新品牌 Unikcy 首間門市開幕設於高雄夢時代購物中心 1F、占地百坪、集結 56 個國際彩妝保養品牌。. 但統一明明已經有康是美這個藥妝通路,為何要針對彩妝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